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千萬不能單純地認為:無論做什麼生意,隻要努力去做,一定會賺錢。有很多行業的生意,再努力也不賺錢。這不是沒有運氣的問題,而是由整個宏觀形勢和產業結構所決定的。
不要冒你承擔不起的風險。如果你損失10萬元,若損失得起的話,就可以繼續下去。但如果你賠不起5萬元,而一旦失敗的話,你就完蛋了。
一個雪球,放在雪地上不動,隻能是越來越小;相反,如果把它滾起來,就會越來越大。錢財亦是如此,隻有流通起來才能賺取更多的利潤,正所謂“錢財滾進門”。
“空中老鷹不如手中麻雀”。做生意賺錢也好,賠錢也好,就是不要賒賬,這是賺錢大師們的經驗之談。
創業賺錢必備的七種能力
是打工還是自行創業,相當一部分人在兩者麵前猶豫不決,創業並非適合每個人。
做生意賺錢發財是需要能力素質的,如何提高做生意賺錢發財的能力?我覺得現在市麵上絕大多數教人做生意賺錢的書以李嘉誠、劉永好、張瑞敏、柳傳誌等經商成功例子,教你如何經商之道及宏大理念:如何做非常之人、如何遠見卓識、如何高尚、如何堅毅無比、如何堅守等。但甘心做小生意的成功的人可能需要的能力與之恰好相反:生存第一、賺錢第一、機會主義等。
我想作為一個小型的開店及小公司創業朋友們,我們完全不需要看那些動不動就以寶潔、沃爾瑪、李嘉誠為案例的遙不可及的經營理念與文字。書上、網上的做生意成功的案例大多是經過粉飾的虛假案例,大多數是沒有實質性可模仿的參考價值。我覺得還是身邊的眼見為實、親身經曆的例子才有價值。
以下標準是更為務實的,特別是很多白領朋友介於是打工還是自己創業的猶豫中,對於自己是否是做生意的料還把握不準,以下標準恰好給你很好的參考。你可參照給自己打分,看自己是否是合格的生意人或具備做生意的潛力素質:
算計的能力(20分)
算計的能力是一個人做生意最基本的能力。算計能力不僅僅是計算的能力,一個計算機或數學博士往往在商場上計算不過一個沒有文化的但有經驗的生意人,這是非常正常的。
雖然算計的能力首先是對數字的敏感與心算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基本與文化素質、數學能力關聯並不是很緊密。小生意一般都是在電話與飯桌上完成,有時候合作方報出一個價來,你要能迅速判斷是否對自己有利,還價的價格又計算得比較合理、對方可以接受從而做成生意。如果你說我要考慮一下或者拿出計算器按來按去,你的生意的機會已經失去大半。
生意的本質是低買高賣,一個不會盤算自己成本的人(低買)、也不會通過算計抬高自己生意價格的(高賣),基本上做生意沒戲。
我親身經曆有幾個例子給我印象深刻:幾年前我曾經給一個剛剛起步做縣級房地產生意的小建築包工頭做房地產策劃,做市場調查時碰到一個小學沒有畢業的修車老板,他要買我們策劃地盤的十六分之一比例的商業用地,並要我們當場報價。本來從一個長方形土地切二個相連的小長方形土地,是一個連初中生都會算的簡單的數學題,但因為涉及到每條邊的價值不一樣,臨街與不臨街的土地麵積價值不一樣,十字路口的土地價值又不一樣,各種轉讓費用也要考慮、對整個房地產項目利弊因素也要考慮。
簡單計算題一下子複雜起來。我和我的合作夥伴二個大學生化了整整一天時間研究才算出報價來。我們給老板打電話請示,他沉吟一下,給出了一個最合理但最生意化的算法,就報出合理的價格,而且考慮到稅、公關成本等很多因素,而且與修車老板、我們報價大致相一致。二年後這個包工頭已經成為江西房地產億萬富翁,那個修車的也成為江西某縣最大汽車修配廠的千萬級老板。
所以我們有時不得不服氣:老板就是老板,打工的就是打工的,即使你做到跨國企業的總裁,由於你是打工的,你的算計能力可能不如一個擺攤的小販。
最近網上流行的那個MBA思考模式的上海的士司機,其成功核心的精髓就是算計能力:算計時間成本、算計等候機會成本、算計汽油成本、算計不同人群等。
一個不會算計、不願算計、不能算計的人,比如你打牌不願記牌、算牌,我還是勸你不要去創業做生意好了。
鑽營的能力(20分)
鑽營的能力可能比算計的能力更能讓一個人做生意賺錢,甚至隻要一個人具備非凡的單一的鑽營能力素質,不管其他能力如何,就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