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高度戲劇化的舉動,緣自於智囊鮑叔牙。薑小白最初請鮑叔牙當宰相,鮑叔牙竭力推薦管仲。薑小白把管仲從囚車中放出,促膝長談,連續三天三夜,相見恨晚。當宰相的命令發表時,國內國外無不震驚,尤其是魯國,馬上就警覺到受了愚弄。齊國霸權從此開始,薑小白的霸業即管仲的霸業,薑小白隻是軀殼,管仲才是靈魂。但薑小白更為偉大,因為他能任用管仲。
三齊國霸權的興衰
薑小白是最受讚揚的一位霸主,在他稱霸的四十年中,曾召集過國際和平會議二十六次,出動軍隊二十八次,一直保持著春秋時代初期那種兵農合一的樸實氣氛和貴族騎士風度,而這些在以後的霸主中便不再見。薑小白的兵力並不是壓倒性的,他曾經兩次進攻魯國,兩次都被擊敗。但他終於使魯國領悟到跟一個強大的鄰國為敵,雖然勝利也是一種不幸,因而承認齊國的霸主地位。
薑小白的政治號召是“尊王攘夷”,即尊奉周王朝國王和排斥蠻族。冷落在洛邑(洛陽)一隅的國王,已經沒有幾個人記得他了。現在薑小白重新把他從廢物箱裏找出來,放到尊貴的神壇上,每次會盟和每次軍事行動,都宣稱是奉中央政府之命,並由國王的特使坐在首席,以證明確實如此。這種做法對任何人都沒有害處,卻可以減少嫉妒,減少各封國的自卑。統治階層因他們的既得利益又回到從前的那種被尊重的好日子,所以很樂意接受這種假國王真霸主的領導。
至於排斥蠻族,在當時最嚴重的是戎狄部落的侵略。周政府沒落之後,戎狄部落的壓力全部落到相鄰的封國身上,單獨一個封國的力量,很難抵抗。這種必須集結更大力量才能救亡的艱苦責任,現在由霸主承擔,薑小白遂成為中華文明的保護人。“尊王”是容易的,隻要在儀式上做出熱衷就夠了,薑小白做的最好也最熱鬧。但“攘夷”是沉重的,那需要實力,不過至少有四件事,是他的成就。
第一、北方山戎部落於紀元前六六四年,進攻燕國(北京),燕國向齊國求救。薑小白親自赴援,把山戎部落擊潰。這是一次決定性的勝利,使燕國在未來的一百餘年間,再沒有嚴重的外患。薑小白在勝利後,即行撤退,燕國國君送客,不知不覺送到齊國國境,薑小白根據“國君不出境”的古老規則,立即把那一塊土地割給燕國。
第二、狄部落於紀元前六六○年,進攻衛國(河南淇縣)。衛國國君衛赤是一位優秀的愛護動物協會的會員,但不是一位優秀的國君。他最愛養鶴,每一隻鶴都有一個官位,享受豐富的俸祿,而人民卻窮苦不堪,當狄部落發動攻擊,衛赤征集人民入伍時,人民喊說:“讓鶴去打仗吧。”狄部落攻陷衛國後,竟把衛赤煮了吃掉。衛國潰敗的太快,霸主沒有來得及救援,但薑小白仍為它的殘民,在東方四十公裏的漕邑(河南滑縣)地方,另築一個新都。
第三、狄部落於大獲全勝後的明年(前六五九),再進攻邢國(河北邢台),邢國又陷落。齊國也為它在夷儀(山東聊城)地方,另築新城,收集殘民。
第四、齊國和他的加盟國聯軍,於紀元前六五六年,遠征到漢水,向不斷向北推進的楚王國展示威力。楚王國的使節屈完到聯軍司令部質問說:“齊國在北海,楚國在南海,風馬牛各不相幹。你們找上門來,有什麼貴幹?”薑小白說;“楚國既然自稱是中國的封國之一,為什麼不肯進貢?國王姬暇(周宣王)南征時,死因不明,請你們答複?”
