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殺了女主人,這家的男人正好從外邊回來,被這孩子斷喝一聲,迎上前,一記大摔碑手,然後是龍爪手、虎爪手、九陰白骨爪、黑砂掌、毒砂掌、紅砂掌,一股腦兒地使了出來。可憐那個農家個體戶隻知道響應黨的號召勤勞致富,哪曾想家裏突然冒出來一個從古裝片裏鑽出來的怪人,措手不及之際,已經身中小天星掌力,當場倒地身亡。
眼見自己武功大成,這孩子心下頗是安慰,於是下樓出門,徑直走到鄰居家敲門。鄰居開門問何事,他告訴鄰居說他已經為民除害,殺了惡霸,讓鄰居快去叫全村人都來,去把惡霸家裏的冰箱、彩電分了。
鄰居起初還以為這個孩子是在開玩笑,可是看孩子的表情語氣,卻是嚴肅而認真,就半信半疑地走到鄰居家裏一看,那兩具死屍差一點沒把鄰居當場嚇瘋,清醒過來便立即報了警。
警察趕來,卻見孩子神色肅然,一抱拳:“天高地遠,後會有期。”本想飛身上房,卻沒能飛得上去,早被六扇門的眾警察蜂擁而上,抓胳膊扭腿將他擒獲。那孩子大惑不解:“你們這是幹什麼?我殺了惡霸,你們應該感激我才對啊。”
我們倒是真的應該感謝這個孩子,他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人的思維誤區有多麼的嚴重,這個孩子在城市中生活了三年,縱然是再與現代文明有隔膜,但也不至於閉塞到這種程度。究其原因,是他在成長過程中的思維選擇機製在起作用,他隻選擇那些能夠肯定他的觀點與想法的信息,對那些與他的主觀願望不一致的信息全部過濾掉,所以他雖然生活在現代文明的社會裏,但他的思維卻以為自己是生活在劣質武打片所構造的虛擬世界之中。
一個人的思維半徑決定著他的人生成就。
正常情況下的社會遊戲法則不在這個孩子的思維半徑之中,所以對他來說,正常的社會法則是不存在的。
你千萬不要嘲笑這個孩子的愚蠢,在別人眼裏,我們和這個孩子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老話說“忠言逆耳”,我們也同樣無法接受那些不在我們思維半徑內的思想與觀點。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劉、項並爭天下,各地報急奏章雪片一樣飛往鹹陽。秦二世問計於趙高,趙高告訴秦二世,哪裏有什麼賊寇,隻不過是幾個小毛賊罷了,這都是地方官無能,治賊不力,所以誇大報道。二世以為然,於是嚴懲各地上奏實情的官員。然後秦二世繼續在宮中享樂,一任劉邦和項羽就這麼折騰下去。最後趙高擔心義軍攻取天下之後不肯饒過他,就索性先下手,派女婿——趙高這個宦官竟然有女兒,這家夥的本事實在是有點太驚世駭俗了點——閻樂入宮殺死秦二世。亂兵擁入宮內,秦二世埋怨在身邊侍候他的小太監:“都怪你們,不早一點告訴我。”那小宦官回答道:“正因為我沒有告訴過你,所以才活到今天,那些跟你說實話的人,不都讓你給殺了嗎?”聽了這個回答,秦二世隻好拚命地翻白眼,再也沒咒可念。
秦二世不愛聽壞消息,是人的隱性心理選擇機製顯性化的表現。僅從這個信息選擇接收與過濾的心理機製來看,我們絕不會比秦二世強到哪兒去;唯一的區別就是我們不是像他那樣叼著金鑰匙出生,讓權力的寶座將集中在他身上的人性缺點放大了。
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是以自我的存在生活於這個世界。
這就意味著,我們的信息篩選機製始終在悄然地起著作用,它總是讓我們在記住我們正確的時候,同時把別人的錯誤記得牢牢的,終生也忘不了。
就這樣,我們在人的認識灰色區域的激烈爭執與爭端,就導致了這樣一個現象的出現:
你記住自己正確,同時也記住別人錯誤。而別人卻恰恰相反,他牢牢地記住了你每次出乖露醜的情形,而他自己犯的錯誤卻早忘記了。
於是,別人對你的評價會讓你出乎意料的低,就像你對別人的評價一樣的低。
所以,任何人的晉升提拔與加薪都會讓你不服氣,因為在你的意識中,別人無論是能力還是業績,都比不了你。這種心態發作起來,就連比爾·蓋茨都不放在眼裏。比爾·蓋茨有什麼啊,不就是世界首富嗎?劉翔有什麼啊,不就是會跑兩步嗎?超女有什麼啊,歌有我唱得好嗎?姚明有什麼啊,他敢和武大郎比誰更袖珍嗎……
在你的嘟嘟囔囔中,你給別人的印象也就隆重誕生了。
壞印象!
