正文 第13章(1 / 3)

感情痛苦指數的預測在經濟學中,“痛苦指數”是“失業率”加“物價上漲率”。失業使人沒收入、自信心受挫、甚至家庭出現生活危機,是最嚴重的打擊。物價上升,會使消費者購買力減弱,等於是“變相減薪”,原本三萬元可以過一個月,若物價上漲10%,一個月就得三萬三千元,人們隻能寄望加薪,問題是:要加薪10%談何容易?近年調薪大多數都隻調3%左右。經濟學家把原本人人感受不同、難以客觀化的痛苦主觀經驗變成具體、可量化、可比較的概念,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思考力。那麼,我們可否把戀愛中的某些重要指標找出來,視為“感情痛苦指數?”並在指數超過某一界限時,仿效韓國、印尼被國際貨幣基金會的接管方式派專人來輔導呢?同時將“痛苦指數”納入考慮,當成是否要繼續維持兩性關係的指標?從輔導實務經驗中,我們大致歸納出的感情痛苦指數如下:大吵一架後分手(痛苦指數“10”)女方懷孕(9)兩人論及婚姻,但家長極力反對(8)戀人被橫刀奪愛(7)男方當兵,或女方出國(6)雙方冷戰、鬧脾氣(5)雙方“重色輕友”寧可和朋友混,卻不理睬自己(4)吵架,對方不道歉(3)約會苦等,對方遲遲未出現(2)約好該打電話時,卻未打電話(1)你當然不一定同意這樣的排列,也還可以舉出其他的“痛苦原因”。你不妨想一想,列出自己的“感情痛苦指數排行榜”,並預先估計自己的忍耐限度,以及可能的應付手段。如果能把這個排行榜和情侶溝通,讓對方明確知道你不舒服的狀況,應有助於雙方安排關係。當然,我們不能忘記外界的諸多事件也可能衝擊感情,間接造成感情上的痛苦。研究事件壓力指數的醫生哈門斯(Thomas Holmes)曾對四十種生活事件的壓力強弱做整理,各事件對感情造成影響的程度順序如下(若以配偶死亡的壓力分數為100,則各項壓力分數如下)一方家人死亡(壓力分數63)一方生大病或遇重大意外(壓力分數53)一方失業(壓力分數39)一方破產(壓力分數38)一方更換工作和工作地點或工作時間(壓力分數36)長時間的出差(壓力分數29)一方獲得事業上的重大成就(壓力分數28)一方和上司激烈衝擊(壓力分數23)工作習慣有明顯改善(壓力分數20)如果在這些事件發生後不久,你就要求分手,勢必會產生“雪上加霜”、“禍不單行”的副作用,正像一個國家經濟麵臨破產那樣嚴重。此時站在人道立場,應考慮暫時不提出分手的主張,免得把人逼瘋逼垮了。進一步想,分手,應該好聚好散,還是該考慮道德的層麵?社會心理學家曾對結束親密關係的人進行研究,並將他們分為三大類,覺得自己要承擔較多責任的“主動提出者”,覺得自己應承擔較少責任的“被動接受者”,以及覺得是一起分擔責任的“責任均攤者”。研究發現:“被動接受者”比較悲慘,會經曆較多的沮喪、孤獨及憤怒,也出現較多的頭痛、胃痛等生理症狀。其次是“責任均攤者”。若是“主動提出者”,因為充足的心理準備,症狀最少。從研究也發現,女性會比男性易產生較多的分手負麵症,心理所受衝擊較大,痛苦也較深。這樣看來,若由男方提議分手,並讓女性措手不及,將是各種分手狀況中最糟的一種。

