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團隊合作的準則(2)(1 / 3)

團隊的根本功能或作用在於提高組織整體的表現,發揚團隊精神的目的在於提高團隊的工作業績,使團隊的工作業績超過成員個人的業績,使團隊業績由各部分組成又大於各部分之和。於是,明確成員各自的崗位,強化個人的工作標準,幫助每一個成員更好地實現成就,就是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曾經有一個足球隊員說過,足球是一個集體項目,球員是集體中的一分子,集體好你才能好,集體不好你也好不了,沒有聽說過哪個降級的球隊還能出最佳射手。當你拿到一個球正處於既可以自己射門,也可以分給隊友的情況下,這就是檢驗你的團隊精神的時刻了。如果傳給隊友可以獲得百分之百的破門成功機會,那麼哪怕自己打門的成功性是百分之九十九,你也應該把球傳出去。所以每個人盡管在某一方麵是天才,但不可能是全才,必須發揮協作精神,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美國NBA從各個球隊中挑選最優秀的球員組成的夢之隊,在巡回比賽時往往打不過技術比較差的球隊。為什麼?夢之隊的每個球員都出類拔萃,但因為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很短,成員間缺乏協作、配合。

所以,為了培養基於協同精神之上的團隊精神,我們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麵進行修煉。

(1)培養自己做事主動的品格。我們都有成功的渴望,但是成功不是等來的,而是靠努力做出來的。任何一個單位都不喜歡隻知道聽差的人,所以我們不應該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應該主動去了解社會需要我們做什麼,自己想要做什麼,然後進行周密規劃,並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2)培養敬業的品質。幾乎所有的團隊都要求成員具有敬業的品質。有了敬業精神,才能把團隊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有責任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實現團隊的目標而努力。要記著個人的命運是與所在的團隊、集體聯係在一起的。這就要求我們有意識地多參與集體活動,並且想方設法認真完成好個人承擔的任務,養成不論學習還是幹什麼事都認真對待的好習慣。要知道,有才能但不敬業的人沒人敢用。

(3)培養自己寬容與合作的品質。今天的事業是集體的事業,今天的競爭是集體的競爭,一個人的價值在集體中才能得到體現。所以21世紀的失敗將不是敗於大腦智慧,而是敗於人際的交往上,成功的潛在危機是忽視了與人合作或不會與人合作。實際上,集體中的每個人各有各的長處和缺點,關鍵是我們以怎樣的態度去看待。能夠在平常之中發現對方的美,而不是挑他的毛病,培養自己求同存異的素質,這一點對職場人士來說尤其重要。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良好的與人相處的心態,並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不僅是培養團隊精神的需要,而且也是獲得人生快樂的重要方麵。

(4)要培養自己的全局觀念。團隊精神不反對個性張揚,但個性必須與團隊的行動一致,要有整體意識、全局觀念,考慮團隊的需要。它要求團隊成員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互相配合,為集體的目標而共同努力。

所以我們每一個員工都必須有很好的協作精神,要充分發揮團隊成員之間優勢互補的作用,讓全體團隊成員盡可能地發揮各自的才能,使整個團隊產生整合後的聚變,具有超級戰鬥力,實現1+1>2的效果。

現代人力資源提倡的是:係統開發,協調發展,選賢任能,適才適能,揚長抑短,群體相容。不同年齡、不同專業、不同個性、不同性別的組合可以互補增值,團結就是力量,協作就能出成績,1+1>2,這就是優秀團隊的核心思想。

7.提高合作共事的能力

當你結束了自己的學生時代,告別校園生活,成為上班族的一員後,就是真正的步入社會了。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鬆經曆了數度沉浮後,說了一句充滿哲理又非常樸素的話:“人生有99個回合。”在人生的這麼多回合中最重要、最關鍵的那幾個就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頭幾年,它往往可能影響你的一生,因此,你必須認真對待的頭等大事就是要盡快地了解社會、熟悉社會、適應社會和融入社會。

社會其實就是一個由錯綜複雜、多姿多彩、千變萬化的人際關係組成的立體人脈網絡結構。每個人都是這一網絡結構中的一個“網結”,這些縱橫交錯的“連結”構成了你我他的繽紛生活和工作。正如一位英國詩人所說:“沒有人是個完全自成天地的孤島,大家都是大陸的一塊,是主體的一部分。”

剛剛開始處世的年輕人,一踏入社會,就被織進了“關係網”,成了社會大網絡中的一個新的“網結”,各種各樣人際關係的“線”也馬上“牽”了進來。而你工作的單位就是一個小社會,是社會的縮影。到了一個單位,你要和許多人,如老板、主管、同事、工作團隊、客戶、顧客等一起共事,每時每刻都要和他們打交道。這樣,你麵臨的首要課題就是要學會怎樣與他們融洽相處、合作共事,而特別需要的是掌握處理單位內部合作共事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