壞印象源自於別人對你原本不高的評價與你堅持不懈的挑釁對抗。給別人一個壞印象,並不在於你到底做錯了多少事情,而在於別人根本記不住你做對的時候,而你的錯誤始終讓別人刻骨銘心。
這也是所有失敗者的罩門與軟肋之所在。除非你能夠明白這一切是怎麼形成的,否則你永遠也無法避免這種對你不利的局麵,永遠也無法成為一個好員工,永遠也無法獲得一個成功而幸福的人生。
閉上嘴巴就成功
成功並不意味著付出太多,但失敗必然是由於說得太多。
任何時候不要輕易透露出你對事情的任何觀點與看法,也許你的觀點是對的,但術業有專攻,你的朋友與老板或許不了解這些,但他們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因為人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所以你必然是錯的。
現在你已經知道,隻要你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就會立即給別人一個愚蠢透頂的印象。
即使你真的是正確的,但是別人的思維解讀與你完全不一樣。他有可能是錯誤的,而他卻是以這個錯誤的坐標為參照,凡是與他的錯誤不相符的觀點與意見,統統是愚蠢的。
此後你還應該亂講話嗎?
更多的時候,錯誤的的確是你。但是別人已經厭倦了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你,而你又總是不肯接受,用你的固執將一次心平氣和的聊天或是工作討論演變為一場毫無意義的爭執。在這種情況下,別人隻好由得你出醜。
你的前程就這樣完蛋了,你能夠甘心嗎?
隻要你把嘴閉上,你就能夠迅速地成功,可是你願意嗎?
閉上嘴,成功!
成功並不意味著付出太多,但失敗必然是由於說得太多。
你所有的努力全都被幾句話抵消了,這真的有點不值得。
早年的時候,法國人發明了一種高效率的殺人技術——斷頭台。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時候,有許多貴族的腦袋就是被這個原理簡單的機械裝置給切了下來。於是歐洲人圍繞著這個斷頭台弄出來了不少笑話。其中有一個說,三個搶劫銀行的死囚被拖到斷頭台前行刑,第一個囚犯先被拖了上去,可是非常奇怪,上麵的刀片居然沒有應聲而落,所以死囚的腦袋也就沒有應聲而掉。於是眾人認為這是上帝在保佑這個死囚,於是他就得到了特赦。
接著是第二個死囚,斷頭台的刀片仍然沒有落下,於是他也得到了特赦。
接著是第三個家夥,他的腦袋被按在斷頭台上,隻見這家夥仰臉看了看上麵,脫口說了一句:“哈哈,我發現這台機器的故障在哪裏了。”
再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說,我們所知道的,未必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說,如果你閉上嘴,就會平安無事。
這個故事又告訴我們說,如果你不肯閉嘴,倒黴的事兒就要落到你的頭上了。
古人說,言多必有失。
古人又說,禍從口出。
古人還說,是非隻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任何時候,當你開口說話的時候,帶來的很少會有什麼好東西,但壞印象卻會如期而至。
我們在別人心裏的壞印象就是這麼來的。
如果你想做一個好員工,做一個成功的員工,就請先把你的嘴巴閉上。
好員工知道的很少。
好員工不知道的很多。
好員工知道他們知道的很少,知道他們不知道的很多。
好員工知道每個人都會犯錯誤。
好員工還知道人的天性是不肯認錯。
好員工知道不肯認錯的人始終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好員工知道所有的失敗者都是因為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而失敗。
好員工選擇不犯錯誤,或是少犯錯誤。
好員工知道在做事之前要先做人。
好員工知道做人成功的人事業就會成功。
好員工是做人成功的人。
好員工知道所有的人都喜歡做人成功的人,老板更是這樣。
老板喜歡好員工。
老板願意給予好員工更多的好機會。
所以,好員工不是聽話的乖寶寶。
好員工是人生、事業都成功的員工。
其實做一個好員工真的不難,許多人上下求索,卻越來越偏離這個人生的根本目標,原因就在於他們以為成功是從腳下開始的,卻不知道失敗都是從嘴巴開始的。
而且很顯然,失敗的腳步遠比成功快捷得多,隻要你一張嘴失敗就跑了過來。成功是個大胖子,卻不知道晃蕩到哪裏去了。
看來真的應該給成功減肥了。
我們曾提到過“老君座下的燒火童子”,我們提到了這些必然的成功者,那些在公司裏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能力過人、業務精通的員工,你什麼時候聽到過他們亂講話?
