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間共苦辛,
忽然驚斷夢中因。
鍾情正是我輩事,
鼓擊忍同方外人。
熊膽未酬平昔誌,
牛衣又是向來貧。
閩山滿眼同來路,
木落風號淚滿襟。
詩中寫出了三十年夫妻患難深情,一旦永別,無限傷痛!想十朋生平壯誌未遂,一直貧窮,使夫人備受艱辛。夫人病逝時,長子聞詩和愛女不在身邊,十朋在《祭令人文》(《王十朋全集·文集》卷二十四)中雲:“嗚呼!子歸我家,今三十年,逮事舅姑,既孝且賢。我有弟妹,未畢婚梿。子能慨然,奩且悉捐。”夫人賈氏不僅在家裏如此,對外亦忍貧好施。王十朋詩注中雲:“令人不蓄財,瞑目之後,囊橐索然。”她對王十朋為官常勉以清白,“每言仕宦,清白為先。俸祿之外,勿取一錢。”十朋在祭文裏回憶起夫人一生勤勞儉樸,“身為命婦,織紝是專,勤德之風,鄉閭所傳。”回憶起她跟隨自己頻年在外,曆盡險難,“我仕於朝,頻年外遷。同涉艱難,萬裏言旋。方還故鄉,忽又得泉。”兩人跋山涉水前來泉州赴任,沒想到“到官月餘,老病相纏。深為見憂,廢食與眠。孰謂一朝,舍我而先。變生倉卒,哀哉上天!”可見其悲痛至極!
王十朋以病弱的身體治郡,加之夫人去世,更使他心情惶惶不安。他在《夜聞子規痛念亡者》(王十朋《梅溪集·梅溪先生後集》卷十七)詩中雲:
夢覺音容杳莫追,
子規聲裏涕沾衣。
催歸無計同歸去,
耘後耕前事已非。
夜夢子規啼,夫人催他同歸耕耘家園,醒來卻是一夢,夢中的音容杳然而去,偕同歸耕已無可能,悲痛難言。夫人去世三個月後,十朋作《悼亡》(王十朋《梅溪集·梅溪先生後集》卷十七)詩雲:
不見音容忽三月,
無從涕泗已千行。
家山準擬欲歸隱,
堪歎相隨無孟光。
偕老相期未及期,
回頭人事已成非。
逢春尚擬風光轉,
過眼忽驚花片飛。
寅緣偶作於飛侶,
夢寐相隨到數州。
泥上跡留鴻已去,
舟中刻在劍難求。
十朋三個月來涕淚不絕,雖已上章乞祠歸隱,但痛心的是歸隱已無賢慧的夫人相伴隨。原來相約白頭偕老的願望卻成了泡影,回首人事卻已生死別離。春天來了,十朋已無賞春的心情,讓風光旋轉,一忽兒已花落春逝。他又有《悼亡》(王十朋《梅溪集·梅溪先生後集》卷十七)詩雲:
傷哉無複見,老矣不成偕。
牢落凝香地,同誰話此懷。
相勉惟清白,囊如四壁空。
難忘將絕語,勸我莫言窮。
詩後注雲:“予一日忽言窮,令人曰:‘君今勝書會時矣,不必言窮。’予愧其言,蓋死之前數日也。”在詩裏,可見夫人賈氏品格的高尚,她常以清正廉潔勸勉十朋,死時無遺財,臨死前還勸王十朋不要感歎貧窮。這裏不僅看到了夫人的品格,也看到了王十朋的為官清正廉潔。他官為知州,薪俸不低,但他的錢大多捐公辦學用了,以致有時客人來了拿不出酒菜來,因而歎息。夫人對十朋“不必言窮”的勸慰是在死前數日,十朋說自己“愧其言”而深受啟發教育,從中可見夫人的為人與思想境界是何等的高尚!
時事:春,正月壬辰,提舉太平興國宮葉容卒,諡正簡。容為人清介有守,仕至宰相,居處不改其初。二月己亥,以參知政事蔣芾為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兼製國用使。以觀文殿大學士史浩為四川製置使,浩辭不行。乙巳,賜王炎出身,簽書樞密院事。三月癸亥朔,詔舉製科。夏,四月甲寅,蔣芾等上《欽宗實錄》。丙辰,禮部員外郎李燾上《續資治通鑒長編》,自建隆元年至治平四年,一百八卷。秋,七月壬戌,以劉珙兼參知政事。八月,行《乾道曆》,初以《統元》、《紀元曆》與劉孝榮所獻新曆委官測驗,互有疏密,遂令太史局參照新舊行用。尋以禮部侍郎程大昌言,新除曆官互有異同,而新曆比舊曆則為稍密,遂詔太史局施行新曆,以《乾道曆》為名。九月,以魏子平參知政事。冬,十月庚子,蔣芾起複左仆射,陳俊卿右仆射。芾旋辭,乞終喪,詔許之。
溫州事錄:進士林仲彝(夷)在夏口(在今蒼南夏口鄉)沿烏嶼山麓築林頭、烏嶼等陡門,至八年(1172年)完成。林仲彝曾任台州知州,生平多次開浚故鄉河道以溉四鄉農田,累計五十五萬四千九百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