親密關係的解除

在疾病治療上常常可聽見醫生診斷說,“這種病非開刀不可。”遇上了這種情況,就不能再討論開不開的問題,而是需要冷靜地思考“如何開”、“到哪裏開”的問題。如果在婚姻問題上也出現了這種情況,也應該如此。有些男女關係確實已經非得開刀、做個了斷。此時隻能考慮清楚、降低傷害。該考慮的層麵與要項主要有以下八個方麵:(1)直接或間接。前者清楚說明,後者以行動或肢體語言暗示。(2)麵對麵或退縮。前者有如談判,當麵講個明白或采取“三不政策”:不回信、不回電、避不見麵。(3)立即或逐漸淡化。前者是快刀斬亂麻,翻臉如翻書;後者沒直說,但雙方心知肚明,不打算再維持了。(4)激烈爭吵或妥協再見。前者說盡對方壞話,大吵一架,絕不再見;後者溫和處理,避免交惡,冷靜告別。(5)找出原因或別再提及。前者找出分手原因,研究錯誤;後者是“過去就過去了,別再談了。”(6)提高成本或貶損愛情。前者不斷強調維持愛情的困難,或提高自己的身價,讓對方知難而退,不敢再玩下去;後者則強調愛情一文不值,或表明自己一無可取,不值得對方再費心。(7)一方、雙方或多方。有的是一方提出分手並付諸行動;有的是雙方均以行動表明要分手;有的則麻煩外人加入,一起試著終止雙方的關係。(8)從此形同路人或維持普通朋友的關係。通常男方希望一刀兩斷,對於維持友誼的興趣不大,女方較希望保有“柏拉圖式的感懷”。若是雙方共同提出者,較可能維持普通友誼。美國學者曾調查人們終止親密關係的策略,發現有五種基本類型:(1)軟語訴求。告訴情人還是很關心他,隻不過情況已變。難以繼續。(2)口頭撤退。以言詞告訴情人,你不再感覺愛情的存在。(3)行動撤退。避免和情人再見麵、再接觸。(4)負麵操控。做些讓對方傷心的事,讓現場情人再找更好的人。(5)麵質辨護。直接說明眼前的關係已無法滿足期望,隻好另做打算。事實上,這五種方式都不夠好,但也很難找到十全十美的方法。如果有人失戀分手了,親朋好友或是家人會勸當事人:“別傷心,這又不是世界末日!”對當事人來說,還巴不得真的是世界末日,因為世界末日是“大家一起死”,不管是誰,大家一起完蛋。但失戀的痛苦隻是有我獨嚐,隻有我顏麵無光,隻有我進入了悲慘世界。有些失戀者因此會掉入“我痛苦,我要別人也不好過”的陷阱中,刻意“騷擾”對方,如不斷打電話、尾隨在身旁、直接找上門、恐嚇、以死相威脅等,一一執行各種苦肉計。在中國,分手要比西方社會更複雜、更難處理。由於中國人有著綿綿密密的人際網絡,一對情人可能有許多共同的朋友,甚至家人也曾見過麵,一旦分手,你也得考慮周圍人們的感受。愛上一個人,並走入愛情關係的過程是“由個體走向雙方社會”,亦即自己愛對方,接著確定對方也愛自己,雙方相愛,然後獲得家人及親友的認可。如能結婚,更是由民政部門給予正式合法的祝福。不再愛一個人也是一連串的過程,依照達克(Steven Duck)的分析,解除親密關係有四個步驟:(1)個體。一方對關係不滿意,並且反複考慮要分手。(2)一方。對方提出分手,並和另一方討論,達成協議。(3)社會。告知家人及親友。(4)個體。當事人恢複平靜,開始習慣生活中沒有情人參與的日子。以中國人重視人際關係的文化傳統來說,“社會”層麵的重要性更大。進入愛情要考慮“社會麵”。脫離愛情,也少不了外界作用力。即使到了現代社會,人們雖然愈來愈忙,仍少不了對其他人感情狀況的關心和參與。社會麵的介入十分普遍,常見的形式有:父母反對、兄姊不讚成,以及同事、同學、朋友不看好、第三者介入,或是因為要和很多人打交道,十分忙碌,沒有足夠的時間與所愛的人相處。所以,分手的時候,不隻是兩人關係有了變化,雙方各自的社會關係麵也會有些不同。有的人向父母效忠,有的人回到原來死黨身邊,有的人投入第三者的懷抱,有的人變成孤獨沉默。當然,也有些人自己想分手,但身邊的人反對,導致自己的感情世界出現了其他變化。