正因為他們從來不肯亂講亂說,即使是聽到了別人的錯誤,最多也隻是付之一笑,所以他們看得多,見得多,聽得多,將失敗員工的經曆全部轉變成了他們個人的經驗總結;所以他們這些燒火童子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人生的大手筆。
就像太上老君騎著的那頭青牛,你什麼時候聽到過它跳出來哇哇亂講?亂講的是老子,老子開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青牛就一聲不吭地在一邊聽著,狗屁道道名名,吃草比什麼都來得實惠。公明儀跑來彈琴給青牛聽,青牛也隻是搖搖尾巴,對牛彈琴,吳牛喘月,不管你是褒還是貶,青牛都不跟你一般見識。
等到青牛學得差不多的時候,那就是別人的麻煩來了。《西遊記》中唯一出彩的段子就是青牛大戰諸天神將,打得孫悟空拚了老命地翻著筋鬥狂逃。估計逃跑之中的孫悟空心裏肯定不是個滋味,以前還總以為天底下就自己最厲害,敢罵老板敢打同事,現在才知道自己那點小本事,實在是差得遠了。
從此孫悟空牢記了這一段悲慘的教訓,並總結出他的人生經驗如下:
任何時候不要輕易透露出你對事情的任何觀點與看法,也許你的觀點是對的,但術業有專攻,你的朋友與老板或許不了解這些,但他們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因為人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所以你必然是錯的。
明白了這些,於是孫悟空就成佛了,還是個鬥戰勝佛。
現在輪到我們了。
正視你心中的失敗欲望
錯誤的命令是失敗者在幼年的時候自行輸入的。人的大腦就是一個模糊程序,它能夠應外界環境的刺激而自行編程序,這個程序編成什麼樣,你以後的行為模式就是什麼樣。
老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好員工都是相似的;不好的員工,雖然他們的表現與結局千奇百怪蔚為大觀,但他們的結果卻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隻是在他們人生悲劇的細節上,能夠讓老托爾斯泰狠狠地撈上一筆稿費。
好員工的家庭肯定是幸福的,如果連家庭都不幸福,你這個員工還好在哪裏?沒聽說過人生中充滿了不幸的幸福員工。
不好的員工家庭生活多半有些不如意,這是很好理解的。因為我們工作的公司是我們進行社會財富分配的最主要場所。我們不在的那些公司也在分配財富,但人家肯定不分給你,要是不相信,你可以隨便拿起一家公司的電話打過去試試。
還真有人把電話打過去了。不久之前,就有這麼一個人打電話給一家家用PC生產商,讀到他目前正在著手進行一項重大的社會性調查,因此請商家速速提供筆記本電腦一台,別耽誤了正事。這個要求遭到了商家的拒絕,結果最後鬧得沸沸揚揚,不可開交。
我們或許會覺得這個人的思維蠻有趣,但同樣的事情我們也經常幹得樂此不疲,所以我們萬萬不能把它看成是一個隻有娛樂功能的個案。
一個叫張百合的人,男性,籍貫不詳,他帶著老婆去闖深圳,用他們所有的錢租了一個小門臉,專門製作廣告燈箱。別看這家門臉又小又破,可是卻比許多行業都更賺錢。廣告公司接業務有的成有的不成,但不論成還是不成,都要有費用產生,費用產生在什麼地方?
就產生到張百合的小門臉來。
所以如果有誰想賺大錢的話,快放下這本書,去開一個臨街的小門臉,專門製作廣告燈箱或是招牌。除非全地球的公司一起倒閉,隻要有一家還活著,就會琢磨著弄個招牌打個廣告。社會財富不管往哪兒流,總是經過你家門口的。你也用不著太費心思,隻要拎個桶蹲在門口,慢慢地一桶一桶往你自己家裏舀,這輩子的一個大問題你就解決了。
開門臉的張百合當時就是這麼想的,他琢磨的對錯不大好下結論,但他的門臉一開張,就有筆四十萬的業務送上門來了。
事實證明了張百合的過人商業眼光,於是他樂嗬嗬地開始幹活,並很快將活幹得妥妥當當,再雇人運到指定地點安裝好,拍拍手就等著收錢了。
打電話催款,對方的財務經理說轉賬支票可能要等一等,不過如果張百合著急的話,幹脆明天一早去人家那裏拿現金得了。
張百合立即說他著急。
誰碰上這麼幸福的事兒不著急?
