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半信史時代(2 / 3)

我們當然並不認為姒履癸是一個善良能幹之輩,任何一個亡國之君,除非年齡太幼,僅隻王朝的政權在他手中滅亡這一點,就足夠證明他的無能和罪惡。

子天乙逝世後,兩個兒子先後繼位。紀元前一七四八年,三任帝子仲壬逝世,元老政治家伊尹把法定繼承人子天乙的孫兒子太甲,放逐到桐邑(河南虞城),而自己坐上寶座。但子太甲不像姒相那麼軟弱,他在桐邑秘密準備了七年,於紀元前一七四一年,奇襲毫邑(山東曹縣),把伊尹殺掉。因為有莘部落的力量太大,子太甲不得不仍任用伊尹的兩個兒子,分別繼承伊尹遺留下來的酋長和大臣的職位。

六商王朝社會形態

子太甲之後,商王朝在政治上沒有再發生波瀾。

商王朝社會最初以遊牧為主,後來逐漸也從事農業。他們有一個日益擴大的中央政府,政府中設有負責多方麵複雜事務的各種官員,諸如:

一禦史(交通部長)

二太宰(內政兼外交部長)

三太史(天文兼祭祀部長)

中央政府之下,那時還沒有地方政府的設置,而由君主直轄各個部落。軍事行動,隻有君主一個人可以決定。商王朝擁有一支強大的武裝部隊,操作弓箭戈矛之類的新式武器,使以拋擲石頭為主要戰事工具的夏王朝,無法抵抗。鳴條會戰時,子天乙率領的遠征軍,達五千人之多,這是當時所能集結的最龐大的兵團。

天子是國家的最高元首,商王朝在初期時,帝位是傳給弟弟一的,最後由最幼的弟弟再傳給長兄的長子,或逕行傳給自己的兒子。無論貴族或平民,大多數實行一夫一妻製,這是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夫一妻製時代,所以商王朝的宮廷比較簡單,家庭生活也比較融洽。一直到後期,大概紀元前十五世紀之後,多妻現象才開始普遍。

商王朝人民崇拜祖先,因為崇拜祖先,所以也崇拜鬼魂和管理鬼魂的神靈,並連帶崇拜鬼魂所居住的山嶽河流。無論大事小事,從戰爭征討到疾病婚嫁,都要征求祖先的意見,即向鬼神請示。請示的方法依靠占卜,占卜必須在隆重的祭把典禮中舉行,才能得到祖先的喜悅和賜福。於是祭把遂成為國家的第一級要政,比軍事政治都重要。

商王朝已能夠使用文字,他們把占卜的結果,也就是祖先鬼神的重要指示,刻在烏龜甲殼上或其他獸類骨骼上,作為記錄保存。十九世紀末葉,這些甲骨被人從商王朝故都之一的殷邑(河南安陽),挖掘出來,考古學家稱之為“甲骨文”,它的內容則稱之為“卜辭”,成為最珍貴的中國原始社會的史料。

商王朝的命運似乎一直坎坷,主要的是黃河不斷泛濫,使他們不得不常常搬家,在立國的六百六十二年期間,遷都即達六次之多,成為王朝中最大的事件:

自從五遷到殷邑(河南安陽)之後,商王朝也同時稱為殷王朝,或合並稱為殷商王朝。當十九世紀在此挖掘出甲骨文時,進稱之為殷墟,即殷王朝故都的廢墟。

商王朝那種崇拜祖先和祭把各種鬼神的意識形態,它的後繼王朝全盤接受,並一直留傳下來,成為中華人不可破的風俗習慣之一。

七紀元前十七世紀

本世紀(前十七)的中國,沒有重要的曆史記載。

本世紀(前十七)的東西方世界:

紀元前一六五○年(商王朝八任帝子小甲逝世,九任帝子雍己繼位),希伯來部落酋長亞伯拉罕率領他那疲憊饑餓的部落,從阿拉伯半島,進入埃及,在埃及定居。

八紀元前十三世紀

紀元前一二二○年(商王朝二十六任帝子廩辛逝世,二十七任帝子庚丁繼位),希伯來部落酋長摩西率領他的人民,從已居住了四百三十年的埃及出走,進入流奶與蜜的迦南地(巴勒斯坦)。在西奈山上,上帝耶和華親自授給摩西刻著《十誡》的金牌,信奉一神的猶太教自此誕生。