如此美麗的愛情,如何才能漂亮分手

千千萬萬的戀人,懂得如何相識、相戀,但在愛情消失後,卻不懂得“分手”,有的甚至采取極端的手段——殺人或自殺,造成永難彌補的遺憾!曾經如此美麗的愛情,如何才能漂亮分手?看到一對戀人因為情變而出事,有些男的殺女的,再引火自焚,同歸於盡。我們看到凶案現場的慘狀,再看看兩個出雙入對的俊男美女合照真感慨“問世間情為何物”,真的非要人“生死相許”嗎?沒學會分手的,有走向極端的,有一同自殺的,或是殺人而後自殺的“玉石俱焚型”;有你不愛我就完了的“挾怨報複型”;有傷害自己的“自怨自傷型”;有墮落不求振作的“自暴自棄型”;更有責怪家人、朋友、同學的“遷怒抱怨型”。正由於“愛則欲其生,恨則欲其死”的恐怖心理,讓不少男女朋友難以說再見。明明雙方早已知道不合適、不相配,卻因遲遲不能分手,短痛拖成長痛。甚至拖成了婚姻,最後可能還是要以離婚來收場,連孩子的幸福都賠上了。站在輔導的立場在此提出幾點建議,希望有助於人們成熟而有效地處理“分手”。分手,應該特別注意下列幾方麵:(1)調整心態先建立“無過失”觀念,不要去追究誰對誰錯,也別再探討哪一天、哪一種情況,或是哪一件事,分手不一定是自己或對方的錯,而可能是緣散了,緣分盡了。(2)溝通方式宜采用“書麵報告”,避免見麵。寫信是最冷靜的方法,較能心平氣和,不容易吵架,更不可能殺來燒去。寫這種信最好能附回郵信封,請對方也用文字表達心境。這階段也不宜打電話,如果對方想講話,請他(她)“寄錄音帶”來。(3)好漢做事好漢當如果是自己想分手,找親朋好友也許隻會幫倒忙,害人又害己。尤其忌諱找異性朋友跟對方講。唯一可以找的,是專業心理谘詢工作者,好的輔導人員通常可以協助整理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空間。(4)千萬不要激怒對方絕對不出惡言;絕不向對方說“你配不上我”;不批評對方的所作所為;不指責對方言行舉止;不將對方的家人朋友牽扯進來……盡量回避,盡量采取低姿態。請牢記:“多說無益!”5)分手前後,正常作息試著讓自己多忙著“做事”,與人則疏遠些,保持清醒的心去迎接新生。這個心痛的階段有些像溺水,此時會感到很痛苦,但也不必看到什麼人就當浮木,亂抓一通。(6)分手就分手,別說“以後還是朋友”這類的話分手是不能再走回頭路了。“藕斷絲連”和“腳踏兩條船”都是大忌。“拖延”則是最不實際,最不具建設性的做法。最後,不要怕“分手”。你想想看,三四歲時,你為了上幼兒園,都必須和最親愛的爸爸媽媽分離,而且是每一天都要忍受分離的痛苦。如今,你比三四歲時不知成熟多少倍,而對方的重要性也不能和父母相比。“你必須愛我”,隻是電影中賺人熱淚的歌聲;真實的人生,你不必然要愛我,我也不必然要愛你。更重要的是,我們即使不再相愛,也不必相恨!