這就像新郎倌入洞房一樣,明知道新娘子就是長三條腿也跑不掉了,可他還是急到把床拱翻。
當天夜裏張百合就把家裏睡覺的床拱翻了,並因過於興奮而把老婆婆打一頓。
於是張百合的老婆就進去了——醫院。
於是張百合也進去了——看守所。
等夫妻二人攜手出院出監,夫妻雙雙把家還,張百合急忙跑到客戶那裏追要賬款,可這時候事情已經不是那麼一回事了,由於那家公司開張之初花錢花得太凶,沒半個月的工夫就捉襟見肘了,所以那邊就不再像開始那樣痛快了,變痛快付錢為拖拉戰術,能拖就拖,張百合一下子就傻眼了。
報紙報道,撿垃圾的張百合坐在肮髒的垃圾桶旁邊,對記者歎息道:“命裏沒福,強求也是枉然,我早就知道那四十萬我一分也拿不到。”
記者很好奇地問了一句:“當時你馬上就要拿到錢了,幹嗎大半夜打起老婆來了,把事情弄到今天這個地步?”
張百合白了記者一眼,懶得回答。
為什麼張百合懶得回答呢?
因為他是一個發奮努力去追求失敗的人,他並不是一定要打老婆,也不是一定要在半夜裏打,就算打老婆也未必非要打到醫院去,又不是別人的老婆,他還不知道應該節省著點用嗎?
張百合這麼做,隻是因為他一定要弄出點事來,讓他自己拿不到這筆錢,盡管拿到錢是他最強烈的願望,但他的心智模式不肯讓他如願成功。
張百合看到這本書一定會非常憤怒,有錢不拿,難道說他的腦子有毛病嗎?事實上,心智模式隻是一個人的行動模式,跟智商並沒有多大關係,許多成功者智商也不過是平平,但隻要心智模式正確,你就會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事情來,想不成功也很難。而心智模式錯誤的人,卻更多的是一些智商極高、智慧過人的角色,但他們總是做出讓他們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意外事情來。這些人最通常的表現是“失去了控製”,控製不住自己。都已經是老大不小的人了還控製不住自己,你以為你是澳大利亞旅鼠啊。
在挪威的海邊,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旅鼠浩浩蕩蕩地從四麵八方而來,地麵上黑壓壓地蠕動著的是一望無際的旅鼠。這些怪異的小動物蜂擁到了海邊,並不因為前邊是海水而停步,而是繼續向前,向前,一直衝進海水中。海水的表麵很快就浮起厚厚的一層旅鼠屍體,但後麵的旅鼠卻視而不見,前赴後繼,淹死我一個,自有後來鼠,繼續擁入海中。
當地政府用盡了辦法做這些旅鼠的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美味的食物,但旅鼠們一概聽不進去,隻管向著海洋挺進,不搞到鼠族滅絕誓不罷休。
然則旅鼠們何以這樣想不開呢?
據科學家研究,旅鼠這種動物的基因裏有著一個信息,吩咐它們沿著這條道路去往另一片大陸。不曾想後來大陸板塊漂移,原本的陸地變成了一片海洋。可是命令仍然從基因中發出,旅鼠們隻能是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
那些心智模式有著殘缺的人士也正如同這些倒黴的旅鼠,他們的心智模式中有一道讓他們把事情搞砸把人生弄失敗的死命令,讓他們不執行這道命令,除非是把這條命令先行撤銷。
拿張百合來說,他傾家蕩產,冒險開了一個小門臉,這本來就是以死賭活,不想再混下去了。不曾想深圳遍地死耗子,讓張百合這隻追求失敗的瞎貓說不出來的神傷。神傷之際,他心智模式中的那道命令即時下達了:打你老婆,打你的孩子,打你的老板,放火燒了你的房子,不管你幹什麼,隻要能夠失敗就成。
不管怎麼說,張百合這個人的執行力還是很有嚼頭的,對這點他老婆可以作證。
那麼又是誰這麼缺德,把這麼一條該死的錯誤命令輸入到我們的心智模式之中的呢?
