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中國家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10)(2 / 3)

①質量道德。它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概括地說,質量道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部門、服務部門在具體經濟行為或行政行為過程中實際形成的與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工作質量等相關的道德要求。目前我國的產品質量現狀令人擔憂,我國的服務質量也存在相當嚴重的問題。嚴重的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問題,阻礙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敗壞了社會風氣。為此,必須下大力氣提高質量道德。首先,質量道德的主體是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應該從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入手,培養合乎質量道德要求的行為習慣,提高他們對工作、產品、服務認真負責的敬業態度。其次,質量問題不僅僅是生產者、經營者的事情,更是質量監督部門及全體消費者的事情,因此必須在全社會進行廣泛、持久的權利義務和質量道德意識教育,隻有建立在全民自覺而不是自發基礎上的質量道德才是真正的質量道德。

②競爭道德。它要求參加競爭的所有企業和個人的經濟行為必須合乎國家的法律。競爭道德需要相應的法律作為保障,以法律的強製性、權威性維護正當的競爭秩序。

③經營管理道德。是指經營主體在經營活動中應該履行的道德原則和規範。包括經營管理、經營決策、商業營銷、商品宣傳、廣告、商品儲存等領域的道德問題,也包括生產和流通領域中其他專業經營人員的職業道德規範問題。市場經濟中的經營道德本質上是由經營者所具有的特性及其倫理價值導向決定的。這就要求企業及各類經營者做到:

a經營具有整合性。經營道德要求企業的領導者、管理人員、經營決策人員直到全體職工的企業行為都必須從全局出發,顧全大局,服從和服務於大局。

b經營具有預見性。經營道德強調,凡是為適應市場經濟環境所確定的經營目標及其經營方案,都應從長遠觀點考慮,調整好目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係。

c經營具有獨特性。企業經營的好壞,直接關係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的生死存亡問題。不同的企業所處的內外環境不同,各具優勢、劣勢,在實際經營活動中就應因勢而行,不能照搬別人成功的經營方式,堅持創新,敢為天下先,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發揮首創精神,創出特色。

d經營具有導向性。企業經營的總體規劃、長遠目標、發展方向以及所采取的經營方針、基本舉措等都是具有綱領性質的,它需要通過展開、分解和落實過程才能得以實現。所以,經營道德要求企業全體職工應該同心同德,為實現企業經營綱領盡心盡責,忠於職守,發揚團結奮鬥的敬業精神。

12.要完善政府對配套製度的供給

隨著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家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企業對製度性公共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同時,政府職能轉變和政府改革緩慢,對製度性公共產品的供給現狀同民營經濟發展新階段的需求不相適應。因此,作為製度產品供給的主體——政府,應該樹立服務型政府的理念,完善製度供給,維護和促進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培育和形成產權保護的製度體係和環境。在現代市場製度體係中,對市場主體產權的製度安排處於核心地位。在市場主體財產權得不到平等、有效保護的情況下,維係市場公平交易的契約關係和信用基礎必然遭到破壞,市場上的權利交易也就不再平等,本來通過市場交易可以實現的權利合理配置也無法實現。我國家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障礙以及自身存在缺陷,從根本上說,源於產權製度的不合理。建立並不斷完善產權保護的法製環境,是家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製度環境。因此,政府可以在如下方麵進行努力:明確各產權主體平等的法律地位;進一步完善和細化產權保護的法律體係,如企業兼並、重組中出現股權糾紛時侵權的認定、賠償等;清理有關法律法規,盡快形成具有國際共同特征和中國特色的民法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