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的丈人,車騎將軍董承受獻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也就是漢獻帝在衣帶裏麵藏了一份密詔給董承,要他把我幹掉。那麼董承就找了一些誌同道合的人一起來搞這個宮廷政變,其中就找到了劉備,找到劉備以後,董承和劉備歃血會盟,就是弄一杯酒,然後把血擱進去,喝血酒,然後“立券書名”,寫了一個叫做“義狀”,大家都來簽名,我們一定要保衛皇上、消滅曹賊,大家簽名:車騎將軍董承、左將軍劉備。這個事兒幹完了以後,劉備就跟董承說,這個事情是很機密的,我們要小心一點,不要引起我的懷疑,於是劉備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就開始種菜。
“車騎將軍董承受獻帝衣帶中秘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
就是劉備開始的時候沒攙和這件事。
“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於是劉備怎麼樣呢?
“遂與承等同謀。”
那時袁術還沒死,我讓劉備帶兵去攔截袁術以後,程昱和郭嘉得到消息,馬上去找我,然後程昱說了一句話,程昱說什麼呢,
“公前日不圖備,昱等誠不及也,今借之以兵,必有異心。”
“借之以兵,必有異心”。這句話怎麼理解?就是劉備不但主動地要求出去截攔袁術——因為當時袁術準備和袁紹會合,而且還向我借了兵,我還借了軍隊給他,程昱說這就是劉備有異心的證據。我聽了以後後悔,派人再去追,追不回來了。然後劉備一到徐州就把徐州刺史車胄殺了,自己占了徐州,當然他運氣出奇地好,碰巧這個時候袁術又死了。
劉備這樣做的根本原因在於他是一個英雄,既然是英雄,他就不會心甘情願地寄人籬下,他遲早要走。
袁術就曾經非常蔑視地說,“術生年以來,不知有劉備”,就是我袁術活了一輩子沒聽說過什麼劉備的。還有個事情可以證明劉備沒有名,就是劉備當平原相的時候,孔榮當北海相,孔融被黃巾軍包圍了,沒有辦法,派太史慈突圍出來找劉備,請劉備去救援。太史慈找到劉備,劉備的反應是什麼?《後漢書》的記載是:
“驚曰:孔北海乃複知天下有劉備耶?”
他是沒有名氣的但是我卻沒有小看他,當時程昱他們建議我殺掉劉備的時候我的回答是這樣的,說:
“方今收天下英雄之時,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現在正是收買人心的時候,劉備他又孫子裝得很好是吧,你找不到他什麼過錯,大家又認為他是個英雄,你把他殺了,你失天下人之心,這個不行。那麼第三種可能,是我個人認為可能性最大的一種,就是我雖然看出了劉備有英雄之誌、英雄之氣、英雄之魂、英雄之義,是個英雄,但沒有用武之地,沒有地盤,沒有軍隊,沒有自己的軍事集團,而一個沒有用武之地的英雄可以不算是英雄,可以不必太防範,可以等他將來像模像樣是個英雄的時候再收拾不遲。
建安十二年,發生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這一年的七月,我重要的謀士郭嘉因病去世。第二件事情,就是也在這一年,諸葛亮走出了隆中,來到了劉備的身邊。力量的變化無非是此長彼消,或者是此消彼長。諸葛亮來到劉備的身邊,是劉備“長”,同時意味著我“消”;郭嘉去世,那麼意味著我“消”,同時意味著劉備“長”,就是諸葛亮出山和郭嘉去世這兩件事情都是劉備賺了、我虧了。
郭嘉對於我來說極為重要,我的事跡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是郭嘉來到我身邊以後,直到去世,我基本上是一路凱歌,成功地平定和統一了中國的北部,一直到郭嘉參與的最後一次戰爭,就是我遠征烏丸,大獲全勝,徹底消滅了袁紹家族的力量。那麼這個時候我誌得意滿,率兵南下,打荊州,打劉表,也很順利。一直最後我打到江陵,又接管了劉表在江陵的艦船順江而東來到赤壁,結果怎麼樣?遭到迎頭痛擊,我是碰了釘子了,船燒了,人撤了,這個時候我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說: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郭嘉這個謀士很特別,郭嘉特別在什麼地方呢?特別在他是一個軍事天才,郭嘉的特點是神機妙算、當機立斷、出奇製勝、隨機應變、料事如神、敢出險招。這個我們可以舉郭嘉參與的最後一次戰爭為例,郭嘉參與的最後一次戰爭就是征烏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