心理學家說,這個錯誤的命令是失敗者在幼年的時候自行輸入的。人的大腦就是一個模糊程序,它能夠應外界環境的刺激而自行編程序,這個程序編成什麼樣,你以後的行為模式就是什麼樣。
比如說,有的小朋友在學走路的時候,一跤跌趴在地,這時候如果大人鼓勵他說,“站起來,勇敢地站起來,站起來撒尿才爽快。”於是小朋友就立即接收了這個刺激,編好程序放在自己的心智模式裏。長大後做事做人,他就會務求達到一個讓自己滿意的成功效果。
相反,如果有的小朋友一旦跌倒,早有大人急切地衝上前去抱起,“小寶寶,摔痛了吧,都是地不好,讓我寶寶摔痛了,你等媽媽替你打地。”於是小寶寶立即將這組刺激編好程序輸入進去。以後做人做事,他就會以搞砸搞到失敗為要,隻要搞砸了,失敗了,就會有人跑過來抱起自己,替自己承擔自己的人生責任。
於是張百合這樣的行為模式就出現了。
這種模式就是務求失敗,無法容忍成功,越是接近於成功,就越是會心神不定,六神無主,總感覺什麼地方不對勁,一定要搞出點什麼名堂讓這樁事情徹底失敗,如此之後心裏才會稍微感到痛快點。
有這種行為模式的員工在工作中的表現是拖拖拉拉,他們的心智模式不接受爽快地配合老板把事情做好的結果,這個結果會讓他們六神無主,為了給六神找個主,他們懷著悲壯的心情踏上了尋求失敗的人生之路。
他們是不會失望的,如果他們隻是想失敗的話。
不做成功的失敗者
成功者就是有足夠的錢花的人。
英雄是他也有足夠的錢——但是別人在花的人。
是失敗容易,還是成功更容易?
表麵上看起來還是失敗更容易些,成功就比較難。比如說大家爭奪皇帝來做,劉邦當了皇帝,項羽就得和女朋友虞姬說分手,趙匡胤做了皇帝,南朝的李後主連一江春水向哪流都成了問題。就這麼一個情形,皇帝的龍椅就那麼一張,你坐上去我就沒地方坐了,所以看起來還是成功比較艱難。
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你就錯了。
難道成功的定義僅僅是做皇帝嗎?當然不是。
成功的定義是獲得一個幸福的人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需要打贏三場戰役,第一場戰役在情場,第二場戰役發生在職場,第三場戰役是在交際場上進行的。炮火隆隆,硝煙彌漫,硬著頭皮往前衝吧,不打不行啊。
現在我們討論的是第二場戰役——職場上的勝負,這個定義的終極目標隻有一個字:錢。
你要不能在職場上弄到錢,那就隻能去情場和交際場上忽悠。情場上弄錢的如果不是騙子,那就是婚介所老板;交際場上弄到錢的如果不是騙子,那就是休閑娛樂場所的老板。
隻要咱們不蒙不騙,不論是婚介所的老板還是按摩洗腳的老板,你交際的場所正是人家的工作場所。所以說來說去,生存資源這東西,隻有從職場這個地方才能琢磨來。而情場和交際場,這兩個地方都是花錢的。
這樣,我們就界定了成功的定義。人生在職場的成功,就是要事業有成才行,就是要弄到錢,然後再把這些錢花到情場和交際場去。
如果你在情場和交際場上有錢花,這時候誰要再說你是個失敗者,那你肯定會花錢雇人來抽他。可如果你在這兩個場合硬是囊中羞澀,卻非要說自己是個成功者,這就未免太另類了點。
有人說曹雪芹雖然一生無錢可花,可弄出一部不朽名著《紅樓夢》,這也應當算是成功者。還有的人把他當做真正的成功者,視揣了滿腰包錢的土財主為俗人。
持這種認知態度的人,其風格無疑是應該肯定的,但他顯然混淆了成功者與悲劇英雄的定義。
曹雪芹是人生逆境中的英雄,但不是成功者。
成功者是享受生活並讓自己的家人也享受幸福的人,英雄不是;英雄自己流血,家人流淚,朋友同情,這樣的人受人景仰是無疑的,但顯然是有點劃不來了。
《伊索寓言》中有個故事。春天來了,螞蚱開始努力工作撈錢,而蟋蟀則拎著它的小提琴跑過來,替螞蚱彈琴伴奏。螞蚱先生就在這悠揚的樂曲中,快樂地將食物搬到自己的窩裏去。
等到了冬天,螞蚱先生和老婆坐在溫暖的火爐邊,享受著快樂與幸福。這時候可憐的蟋蟀凍得顫抖著來敲門:“螞蚱兄弟,求求你能不能給口吃的?”