2采取主動,炒掉不及格的愛人

炒掉不合格丈夫

人,遲早都會離開世間。愛情,終也會有結束的一天,當你不再愛的時候,便意味著分手的時刻來到了。難道不是嗎?盡管我們不肯承認,卻也無法回避這個簡單正確的道理,以及令人沮喪灰心的結局。想想看,難道一個人的一顆心一旦動過,便必須對那個人永遠保持忠貞不二嗎?現代人的愛情,早已變成珠串式的了!能夠陪他走一段,做到分段式的忠誠,也算是赤膽忠魂了。因此,當他作為丈夫已再不合格時,為什麼不把他炒掉呢?無可否認,變心和背叛會對他的心靈造成重創,也會讓自己心懷罪惡感。因此,在麵對愛情殘局的時候,可愛的女士需要多花些心血、多用些智慧,處理得更為技巧圓熟一些。相信許多人在變心的時候,往往會翻臉無情,以致造成毀人自毀的遺憾。相信也有許多人,因為粗心,非但刺傷他人,而且為雙方製造出不少驚險的局麵。血肉相連的一對情侶或夫妻,要分開時,總是需要一番心理準備以及相當的時間過程。同時,就算一個人治愈愛情創傷的能力是那個人成熟度的指標,但是,別忘了人類畢竟是血肉之軀啊!主動背叛他人的人,外在的指控固然難堪,但是更為難受的是別人發自內心的沉默譴責。但是,一段關係的開始和結束,有屬於自己的自然法則。當關係出現裂痕的時候,原來兩個人的一心早已變成二心三心,矛盾和爭端便會不斷地湧現和發生。所以,當分手時就分手,不再猶豫,不再徘徊,麵對現實,勇敢地提出分手。這是最明智的選擇。最後要提醒你兩件事:第一,承諾的本身是一件極端危險的事。一個人在向別人承諾之前,要先對自己承諾,否則將很可怕。第二,對於我們愛過的人,不管時間長短,不論結局如何,他們都已經是形成我們的一部分。否定他人,就是否定自己。讓我們不用再背上負心人的罪名,在愛的路上,能夠坦然地繼續覓伴前行。精明的女士,現在你對不合格丈夫應該做出正確的決定:炒掉他!

不必擔心做“負心人”

你是否活得太累、太慘了、太緊張、太恐懼、太嫉妒了……太無能也太可憐了。這樣的婚姻,就是沒有離婚也算失敗,比離婚更壞,因為離婚也許還有機會重新來過,而你,卻一輩子沒有生機了!女人生命的目的是什麼?絕不隻是“生孩子吧?我們不再是這樣了吧?——結婚——職辭——生孩子——變胖——擔心——失去信心——開始嫉妒——防堵外遇——明察暗訪——捉奸——哭鬧——鬧離婚——不甘心離婚——再談判、再吵鬧——離或不離……這一輩子時間也用得差不多了——緊張地“老”了一生(太不像話)。不!不!不!用這種“老”法“老”去,絕不再是女人的一生了。女人,千萬不要用那麼貧賤的身段來看自己好嗎?如果婚姻真把一個嬌嬌滴滴、漂漂亮亮的年輕女子這樣“無情無義”地葬送,那麼婚姻對女人實在不是一件好事。“那麼愛情呢?”“你指的是什麼呢?是小提琴、詩句、玫瑰花這一套嗎?”“是的,但是它隻是一部分。這隻是開始,然後不斷發展。”“不錯,不斷發展,”她急急地說,“先是訂婚戒指,跟著披上婚紗,不久就上離婚法庭。有一半的婚姻都是這樣了結的。”“有一半可不是,”友人反駁她,“許多分手的夫婦如果設法保存當初的愛意,就不會有這樣的下場。”她若有所思地說:“愛情——如果我們是這樣叫那些吸引力的話——都有生和滅的時刻,緣盡了,你隻有接受,就像接受死亡一樣。”“你一旦與他分手,你就那麼接受了?一點也不難過?”她輕鬆地說:“那段愛情已經完了不是嗎?大家相愛的時候,愛情固然美妙;大家不再相愛時,把它拋諸腦後就是了。”“拋諸腦後?”她朋友重複道。“不然你認為他們還應該怎麼做?”“要有所感受。”“感受什麼?”“憤怒、傷心、嫉妒、渴望、被人辜負迷惑,很多很多。總該有所反應吧?”“哦。”“如果給愛下個定義,我覺得愛是對別人的生命比對自己的更關心。”她搖頭說:“這是違反天性的。我做不到。”這個女人相當浪漫而現代,能非常冷靜地對待她與丈夫的關心,謹慎地劃清彼此財富的界限,隨時準備在丈夫不合自己心意時,或意興闌珊時,或遇上更新鮮更性感的另一男性之後便與丈夫分手。灑脫得如蜻蜓點水,一掠而過。女人,就應該這樣,走自己的路,不必看別人的臉色行事。當鞋子不合腳時,我們會再換一雙。那麼,當丈夫不合格時,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再換一個呢?女士們,當愛已成往事時,我們何不灑脫一些首先提出分手,而不必擔心做一次“負心人”呢?“負心人”的罪名在這個社會似乎已經消失了,也應該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