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好了,自然有人眼紅,黑白兩道有想法的人不少,有的也想來開個分號什麼的,也有黑道的想請掌櫃的“財神”(綁票),但是一打聽,掌櫃的叫孫鐵樵,便全都打消了念頭!
此刻,孫鐵樵正站在客棧院落的大門外,看著一隊人馬朝自己這邊走來,領頭一灰衣青年,腰板筆挺神采奕奕,朝自己遠遠喊道:“孫大哥好興致,大熱天還出來曬太陽那!”正是張心武。
孫鐵樵一見大笑,哪管對方是在打趣自己:“昨天就收到消息說心武老弟你今天上午會到,這眼看吃飯時間都快過了都還不見你們的影子,心裏惦記就出來看看,嗬嗬,現在總算來了”。
一行人已經走到孫鐵樵跟前,張心武聞言有些不好意思,微微躬身道:“路上不太平,走的慢了些,讓哥哥擔心了。”
孫鐵樵大手一揮,哈哈一笑:“自家兄弟不必客氣,外頭太陽毒,來來來,進屋再說,”言罷一邊拉著張心武往屋裏走,一邊吩咐店裏夥計幫忙安頓騾馬貨物。
盛夏的山中,日頭下雖然熱的要命,但屋裏卻很涼快,孫鐵樵見張心武,呼吸均勻,目光炯炯,大熱的天穿一件長布衫,臉上雖是風塵仆仆卻是沒有一滴汗珠,不禁讚道:“功夫又長進不少!”
張心武嗬嗬一笑:“大哥每次見麵都是這句話。”
孫鐵樵:“難道不是?”一語雙關。
張心武隻得道:“算是沒拉下吧,想起十幾年前心武還隻是個毛頭小子時不知天高地厚惹了多少笑話,幸虧後來得到大哥指點才略有所成,現在雖然為了生計需要四處奔波但也不敢荒廢了。”他幼年時最喜歡聽《三俠五義》的故事,立誌做個行俠仗義的大俠客,後來學得一些皮毛功夫便到處找人比武,別人因其年紀小而相讓,自己卻當真以為無敵於天下了,等到十三歲時跟隨家族叔伯出來學做生意,遇到當時還沒有從軍的孫鐵樵,才總算明白什麼叫坐井觀天!當時的孫鐵樵家裏生意有兄長孫友樵打理,自己整日不是各處拜訪名師研習武藝,就是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在贛皖兩地已是闖下極大的名頭,見了張心武初生之犢的勁頭,有心教他,先揍了個鼻青臉腫,然後再跟他講拳理,未幾竟成莫逆之交。
孫鐵樵點頭道:“好,不驕不躁,行走江湖最要緊的還是這拳腳之外的功夫!”
張心武嘿嘿一笑:“還不是哥哥這老江湖教的好!”
孫鐵樵不禁莞爾:“少拍馬屁,你要的二十名挑夫晚上到,個個年輕力壯,隻是價錢高了許多,不過屯溪那邊我也已經幫你安排好了,這批貨價格比之前說的再翻兩倍。”
張心武一怔:“翻兩倍?”他平日裏在這杭徽道上做的都是油鹽醬醋的傳統生意,價格隨行就市,也有遇到奇貨可居的時候,比如山洪暴發毀壞了道路橋梁或是富春江發大水等,但也沒有一下子漲這麼多的,徽州可是徽商的發源地,善於經營又有實力的商家不少,根據節氣擇機提前備貨差不多是人人都會念的生意經了,雖然這一次有所不同,主要的貨是一批西藥,內地急需,但也沒想到會一下子漲這麼多!”
“怎麼?嫌錢多!”
“哦,不是,做生意誰會嫌錢多,我隻是一下子沒回過神來!”
“現在上海已經開戰,到時候你這批貨在屯溪隻怕有錢也買不到了。”
“嗯,聽說了,我離開上海的那天就打起來了,說真的幸虧大哥幫我安排好了一切,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謝謝你呢?”張心武仿佛又回到了許多年前,當初挨了孫鐵樵幾頓痛扁後,他得出一個結論,要想少挨揍,一是要練功不怕苦!二是嘴巴要甜!結果一直到現在,他都保持著這兩個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