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名人,也有能人,名人和能人它不是一個概念,有名的他不一定有能耐,有很多人有能耐他可能不一定有名聲,他可能默默無聞。那麼你在招攬人才的時候就有一個選項,你是要名人呢,你還是要能人呢?我的政策是什麼呢?名至實歸,更重實際。這個話怎麼講?我他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有很多很多的人來幫助他。而且相比較而言,我的條件是比較差的,政治資本是不如他的對手的,比如袁紹,他有一個龐大的家族作為支持,比方說孫權,他有父兄留下一片現成的基業,比方說劉備,當然也沒有什麼本錢,但是他自己弄出一個來,劉皇叔,他至少有一張可以騙人的名片,我有什麼呢?一說起來,太監的孫子。我們知道在東漢這個時代它是很重名的,因為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漢代便以名教治天下,我們讀孔子的書知道,孔子的學生問孔子說,先生如果做了官,第一件要做的是什麼事?孔子說,必也正名乎。所以在這樣一個時代名是很重要的,我明白這一點,所以我希望爭取當時的豪門世族、社會賢達、社會名流這樣一些人能夠來支持我。
所以我不是不要名人,而且是很歡迎名人,但是我心裏很清楚,這些名人不一定能夠幫忙。我的態度很簡單,你來幫忙固然好,幫腔也不錯,幫凶也可以,實在不行,幫閑也行,幫閑我也要;我也不指望你們這些人能夠實實在在地給我做什麼事,我也不指望你們這些人真心誠意地擁護我,隻要你們能夠來,你們來給我裝點門麵,你們不公開跟我作對,就可以了。我是不迷信名人的,我也是不重虛名的,我的名言就是“不得務虛名而處實禍”,就是我更看重的是實在的內容,我是很務實。
我的婚姻都是很符合我的要求的,我的第一任夫人,就是曾經的丁夫人,丁夫人和我離異以後,我就讓我的妾卞氏做了夫人,那就是卞夫人,卞夫人出身是不好的,出身倡家。倡就是倡伎,那是單人旁的,倡伎兩個字都是單人旁的,這個倡伎在那個時候主要是獻藝,一般情況下是藝妓,賣藝不賣身的,但是這個賣藝和賣身之間在當時也沒有什麼嚴格的這個界限,所以這個單人旁的倡伎很容易轉換為女子旁的那個娼妓。那麼這樣的一個出身在當時不但是卑微,而且是卑賤,按照一個講究門第出身的這麼一個規矩,那是不能夠做夫人的。我不管,因為卞氏非常的好,出身雖差,人品極好,做人非常地低調,她也給我生了好兒子,曹丕是她生的,曹植也是她生的,後來曹丕被立為太子,卞夫人手下的人開玩笑說夫人啊,你看大公子都做太子了,你得請客啊,開玩笑了,卞夫人說什麼呢?唉,我沒有把孩子教壞,就不錯了,我已經很心滿意足了,我哪裏還敢居什麼功勞啊!我外出打仗的時候總是會繳獲一些珠寶、珍寶、古玩、首飾這樣一些東西,他帶回家以後我會把這些東西先交給卞夫人去挑選,因為她是夫人,正妻嘛,每次卞夫人都挑一個中等水平的,首飾、珠寶這類。我就奇怪,就問她,說我經過觀察發現,你每次不挑最好的,也不挑最差的,你都挑個中等的,什麼原因呢?卞夫人說,挑最好的會被人說貪婪,挑最差的會被說虛偽,所以我挑中等的。這是非常可愛的一種說法,所以我很欣賞她喜歡她。
當一個人才他的德和才不能兼備的時候,哪個是熊掌、哪個是魚?我們應該選哪個?傳統的說法呢,首先我們要德才兼備,這個話沒錯,但是不能兼備呢?傳統的做法是先德後才,但是我這個時候相反,我三次下達求賢令,公開提出一個口號,叫做“唯才是舉”。“唯才是舉”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當德和才一旦發生衝突和矛盾的時候,首先取的是才,而不是德。那麼這個說法是很容易引起誤解的,所以我們要略加說明,我為什麼要提出“唯才是舉”這樣一個口號,而不沿用傳統的德才兼備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是非常時期,而我又是在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就不能按常規的這種取才的辦法來做。所以我有一個說法,叫做“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這什麼意思呢?天下太平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道德標準放在前麵,慢慢地去尋找那些德才兼備的人,但是現在是一個有事的時候,是一個天下不安定的時候,是一個急需人才的時候,這個時候要獎賞的是功能,功就是功勞,能就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