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戰略而言,執行是對一個團隊的真正考驗,當然也是衡量一個團隊是否形成的標誌。戰略是明確的方向,執行是朝著方向邁進的過程。戰略往往是慷慨激昂的口號,而執行卻是日常事務的處理。
“海信集團之所以能夠在海內外市場高岸為穀深穀為陵的激烈競爭中,一直保持其電視、空調、冰箱、手機等主導產品的產銷規模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遞增,達到現在的221億元人民幣,原因與其說是決策成功,不如說是海信擁有一支高水平執行力的團隊。”海信集團領導這樣說過:“對企業而言,喪失了執行力是致命的。”
這種執行文化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而想盡辦法完成任務的背後,體現的是一種服務態度,一種敬業精神,一種完美的執行力。
“可以斷言,僅有戰略並不能讓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隻有執行力才能使企業創造出實質的價值。失去執行力,就失去了企業長久生存和成功發展的保障。”海信集團董事長語氣慨然加重,“海信集團雖未有過麵臨死而複生的體驗,但在某一決策的成敗上卻感受到了貫徹執行的威力。”
海信集團領導認為,執行是一種暴露現實並根據現實采取行動的係統化方式,其流程包括對方法和目標的嚴密討論、質疑、堅持不懈地跟進以及責任的具體落實。
如何強化企業的執行力?海信集團領導說,企業最根本的目的是盈利。因此,海信集團要求自己的每一個員工為了企業的根本利益而堅決貫徹執行好企業的經營方針,決不為討好上司而盲目地執行其有悖於企業經營方針的任何一項指示。對集團的各級管理人員,則要求其具備灌輸思想和貫徹行為兩種能力,即向員工灌輸企業的經營思想,使之自覺具有堅定不移地執行企業經營思想的行為。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大小在於其執行力的強弱目前已成為海內外企業決策者的共識。將執行力和企業戰略、核心競爭力緊密聯係在一起,與企業的理念、抱負、責任等同起來,全心全意做你應做之事,沒有任何借口而不為,是企業強化員工執行力所要達到的理想境界。”
在海信集團的高層眼裏,執行力的源泉是文化。企業之間的競爭,事實上都是執行力的競爭,而執行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執行文化的競爭。因此,從海信誕生那一天起,海信電器就不遺餘力地在企業理念、精神、文化等方麵培育具有特色的執行文化,使海信的“執行”有了行為的最高準則和終極目標文化的深厚土壤。
對於執行文化,作為領導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人始終是企業中的決定性因素,所有企業的問題,事實上都是人的問題,而隻有文化才能改變人的意識,從而改變人的行為。任何新的戰略的模式都會引來眾多的模仿者,而文化卻是無法複製的。多數企業的失敗,是由於沒有建立起一種執行文化,使執行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為“1%的不執行就會遭致100%的失敗,”因此,企業執行文化就是“執行”無條件,一聲喊到底,差點都不行。
可見,戰略是明確的方向,執行則是對方向的精彩演繹。如果沒有日積月累的繁瑣執行,再偉大的戰略也隻是空想而已。
3.怎樣堅持服從第一
具有愛崗敬業精神的員工不是按自己的意誌投入到企業工作中,而是服從安排,接受任務,然後再根據企業的安排布署,服從大局,顧全整體、靈活調整,根據需要,把專注工作與靈活變化結合起來,達到服從第一的工作態勢。
一個敬業的員工,如果不能無條件地服從領導的命令,就可能與企業的終極目標相悖,並產生障礙,此時越專注可能損失就越大。因為一個不能服從上級策略、計劃的專注員工,可能出現由於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而“胡亂搞”,或者成為“個人英雄”,與企業的計劃不一致,使整個企業效率低下。
因此,在企業裏的職員,應以服從為第一,要聽從於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不找任何借口而無條件地服從並徹底執行的員工,才是最好最傑出的員工。
所以,愛崗敬業隻有以服從為基礎才能獲得更大的成績;否則,將導致各職工行為的渙散,這對企業和個人都毫無益處。
4.如何遵守組織的命令
在下屬和上司的關係中,服從是天經地義的。下屬服從上司,是上下級開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關係的前提,是融洽相處的一種默契,也是上司觀察和評價自己下屬的一個尺度。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員工,必須服從上司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