九紀元前十二世紀

一連五百年都很平靜,到本世紀(前十二),發生了傳奇的史跡。西方和中國,同時出現了兩位絕色美女,也同時引起兩場流血和覆國的戰爭。

——西方美女海倫,是希臘斯巴達王國的皇後,但她卻跟土耳其半島上特洛耶王國的國王私奔。這對希臘人民是一種絕大的恥辱,於是各城邦組織希臘聯軍,進攻特洛耶。自紀元前一一九四年開始,曆時十一年,雖然希臘神話時代的神祗,幾乎全部出動助戰,卻不能取勝。最後,到了紀元前一一八四年,希臘聯軍乞靈於詭計,他們偽裝撤退,留下一個巨大的木馬,裏麵滿裝著希臘突擊隊。特洛耶人貪心地把這個木馬當作戰利品運到城中,特洛耶城送告陷落,海倫被搶回去。當戰爭進行到第十年時,海倫親自出來勞軍,戰士們震驚於她的美貌,失聲說:“我們為她再打十年也值得。”

東方美女蘇妲己。事實上她姓己,名妲,蘇部落酋長的女兒。她的遭遇沒有海倫那麼富於詩意,她是商王朝最後一位君主子受辛的妻子。

商王朝到了後期,一個純農業的周部落,在渭河流域的關中地區,悄悄強大,並逐漸向東發展。二百年前的紀元前十四世紀時,已進抵岐山(陝西岐山),本世紀(前十二)更進抵囗邑(陝西長安西南)。跟當初商部落對夏王朝虎視眈眈的情形一樣,現在周部落也對商王朝虎視眈眈。

身為末代君主的子受辛見多識廣而力大無窮,不用武器,僅憑雙手就可以格殺猛獸,又能把九條牛倒拉著走。他的聰明足夠使他拒絕規勸,他的智慧也足夠使他掩飾錯誤。蘇妲己在他寵愛下,共同掌握政權。宮廷建築一日不停,僅隻“瑤宮”、“瑤台”,就興建了七年。皇宮中的肉像山林一樣堆著,酒不是盛在瓶子裏,而是盛在池子裏。每次宴會,都七晝七夜大吃大喝,沉醉不醒,以致大家都忘掉是什麼日子。

子受辛跟蘇妲己同時還是一對有虐待狂的夫婦,有人赤腳走過結冰的小溪,子受辛夫婦命人敲碎他的腳骨,研究他為什麼不怕冷。女人懷孕,子受辛夫婦又下令剖開她的肚子,看看胎兒是什麼模樣。最後,子受辛也發明了“炮烙”酷刑,鎮壓日益增加的逃亡和反抗情緒。子受辛有三個忠心的大臣:九侯、鄂侯、姬昌。九侯的女兒是子受辛的妃子之一,但是她不善於承仰顏色,子受辛就把她們父女剁成肉醬。鄂侯據理力爭,也被剁成肉醬。姬昌聽到消息,歎了一口氣,於是把姬昌逮捕,囚禁在囗裏(河南湯陰)。

姬昌就是周部落酋長,他的部落因他有很高的才幹而尊稱他是聖人。他被囚禁三年,子受辛還把他的兒子姬考處決,做成肉羹給姬昌吃,姬昌隻好吃掉。子受辛得意的宣稱:“誰說姬昌是聖人,連自己的兒子都吃。”等到周部落獻上大批名馬、美女、珠寶,子受辛才把姬昌釋放。姬昌回去後不久逝世,他的兒子姬發即位,積極備戰。

商王朝大臣祖伊向子受辛提出警告,子受辛說:“我應天命而生,不同於普通人,有什麼可怕的。”他的叔叔子幹,也進言規諫,子受辛大怒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你好像是聖人,不知道有幾竅。”下令把子幹的心挖出來察看。

