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碼標價樹口碑
開店之前,陳先生對寧波普洱茶市場做了調查,他發現,有些店鋪出售的茶餅不明碼標價,而是看人下菜,對不同人采取不同價格。而陳先生卻給每一種茶葉都標上了實價。“我標價綜合考慮了茶葉品質、區域特點、市場熱度等因素。我的茶葉幾乎都是按標價賣出的,很少打折,但沒有一個顧客對我這種做法有意見,反而回頭客很多。”陳先生認為他的這一做法很成功,現在每天都有十幾個顧客買茶葉,日銷售額達到了2000元。
不僅如此,陳先生還把他的紫砂壺也作了同樣的標價。曾經有這樣一個顧客,他每年都要在別的地方買兩三萬元的茶具,但這些茶具價格水分很大,一把6000多元買回的紫砂壺,經鑒定實際隻值3000元左右。“我的壺不僅標出實際價格,還標出作者姓名及其獲得過的榮譽。”一個偶然機會,這位茶具收藏者來到了陳宜軒,一番交談之後,他決定定點在這裏購買茶葉茶具。後來,他還介紹朋友帶紫砂藏品來鑒定或者一起交流收藏心得。
購茶訣竅:一看二聞三品
“雖說普洱茶隻是普通消費品,但掌握一定知識,對買到好茶還是有幫助的。”基於這樣的理解,陳先生做生意時並不把時間放在推銷上,而是熱衷於與顧客交流品茶經驗。喝普洱茶10多年,陳先生總結出了一套買普洱茶的訣竅,每來一位顧客,他都會把這套訣竅如實相告。
首先是“看”。一看葉子的形狀,條索清晰整齊的是好茶,好茶泡出來的茶水不管顏色多麼深都是透明的,反過來,原料不好的茶葉條索不清晰,都是粘在一起的,這說明其發酵工藝不好。葉底也是檢查茶葉好壞的途徑,好茶的葉底應該幹淨且呈紅褐色。
其次是“聞”。好的普洱茶聞起來應該有自然發酵的香味,但隨著時間推移,味道會越來越淡,越是新茶發酵味道就越明顯,好的茶葉不能有任何發黴等刺鼻性味道。
再次是“品”。普洱茶泡好後,正常的有清香味道,口感是醇而滑,喝完之後,口腔感覺幹淨清爽,但差的普洱茶喝完之後,會有刺喉的感覺,口感也不幹淨,更甚的還有藥味、黴味等怪味。
“小六湯包”的賺錢之道
“小六湯包”創建於1995年,於1998年注冊成立西安小六湯包餐飲有限責任公司,下轄西安十六家連鎖店、一個配送中心,分公司遍布鹹陽、寶雞、深圳等地。經營品種以各色湯包為主,輔之黃桂粥、各種特色涼熱菜、蒸碗等共八大類一百多個品種。2002年“小六湯包”被陝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陝西省著名商標”。
1991年,19歲的張安新來到西安一家回民湯包店打工,在廚房工作。這是一家回民私人開設的小吃店,地方不大,但賓客滿座。他想:這小小的湯包老少皆宜,南北方人都能接受,這種陝西風味小吃應該從作坊式的小店走出去,向全國推廣。有了這個想法後,他在工作中處處留心,掌握了傳統的湯包工藝方法。之後他經過反複的嚐試,覺得湯包可以有更多的變化,於是自己試驗了海鮮、雞肉、蝦肉、鴨肉餡的湯包,為了使湯包更有營養更美味,他還試著在肉湯中加入中藥材來調和油膩的感覺。
在舅舅的支持下,他考察了地段,1995年在韓森寨開了一個試驗的小店。沒有想到,這個小店使他挖到了第一桶金。
來店光臨的人吃了之後,都讚不絕口,湯包店逐漸遠近聞名。有了人氣,他覺得需要一個響亮的名字來為他的湯包店命名,他在家排行第六,就叫“小六湯包”吧。1995年9月26日,“小六湯包”的招牌掛在了西安當時最繁華的地段文藝路上。自此,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