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中國家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9)(2 / 2)

(3)堅持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與企業經濟利益相結合。家族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與家族企業的成長相互促進,切不可為文化而文化。因為建設家族企業文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家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效益的提高反過來也會促進良好的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要塑造和諧向上的現代企業文化。企業文化能夠形成企業核心力,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定的思維框架和評價參照係,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機製,促進和製約企業管理活動的發展,保證企業經營發展的一致性和延續性。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營造良好的組織和人際關係氛圍,潛移默化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勵員工自覺地追求自我完善,並有助於塑造企業形象,是企業得以長盛不衰的重要保障。家族企業文化重構的實質是拋棄傳統家族倫理中非理性的血緣、親緣觀念,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業緣、事緣理念。在家族企業中應有意識地強化“自己人”與“外人”的協作能力與在職位、薪金上的競爭性,不吝嗇對“外人”的升職加薪與其他激勵,這有利於淡化家族企業的管理弊端,增強企業的合力與活力,使家族企業形成開放、兼容並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同時,注意營造信任氛圍,增強家族企業的凝聚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要培養有競爭力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精髓和內涵,也是樹立品牌優勢的資本。任何一個想成功的企業,都必須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的必要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市場競爭中依靠文化力來帶動生產力,從而提高競爭力。如海爾的創造是企業文化的創造,海爾的擴張是企業文化的擴張。在經濟快速增長的今天,家族企業麵臨著各種內外的複雜環境,既有技術環境、人力資源環境、金融環境、投資環境、市場需求環境等客觀環境,也有政策、法製、社會評價、公平競爭、社會信譽等軟環境。我們深知如果缺乏有競爭力的企業文化作為支撐,企業就很可能失去可持續發展的後勁。尤其是作為家族企業,更要重視培育有競爭力的企業文化,充分發揮其在市場競爭中的作用。因此,家族企業必須時刻認清自己,找到自己文化的優勢和劣勢,明確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理念體係,並且通過不斷地宣導、不斷地強化,建立起自己企業的優秀文化,這樣就能在企業內部保持較高的整合度,對外有較強的適應性,使企業文化成為孕育企業創新的源泉,形成強大的企業文化競爭力。

第四,要建設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價值觀,在提煉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時必須注意從企業的實際出發。目前,很多人對家族企業的企業文化都有個片麵的認識,他們認為家族企業的企業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或者少數高層的文化,老板的價值觀就是企業的價值觀。實際上,每個家族企業的成長與發展都會經曆風風雨雨,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積累並形成的理念和行為方式就是企業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也最能適應企業的實際。我們可以借鑒別的企業先進的理念,但千萬不能照搬照抄,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否則就會產生不好的效果。此外,在企業核心價值觀提煉和形成的過程中,必須要讓廣大員工和管理者共同參與進來,隻有能夠被廣大員工和管理者接受和認同的價值觀才會有生命力。價值觀必須體現企業發展要求和發展方向,而不是強行地在員工中推行老板的價值觀或少數高層的價值觀,企業的價值觀也不是老板的價值觀或少數人的價值觀所能取代的。

10.要健全社會中介服務體係

健全家族企業的社會中介服務體係,是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雖然目前各地在社會中介服務方麵有所改善,但總的來看,力度還不夠,許多方麵還有待健全和完善。

(1)完善法律法規,為社會中介組織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我國目前沒有統一的關於中介機構的法律法規,因此,形成現有的政府管理部門過多、政出多門的局麵。應當在製定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強化政府在引導、規劃、協調和扶植等方麵的作用。政府應轉變職能,在政策製定、宏觀管理等方麵加大力度,依法行政、規範管理、強化監督、立足服務,為中介機構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這方麵的法律法規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一是明確規定該類市場中介組織的執業條件、執業標準和執業許可範圍,全麵實行中介組織和從業人員資格認證製度;二是保護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服務的市場中介組織的合法權益,規範市場秩序,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三是明確社會中介機構的行為規範,以促進其開展誠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