最後的日子終於來到,紀元前一一二二年,周部落跟它的聯盟部落,在盟津(河南孟津)會師,渡過黃河,向行都朝歌(河南淇縣)進攻。子受辛也集結他的軍隊迎擊,兩方的主力在朝歌西南二十公裏的牧野(河南衛輝)決戰,這時周兵團隻四萬五千人,商兵團卻有七十萬人,但商兵團人心離散,結果大敗。子受辛逃到滿堆著金銀財寶的鹿台,縱火自焚而死。

姬發以征服者姿態,進入朝歌。首先向已燒焦了的子受辛的屍首射了三箭,再用劍砍作數段,斬下頭顱,懸掛到大白旗上示眾。蘇姐已聽到兵敗的消息,即時自殺。姬發也向她的屍首射了三箭,把頭斬下,懸掛到小白旗上示眾。

關於蘇妲己,民間卻有另外一種傳說:“她並沒有自殺,她自信她的魅力能夠拯救自己。想不到他遇到的對頭是已經九十歲而又鐵石心腸的周兵團總司令薑子牙,終於下令把她綁赴刑場處斬。可是,她太美麗了,劊子手們無不失魂落魄,不忍下手。薑子牙就親自執行,他自己也遇到同樣困難。最後他下令把蘇妲己美麗的麵容用布蒙起來,才把她殺掉。

海倫的故事,到了紀元前九世紀,產生荷馬的史詩《伊裏亞特》和《奧德賽》。蘇妲己的故事,直到紀元後十五世紀,才產生許仲琳寫的文學價值很低的小說《封神榜》。

子受辛的叔父子胥餘於朝歌陷落時,逃到朝鮮半島,建立朝鮮的第一個王朝,稱箕子王朝,也稱箕子朝鮮。

隨著子受辛之死,商王朝滅亡,立國六百六十二年。子受辛被稱為紂帝,即殘害忠良的君主。他的罪狀跟夏王朝亡國之君姒履癸的罪狀,像是從一個模子澆出來的,當然也可能真是如此。不過,炮烙酷刑是姒履癸發明的,已登記有案,宣傳家大概一時情急,忘了六百年前的往事,又教子受辛再發明一次。

十周王朝封建製度

姬發建立周王朝,定都鎬京(陝西西安西),拋棄“帝”的稱謂,改稱為“國王”,被人們尊稱為“天王”,這顯示一個迥異於前代的新時代的開始。——姬發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國王。

周王朝初期的文化程度很低,所以對商王朝大多數的意識形態,尤其是祖先崇拜,在相當尊崇的態度下,都承襲下來。但對商王朝的遺民,卻是一付猙獰的麵目。隻有一小部份,即居留朝歌(河南淇縣)的那個貴族支派,命子受辛的兒子子武庚繼續擔任首領,遷回他們祖先的老根據地商丘(河南商丘)。其他散居各地的商王朝的遺民,卻沒有這種好運,他們的財產被沒收,男女老幼全部淪為頸子上係著繩索的奴隸。

周王朝的社會結構,分為四個階層,如同下表:

國王高高在上,當然最為尊貴。其次是貴族,包括諸侯(封國君主)、卿(政府最高級官員)、大夫(政府次高級官員)、士(武官)。再其次是平民,即自由民,被稱為“庶人”。最低一級是奴隸,即商王朝遺民跟其他被征服的部落或俘虜。

任何國家的奴隸都是悲慘的,中國的奴隸亦然。他們是人類中最不像人類的動物,身體和生命都沒有保障。階層間的界限,不但是絕對的,也是莊嚴的,不允許逾越。這是周王朝從商王朝繼承下來的事物之一,周政府除了用法律控製這種形態外,還特別製作禮教——若幹世紀後,又稱為名教,用教育的方法,以分別貴賤,使貴族永遠是貴族,平民永遠是平民、奴隸永遠是奴隸。使奴隸們以及平民們了解,如果不安份守己,企圖逾越已定的界限,不但違犯了法律,要受嚴厲的製裁;同時也違反了禮教,要被人所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