——薑小白的問話必須加以注解。楚王國為了執行北進政策,跟中華人猛拉關係,曾經宣傳他們是黃帝王朝的官員祝融(後來成為火神)的後裔,曾被周王朝封為子爵,規定每十年進貢一車茅草。而姬暇溺死,則是三百多年前古老的故事了。
屈完回答說,進貢這件事很抱歉,一車茅草算不了什麼,他們馬上就拉一車去。至於那位偉大的國王姬暇之死,他們不知道原因,齊國一定要調查原因的話,屈完建議直接去問漢水。薑小白顯然的不敢跟楚王國作戰,所以隻提出兩項屬於鬧扯的、不關痛癢的問題。所以他立刻表示對屈完的回答十分滿意,凱旋而歸。這是有名的“召陵之會”(召陵,河南郾城),雖然虎頭蛇尾,卻使楚王國的北進政策,第一次受到阻撓。
紀元前六四五年,管仲逝世。
管仲病危時,警告薑小白說,他的三位親信豎刁、易牙、衛開方絕不可使他們掌握政治權力。
——豎刁,是薑小白最親信的宦官,他本來不是宦官,為了能貼身服侍他所敬愛的國君,自願接受宮刑。易牙,是一位精於烹飪的專家。有一天,薑小白說:“什麼向我都吃過,隻沒有吃過人肉。”當天晚餐,就有一盤蒸肉,異常的鮮美。薑小白大大地讚賞他,易牙說:“這是我三歲兒子的肉,我聽說忠臣不顧惜他的家人,所以奉獻給國君。”衛開方,是衛國的一位貴族,他追隨薑小白十五年,都沒有回家。對這三位人物所表演的一臉忠貞,薑小白至為感動。
管仲分析說:“人性是這樣的,沒有人不愛自己超過愛別人,如果對自己身體都忍心殘害,對別人豈不更忍心下毒手!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兒女,如果連自己的兒女都能下得狠心,他對誰下不得狠心?沒有人不愛自己的父母,如果十五年之久都不想見父母一麵,連父母都拋到腦後,對其他的人又有誰不會拋到腦後?”薑小白問:“這三個人在我身邊很久,你從前怎麼不提?”管仲說:“國君在私生活中,應該享有他的癖好,否則當國君便沒有絲毫樂趣了,但這些癖好必須不幹擾到國家大事。我死之前,還可以防止他們。我死之後,恐怕他們會像洪水一樣地潰決。”薑小白一生都在管仲指導之下,隻有這件事他大大地不以為然。
兩年後,紀元前六四三年,薑小白生病沉重,不能起床。豎刁、易牙發現薑小白已沒有利用價值,效忠已不能帶來利益,於是決定殺掉太子薑昭,擁立薑小白的另一個兒子薑無虧,這樣他們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取得宰相的高位。於是下令禁止任何人出入寢宮,三天之後,薑小白仍然不死,豎刁、易牙勃然大怒,把薑小白左右服侍的人全部逐走。又在寢宮四周,築起圍牆,隔絕內外,薑小白不得不餓死在他的病榻上。餓死之後,蒼蠅雲集,屍體腐爛生蛆。一直等到蛆的數目多到爬出圍牆之外,人們才想到這位英雄已死。
以後發生的事是,太子薑昭逃到宋國(河南商丘),豎刁、易牙擁立薑無虧,衛開方擁立另一位公子薑潘,其他又有兩位公子薑商人、薑元也紛紛自稱國君,四位國君各自宣稱是合法繼承人,就在首府臨淄廝殺混戰,一直混戰到明年(前六四二),宋國軍隊護送薑昭回國,才算結束亂局。然而齊國的霸權卻告終止。唯一的安慰是,靠著管仲建立下來的法治基礎,齊國雖然軍事力量不振,但始終是一個政治大國和一等強國。當晉國霸權鼎盛時,也隻能把齊國當作同盟國,不敢把齊國當做尾巴國。
四晉國長期霸權
齊國霸權沒落後,晉國霸權興起。
晉國國君姬詭諸有三個兒子,長子姬申生已立為太子,次子姬重耳,三子姬夷吾。後來姬詭諸又娶了驪姬姐妹,生下姬奚齊、姬卓子。驪姬懷著掌握大權的野心,決定奪嫡——奪取嫡長子繼承人的位置。奪嫡一定引起流血,但驪姬甘願冒這個危險。而年老的丈夫幾乎很少有人能逃出年輕貌美後妻的手心,姬詭諸同意驪姬奪嫡,於是把姬申生殺掉。他的兩個弟弟姬重耳和姬夷吾,一看老爹已瘋狂喪失了人性,就分別逃亡外國。紀元前六五一年,姬詭諸逝世,十一歲的姬奚齊繼位。驪姬的作風早引起貴族們的憤怒,老爹一死,冰山倒塌,隻兩個月,大臣裏克發動政變,姬奚齊被殺。驪姬再立姬卓子,也隻兩個月,裏克發動第二次政變,姬卓子和驪姬同時被殺。
逃亡在梁國(陝西韓城)的姬夷吾聽到消息,唯恐怕逃到翟國(山西吉縣西北)的哥哥姬重耳比他先行回國,就向秦國國君,也是他的妹夫贏任好求助,允許割五個城市作為酬勞。贏任好派軍隊護送姬夷吾回去。可是姬夷吾坐上金鑾殿後,立即食言。紀元前六四五年,秦國大舉進攻,姬夷吾兵敗被俘,幸而他的妹妹為他求情,沒有把他殺掉,反把他放回,除了照割五城外,還送太子姬圉到秦國作為人質。
贏任好待姬圉像親生兒子,把最心愛的女兒懷贏嫁給他。可是,五年後的紀元前六三八年,姬圉聽說老爹病危,恐怕其他兄弟乘老爹死時奪取寶座,心急如焚,就拋下懷贏,私自逃回晉國,這使贏任好大為震怒。認為他們父子全是忘恩負義之徒。恰巧姬重耳流亡到秦國,贏任好就再把懷贏嫁給姬重耳。懷贏本是姬重耳的侄媳,為了政治利益,姬重耳也顧不得最尊貴的禮教名份了。明年(前六三七),姬夷吾逝世,姬圉繼位。又明年(前六三六),強大的秦國兵團護送姬重耳強渡黃河,攻陷晉國首府絳城(山西翼城),姬圉被殺。姬重耳即位,他這時候已六十二歲了,距他四十三歲時逃亡,流浪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