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創業者而言,要想在某一行業創業成功,一定要對某一行業愈熟愈好,不要光憑想象、衝勁、理念做事。若真想立誌投身於某一項事業,不妨辭去本職工作,在該行業做個一年半載,摸清摸熟行業內情再開業也不遲。雖然這比較費時間,但總比開業後花錢買教訓好。
不要急於求成
很多人創業前想得非常好,總想快速收本,快速掙大錢,眼睛總瞄著那些迅速致富的“暴利”行業。結果不科學地上了一些所謂“快速賺錢”的項目,輕者賠自己的錢,中者還要負債累累,重者鬧不好還要惹上官司。
現在各種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上隨處可見低投入、低學曆、年賺幾十萬或者上百萬的項目。這樣的廣告對於一個初想創業的人來講,的確很誘人,但對於一個老練的生意人來說,看到更多的是不可能。試想,世上有100%沒有風險、100%能賺錢的生意麼?即使沒有人禍,有時還有天災呢。天津大學一位劉教授說的一句話很對:“天上不可能掉餡餅,如果你覺得真的要掉在你頭上了,大概你要倒黴了。”這就像賭博似的,為什麼會上癮?原因很簡單,就是覺得能贏錢。賭場和一些帶有賭博性質的各種遊戲廳、電玩城、賭球能讓每個人贏錢的話,可能麼?開這種場所的,他會生錢麼?他幹這東西還是要賺錢的。那麼他賺的錢會從哪裏來,道理簡單得不得了。但是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昏了頭腦的人,不知死活地相信自己能贏錢,結果傾家蕩產。
生活中有些“創業陷阱”就如同釣魚一樣,使我身邊也有很多人上當受騙。我曾經將上述道理告訴那些要投資的,但是也沒擋住他們。原因就是他們太相信那個上了鉤的魚餌了。這起騙局使得上百萬人上當,被騙的人損失無法統計,很多人血本無歸、傾家蕩產。即使好幾年過去了,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和結果。很多人還在奔波,想挽回些損失呢。
初期創業者也不要老把眼睛盯在成熟的、熱門的行業。比如,餐飲娛樂、交通運輸、網吧、服裝店、批發等等,這些行業人滿為患,競爭激烈,行業門檻技術低,投資也不小,而且利潤空間並不像想像得那麼高,這也是近些年來,一些人熱衷於這些行業創業卻失敗率高的原因。在項目的選擇上,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資源優勢來確定項目。有些行業,即使利潤空間小,大家都不願意去做,但這個項目適合你,又能克服熱門行業的劣勢,隻要你做好做大,業務量上去實現薄利多銷,時間長了,一樣可以獲得財富。
創業和大多數事物的發展規律是一樣的,那就是創業的過程是一個時間過程、一個發展過程、一個階梯過程。而創業者自身創業能力提高和人的成長過程一樣,從小到大,從無知到有知,從有知到有能的過程。就像我們上學,從小學到大學;像有些人走入仕途,從公務員到處長、局長、市長、省長。拔苗助長隻能害了苗,違背事物發展規律勢必要付出代價,創業者切莫急於求成,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台階,這樣創業的小樹才能長成大樹,才能有所獲、有所成。
有前途的行業要仔細考察
投資創業也有個跟風的問題。一說某個行業能賺錢,這個行業似乎就成了取之不盡的聚寶盆,千軍萬馬立刻就會聚集在這個獨木橋上廝殺奪寶。誰要是不來參與這場惡戰,誰就是標準的“傻蛋”。這個行業戰場上撕殺的血跡還沒有擦幹,可能另一個據說能賺錢的戰場便又開始了殘酷的惡戰。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甚至不惜血本,不惜手段。結果是,雖然把對方打敗了,自己也傷亡慘重,所剩的本錢也不多了。
麵對這種跟風投資,創業之初的創業者一定要慎重對待,因為自己的實力畢竟有限。一旦某個行業利潤相對高,不管自己是否具備做那個行業的條件,就湧向那個行業投資,往往容易出現大把銀子投進去卻難以獲得回報的可怕後果。因此,對市場上一些有前途的行業,創業者在選擇時,千萬不可執意跟風或追漲殺跌,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進行仔細考察,最好是下點工夫,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眼光放遠一點,努力尋找那些在底部經過長期盤整、逐步放量、已有啟動跡象的“個股”。這樣,成功的把握才會大一些,生命周期才會長一些。否則,如果不經過仔細考察,盲目上馬,盲目決策,那麼看似前途無限的“朝陽產業”也會被做成“夕陽產業”。
王先生看到必勝客在南京做比薩很不錯,天天客戶爆棚。他認為,要是自己開個比薩店的話,生意也應該很不錯。於是,他立誌創業,把創業的突破口定在比薩餅上。
後來,他得知北京有家單位在做比薩餅加盟。於是,他前前後後花了15萬去北京學做比薩餅,同時拿回了這個品牌的經營使用權。不久,他在湖南路開了個比薩店。但是,不到三個月,他就改做麵條了,直接經濟損失1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