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破舊的平房前,一對夫婦坐在屋外。男人光著膀子,喝著廉價的白酒,女人吃著飯,兩人愉快地交談著,說到高興處忍不住眉飛色舞。他們過得並不富裕,吃的隻是廉價的酒菜,可他們的幸福感遠遠超過那些坐在高檔酒店裏,穿著得體、吃著饕餮大餐、喝著昂貴紅酒,卻戴著一張張麵具、心口不一的人。
還有,那些騎著平板車、穿著破舊的男人,載著自己的妻子,兩人偶爾交談,妻子還不時地把頭靠在丈夫的背上,露出會心的笑容。一輛平板車,承載著愛情的美好,誰能說,他們就沒有開名車卻經常吵架的夫妻幸福?
作家畢淑敏在《提醒幸福》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幸福並不與財富、地位、聲望、婚姻同步,這隻是我們心靈的感覺。所以,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年輕的時候,那些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地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
06.親愛的,要愛你現在的時光
在這個世上,人人都是朝不保夕,誰有能力拯救誰,誰又有權利拯救誰?書本不會,知識不會,金錢不會,貧窮更不會。一無所有並不代表著能理直氣壯,飽讀詩書也不會讓你感到充實。所以,就去生活吧。別管怎樣生活,隻要生活就行了。
--《傾我所有去生活》
在給某高校做演講的時候,白岩鬆說過這麼一段話:"生命中有一個很奇妙的邏輯,如果你真的過好了每一天,明天還不錯。如果你安安穩穩地做好大一學生應該做的事情,你的大四應該不錯;可是你大一就開始做大四的事情,我想告訴你,你的大五會很糟糕。"
後來,白岩鬆又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愛你現在的時光》。一經發表,立刻引起極大的反響。文中有相當篇幅,寫的是他的一位老大哥,也是我們熟悉的一位作家--史鐵生。
"史鐵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大哥,他曾經有這樣一段話:當時四肢健全的時候,可以隨地奔跑的時候,抱怨周圍的環境如何糟糕;突然癱瘓了,坐在了輪椅上。坐在輪椅上的時候,抱怨我怎麼坐在了輪椅上,不能行動了,懷念當初行走、可以奔跑的日子,他才知道那個時候多麼陽光燦爛。又過了幾年,坐不踏實了,長褥瘡,各種各樣的問題開始出現,突然開始懷念前兩年可以安穩地坐在輪椅上的時光,那麼不痛苦,那麼風清日朗。又過了幾年,尿毒症,開始懷念當初有褥瘡,但是依然可以坐在輪椅上的時光。又過一些年,要透析了,不斷地透析,一天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還是懷念剛得尿毒症那會兒的時光。"
如果,今天就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你想用它來做什麼?
或許,你會像《我叫金三順》中的三順那樣,在途徑公交車站時,望著一段廣告詞潸然淚下:去愛吧,像從來沒有受過傷一樣;跳舞吧,像沒有人欣賞一樣;唱歌吧,像沒有任何人聆聽一樣;工作吧,像不需要錢一樣;生活吧,像今天是末日一樣。
我們真的沒有必要等到生命的最後一天,才去認識、去珍惜;也沒有必要等到追憶往昔時才覺得青春美好、真情可貴。作家斯賓塞·約翰遜寫過一本書,名叫《禮物》,講述的是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告訴孩子,世上有一個特別的禮物,可以讓人生更成功更快樂,可這個禮物隻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找到。於是,這個孩子從童年到青年,用盡所有的辦法四處找尋。隻是奇怪的是,越拚命去找,他就越不快樂,那份他生命中的禮物自始至終也沒有出現。終於,年輕人決定放棄,不再漫無目的地去追尋。然而就在這時他赫然發現,那份禮物原來一直在他的身邊,這個人生中最好的禮物就是--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