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科學創新的準則(2)(3 / 3)

拓寬眼界

知識越博越雜,你潛在的創造力就越豐富。

無數的進步是源於創造者在不同的領域都擁有豐富的經驗。所以,你應該強化你的創造力,弄清楚你一無所知的領域。

製造刺激

在你周圍放些可激發大腦的東西,並經常更換這些刺激源,借此增強創造力。刺激多樣化又不斷改變,可以幫助你不斷想出各種各樣的點子。

與周圍的人相互影響也是“製造刺激”的一種方式。例如,利用群體“大頭風暴”總有些收獲,因為開會的人會麵臨各種不同的刺激。

憑借創造力不斷增強,我們就能更好地解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小問題,使新念頭不斷,新成就層出不窮。

創造才能除了和發散思維密切相關外,和人的個性心理特征也是分不開的。具有高創造力的人總是有些“不可思議”的特殊行為表現。他們通常在獨立性、富於幻想、堅持性、自製力和耐挫折的能力等方麵特別強,超出一般人。

7.如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和源泉,失去了創新,社會將停滯不前,企業職工要提高個人的創新能力,需要從以下方麵入手。

注意總結前人的經驗和教訓

任何一項創新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如何利用前人的知識和智慧在創新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也隻有如此,創新工作才可以少走彎路,才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前人的經驗和教訓是我們創新工作的基礎,通過借鑒前人的工作,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

注意發現和總結前人失敗的創新經驗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誰都不能否認,但是如果一味的失敗而不去考慮失敗的原因則對我們的工作沒有任何的幫助。通過前人失敗的經驗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問題,還可以通過改變方法和途徑,成功的解決一些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

要學會借鑒和組合

借用別人的“經驗”和“成果”而自己卻不努力是不行的。借鑒可以是思路,也可以是方法,更可以是產品。我們不要認為“拿了”別人的東西而覺得對不起別人,我們隻是知識借用而已。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不是要我們用“拿來主義”精神去借鑒別人好的東西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嗎?這叫做“取長補短”。國家的政策也是如此,要借用其他國家的好策略,結合中國自身的情況再製定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方針路線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現在的中國正在飛速發展,向世界強國邁進。而其他比較落後的國家也“借用”我國的經驗,使自己的國家不斷進步。

借用別人的經驗再加上自己的創新,那才是我們發展自己的上上之策。所以,要想自己的創新能力提高,借用別人的經驗和成果很重要!關鍵要看你怎麼利用!

多思考

遇到問題要注意從多方麵考慮,而且要持之以恒,更要養成思考的習慣。隻有這樣,創新才能在不知不覺中出現,單純的為創新而創新,出現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隻有從多方麵考慮和解決問題,才能出現解決問題的靈感,才能創新。千萬不要把靈感放走,生活中每個人都是有靈感的,一旦產生就要記錄下來,時間一長,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徑自然就出現了。

此外,要提高創新能力,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必須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高度使命感的人,才會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才能“先天下之憂而憂”,戰勝自我,不斷尋求新的突破。不可想象,一個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毫無責任心的人,會積極主動地開動思維機器,創造性地解決遇到的問題。

(2)必須用人類的文明成果武裝自己的頭腦。任何創造都是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創造性思維作為一種思維創新活動,必然要以知識的占有作為前提條件。沒有豐富的知識作基礎,思維就不可能產生聯想,不可能利用知識的相似點、交叉點、結合點引發思維轉向,不可能由一條思維路線轉移到另一條思維路線,實現思維創新。

(3)必須堅持思維的相對獨立性。思維的相對獨立性是創造性思維的必備前提。愛因斯坦說過,應當把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必須在思維實踐中不迷信前人,不盲從已有的經驗,不依賴已有的成果,獨立地發現問題,獨立地思考問題,在獨辟蹊徑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8.在工作中如何不斷創新

優秀的員工善於嚐試和冒險,同時又能寬容地對待犯錯,一些優秀的企業甚至鼓勵員工犯錯誤,以保護員工創新的熱情和積極性。因為,創新意味著從無到有,充滿著風險和不確定性,遭到挫折或失敗是正常的,但風險往往又蘊含著機遇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