搞笑,螞蚱先生大惑不解:“蟋蟀先生,做動物不要無恥到這種地步,你是英雄嘛,繼續無私地奉獻才是你的職責,你這樣伸手要飯,這不是給英雄丟臉嗎?要是讓別的年輕人都看見了,以後誰還會像你這麼傻學著做英雄?”
所以沃爾沃公司的亞洲區副總裁吳瑜章先生說:要做成功者,不要做英雄。
成功者就是有足夠的錢花的人。
英雄是他也有足夠的錢——但是別人在花的人。
總之一個字:錢。
這樣,我們就達成了初步的共識:如果你能夠成為一個好員工,能夠在職場上弄到錢來的話,那麼你就是一個成功者了。
錢這個東西可多可少,你可以跟比爾·蓋茨較較勁,他支持非洲人民你就支援中國貧困山區人民,這錢花得高尚,要多多地花才對。但如果你沒有這麼多的錢可花,那你也至少要混個街坊首富;如果你住在富人區,弄個街坊首窮,出來也照樣能夠唬唬人。可如果你住在貧民地帶,偏偏又給自己弄了個街坊首窮的頭銜,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你為什麼不成功?
別辯解說什麼成功太難了,事實上成功遠比失敗要容易得多。
如果你想成功,隻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少說廢話多幹實活,做一個稱職的好員工,慢慢地積累自己的人生資源,這事就成了。
相反,如果你執意地追求失敗,一邊拚了老命地偷懶,一邊用足了力氣務必讓每一個人都討厭你,那誰拿你也沒辦法。
平平淡淡才是真。成功者的軌跡是非常簡單的,閉嘴,幹活,拿錢,真的再也找不出別的花樣。而失敗者的人生那就複雜了,每一個失敗者,莫不是經曆過轟轟烈烈的一段過程,那悲歌慷慨,那壯烈義行,實在令人為之心動,若不是如此的波折與磨難,也無以彰顯失敗者的悲涼與無奈。
成功者不過是一杯白開水,淡而無味,但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
失敗者是一部長篇小說,情節波瀾壯闊,內容跌宕起伏,充滿了懸念與未知。
成功者喝著自己的白開水,看別人的長篇小說。
失敗者拿自己的人生寫長篇小說,讓喝著白開水的成功者看。
色狼認為:世界上隻有兩種人,不可以使用的男人和可以使用的女人。
心理學家也認為:世界上隻有兩種人,成功者與失敗者。
心理學家還認為:世界上隻有兩種人,一種人把人分成兩種,另一種則不這麼幹。前者是成功者喜歡幹的事,後者是失敗者的行為模式。
成功者是有意無意地用心智模式來看待別人,他們一眼就能夠判別出眼前這個人是不是能夠成就一番事業,所以他們把人分成成功與失敗兩種。
而失敗者連心智模式是啥玩意兒都鬧不懂,聽都沒聽說過,就是聽說過也隻是武斷地認為這是別人在瞎鬧騰,根本就懶得理你,所以他們隻能像偉大的旅鼠一樣,向著失敗的海洋挺進。
所以你必須要改正你的心智模式,修複你的人格,端正你的世界觀,掌握看懂你人生地圖的技術方法。這個方法說透了實在是簡單不過,但隻怕有點難為那些失敗者了。
隻要一個人能夠堅持三天控製住自己,不說廢話,不說無意義的話,不管聽到別人說出多麼愚蠢的話來都要忍受住糾正對方的衝動,決不表達自己的觀點,決不反對任何人的意見。這三天你就權當自己是一個隱形的外星人,正在一聲不吭地觀察著地球人的生活習性。觀察並不意味著冷漠與冷淡,這三天你必須對所有的事件保持高度的關注。三天的時間足夠讓你在別人身上看到以前自己所犯下的種種愚蠢錯誤。
三天的所見就足以讓你翻然悔悟。
悔悟隻在翻然之際,然後你就看到了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量一直在驅使著你向著失敗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