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應該如何創業
這是一個創業的時代,想自己創業做老板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也包括眾多上班族。但他們所碰到的問題是:時間緊、資金有限、經驗缺乏、患得患失。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的建議是: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措施一:對於不想冒任何風險而又想嚐一嚐創業滋味的上班族來說,不妨先嚐試一下兼職
兼職職位有高有低,需要根據各人的能力、機遇而定。不過,不管任何兼職,都可以鍛煉能力、積累經驗,同時還可以積累一定量的資金,又不占用上班時間,不用放棄目前的工作,正好能夠彌補想創業的上班族的短板,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但是上班族在選擇兼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與自己的特長和未來發展的方向相結合。兼職是為了縮短自主創業的距離,縮短從打工者到老板的距離,如果陷入到為兼職而兼職,為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斤斤計較,而忘記了對自己能力的鍛煉和資源的積累,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措施二:充分利用工作中積累的資源和建立的人脈關係。
這是上班族的一個特點,也是上班族的一個優勢。學會充分利用在工作中積累的資源和建立的人脈關係進行創業,可以大大減少創業風險。郭先生原來在北京一家大的電腦圖像製作公司工作,在工作中與很多小的電腦圖像公司、報社、雜誌社、電視台、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建立了關係,積累了人脈。時機成熟後,郭先生辭去了原來的工作,自己成立了一個電腦圖像工作室。現在所做的相當於原來工作的延續,無縫銜接,這位朋友幾乎沒有冒任何風險,便踏上了成功之路。現在郭先生的工作室生意很紅火。
措施三:選擇適宜的合夥人進行創業
有些上班族沒有時間自己進行創業,但可以提供一定的資金,或者擁有一定的業務經驗和業務渠道,這時候就可以尋找合作夥伴一起進行創業。與合作夥伴一起進行創業需要注意的事項是:責、權、利一定要分清楚,最好形成書麵文字,有雙方簽字,有見證人,以免到時候空口無憑,更不能等到賺錢了再說。我們看到無數合作創業的夥伴,在公司沒有贏利之前,雙方都能夠和諧相處、和和氣氣,一旦公司賺了錢,矛盾便開始出現,有時一發而不可收拾。這就是大多數合夥企業開始熱熱鬧鬧,中間打打鬧鬧,最後一敗塗地的原因。
措施四:找準好的項目
郭先生在上海的一家台資企業工作,妻子在一家大型電器公司當推銷員。郭先生手頭有一定積蓄,又不願放在銀行裏吃息,因為銀行利息太低。於是,他瞅準時機,在上海吳淞碼頭開了一家拉麵館,後來連開了四家。現在這四家拉麵館每月能為他帶來二萬多元的收入,遠超過其打工的薪水。郭先生說,其實很簡單,他看準了地方,出錢盤下店麵,請了幾個人來開店,設了一個店長,工資要高些,其他人按市場行情走,每月幾百元外帶吃住。他隻要每個星期到店裏走一趟,盤盤賬。類似這樣的項目,非常適合想創業的上班族。關鍵是你要開動腦筋,時刻留心,四處留心。另外,就是該下手時就下手,不能猶猶豫豫。
措施五:做一個好的產品代理也不錯
現在翻開報紙、雜誌,到處是尋找產品代理的廣告。有些人對此類廣告抱著本能的排斥心理,以為都是騙子,其實並非如此。這裏同樣隱藏著一座座金山,關鍵是你要有眼光。選擇產品代理,最重要的是看清代理產品的發展前景。成熟的產品是不需要滿世界打廣告來尋找代理的,不打廣告也會有許多代理人找上門來。打廣告招代理的產品,一般都是尚處於市場拓展階段的新產品,因而如何判明產品的市場前景,也就是產品之於代理商的“錢”景,是一門學問。
這裏有幾條原則可供參考:
其一,就是盡量不做大公司和成熟產品的代理,因為這類產品一般市場穩定,但利潤空間小,條件苛刻,非實力雄厚者不能承受,上班族更難以問津。
其二,選擇產品,必須是真材實料的,必須是正規企業生產的,最好經相關部門認證的有合法手續的產品。其中是否存在市場,可由其產品的功能和廣告支持力度來判斷。
其三,產品的獨特性與進入門檻要高。有些產品很好,但太容易仿造,結果市場一打開,跟風者一哄而上,市場很快又垮掉,這時候最吃苦的除了廠家,就是代理商,這樣的例子我們見過很多。產品的獨特性如何,是否容易仿造,可以根據產品原材料的來源是否珍稀、獨有,產品的技術含量等等來判斷。
其四,最好直接與生產廠家接觸,而不要做二手甚至三手的代理商,除非生產廠家有特殊要求。如果打算做二手、三手代理商,那麼,一要考慮上級代理商留給你的利潤空間是否足夠,二要考慮上級代理商的人品與信譽,三要考慮上級代理商與生產廠家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