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科學創新的準則(1)(2 / 3)

突破書本定勢

有位拳師,熟讀拳法,與人談論拳術滔滔不絕,拳師打人,也確實戰無不勝,可他就是打不過自己的老婆。拳師的老婆是一位不知拳法為何物的家庭婦女,但每每打起來,總能將拳師打得抱頭鼠竄。

有人問拳師:“您的功夫都到哪兒去了?”

拳師恨恨地道:“這個死婆娘,每次與我打架,總不按路數進招,害得我的拳法都沒有用場!”

拳師精通拳術,戰無不勝,可碰到不按套路進攻的老婆時,卻一籌莫展。

“熟讀拳法”是好事,但拳法是死的,如果盲目運用書本知識,一切從書本出發,以書本為綱,脫離實際,這種由書本知識形成的思維定勢反而使拳師遭到失敗。

“知識就是力量”。但如果是死讀書,隻限於從教科書的觀點和立場出發去觀察問題,不僅不能給人以力量,反而會抹殺我們的創新能力。所以學習知識的同時,應保持思想的靈活性,注重學習基本原理而不是死記一些規則,這樣知識才會有用。

突破經驗定勢

怎樣才能突破經驗定勢呢?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初生的牛犢之所以不怕虎,是因為不知老虎為何物,在它腦中沒有“老虎會吃人”的經驗定勢。因此見了老虎,敢於本能地用牛角去頂,而這時,帶上“牛見了我會逃跑”思維定勢的老虎,反倒不知所措,於是落荒而逃。

在科學史上有著重大突破的人,幾乎都不是當時的名家,而是學問不多,經驗不足的年輕人,因為他們的大腦擁有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什麼都敢想,什麼都敢做。下麵的這些人就是最好的例證:

愛因斯坦26歲提出狹義相對論;

貝爾29歲發明電話;

西門子19歲發明電鍍術;

巴斯噶16歲寫成關於圓錐曲線的名著;

……

突破視角定勢

法國著名歌唱家瑪迪梅普萊有一個美麗的私人林園,每到周末總會有人到她的林園摘花、拾蘑菇、野營、野餐,弄得林園一片狼藉,肮髒不堪,管家讓人圍上籬笆,豎上“私人林園禁止入內”的木牌,均無濟於事。瑪迪梅普萊得知後,在路口立了一些大牌子,上麵醒目寫到:“請注意!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傷,最近的醫院距此15千米,駕車約半小時即可到達”。從此,再也沒有人闖入她的林園。

這就是變換視角,變堵塞為疏導,果然輕而易舉地達到目的。

突破方向定勢

蕭伯納(英國諷刺戲劇作家)很瘦,一次他參加一個宴會,一位“大腹便便”的資本家挖苦他:“蕭伯納先生,一見到您,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鬧饑荒!”蕭伯納不僅不生氣,反而笑著說:“哦,先生,我一見到你,就知道鬧饑荒的原因了。”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常規的救人方法是從水缸上將人拉出,即讓人離開水。而司馬光急中生智,用石砸缸,使水流出缸中,即水離開人,這就是逆向思維。

所以,認識對象,研究問題要從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多學科、多手段去考慮。而不隻限於一個方麵,一個答案。

隻有不斷突破思維定勢、超越自我,人生才會更精彩。

4.怎樣提高創新的能力

發現你的創造才能,需要你了解創造過程是如何進行的,在此基礎上要相信創造能產生結果。

對於有創造性的觀點來說,沒有固定的程序或公式,創造性的觀點是超越思考的既定方式達到未知和創新的領域。借用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話就是:“你必須期望出乎意料的東西,因為它不能靠追求和追蹤來發現。”

既然創造性的觀點沒有固定的模式,那麼,我們就能從事一些活動促使創造性的觀點誕生。在這個方麵,提出創造性的觀點與園藝活動很相似。為了料理好你的花圃,你需要準備土壤,種植種子,確保充足的供水、光照和養料,然後耐心地等待有創造性的觀點破土而出。以下是培育你創造性園圃的幾種方法:

對創造性的環境進行深入探討

創造性的思想不是在真空中產生,而是來自艱苦的工作、學習和實踐。例如,如果你想在烹調方麵有所創新,你就需要讀有關的烹調書,掌握烹調的技藝,嚐試新的食譜,光顧大量的餐館,接受烹調培訓。你懂得這方麵的知識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做出美味的、與眾不同的佳肴。同樣,如果你正為一項工作絞盡腦汁,想在這個具體的問題上有所建樹,那麼,你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對其關鍵的問題和環節作深入的了解,也即對這項工作進行批判的思考,研究這個問題,通過與他人討論來搜集各種各樣的觀點,思考你自己在這個領域的經驗。總之,要認真地研究具體的環境,為你創造性的思想準備“土壤”。

亞曆山大·弗萊明發現青黴素的過程,可以說對創造性過程的第一個階段作了最好的說明。發現青黴素從表麵上看來,似乎是一係列偶然的巧合。雖然弗萊明多年來一直試圖發現防止細菌傳染的方法,但是,直到有一天,他鼻子裏的一滴黏液恰巧掉在了一個盤子裏,而在這個盤子裏,恰巧盛有他一直用來做實驗的溶液。這兩種液體的混合導致了抗生素的初步產生,但是,它的效力還很弱。7年以後,一次偶然的機會才導致了我們今天熟悉的抗生素,即青黴素的誕生。但這個發現並不是隻靠運氣:弗萊明為尋找有效的抗生素已經苦苦奮鬥了15年,當這些偶然性來臨時,他能意識到其重要性,並果斷地抓住了它們。另一位著名的創造性的思想家路易斯·巴斯特對這類創造性的突破作了這樣的總結:“運氣光顧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