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敖浩仔細的看過了,盡管沒有縫紉機,完全是手工縫製,但卻針腳齊整,均勻細密,比用縫紉機縫製的還要好,隻是沒有鎖邊,以後極有可能容易開線。
“呀,這就是四郎設計的衣裳嗎?太好看了,蔡三穿上好像年輕了十幾歲。”三姐換號了衣裳出來,本來還有點害羞的,畢竟要讓大夥看新衣,多少會有點不好意思,可出來看到蔡三這一身,立馬忘了剛剛的扭捏,雙眼放光,驚訝道。
這話讓蔡三暗喜不已,可反過來一想,又一臉便秘的樣子,自己有那麼老麼,還沒到三十,再年輕十幾歲那不是才十幾歲,就算穿上這身衣服,再怎麼看也不會像十幾歲的人啊,那麼三姑娘原本以為自己到底是多大?四十還是。。。
這不能怪三姐,古代人清朝以前是不怎麼刮胡子的,男人的胡子也是身體的一部分,正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損毀,而且也是一種性別特征,所以除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剃須、熏香、敷粉,其他時期的古人基本都會養起來,但卻會適當的修剪梳理,看著自然會顯得年紀大一些。
三姐穿上新衣的樣子把大夥的目光吸引了過來,誠然“人靠衣裝馬靠鞍”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三姐長得也很漂亮可愛,可以前還是一身尋常的衣裳,顯現不出來,現在卻顯露了。
丫鬟們的手藝不錯,為了配合衣裳,還給三姐重新梳了發髻,臉上也打理了一下,畫了眉毛,點了媚子,抹了胭脂,原本被曬得略顯有些黑的臉蛋變得粉嫩起來,怎麼看怎麼像是大戶人家的千金。
“這才是三姐應該有的樣子,穿上這身衣裳,實在是太好看了,回去以後肯定會讓二姐認不出來的。”敖浩讚美道。
其餘人也都隨著陳讚起來。
“真的嗎?”聽到大家的讚美,三姐別提有多開心了,拎著裙子美美的轉了兩圈。
過了一會,下人來報,可以去捉喜子了。
“喜子”這對於敖浩來說是個新名詞,完全不知道是什麼,但他沒有再問,反正一會就能知道了。
跟隨著下人,眾人來到府裏一處偏僻的地方,這裏是閑置的後廂房,早有不少的丫鬟提前在房前等待,一個個交頭接耳,興奮不已的樣子,看到眾人過來才安靜下來。
一個上了年紀的女子,宣布可以開始了,丫鬟們人手拿著一個小木盒,開始魚貫的進入幾間舊房。
三姐雖然顧及新衣裳,但還是拿了一個木盒,也進去捉喜子,敖浩緊隨其後。
進來才明白,所謂的“喜子”,就是蜘蛛,隻見丫鬟們一個個在那大展身手,爬高跳低,上竄下跳,有用竹竿子去捅的,有疊羅漢一樣兩人合作的,還有爬窗戶的,也有一些平時害怕蟲子的丫鬟,在那裏一邊尖叫著,一邊急的茫茫亂亂追跑的,都賣力得很。
這種舊房子,最是招蜘蛛,所以“喜子”不少,很快就有人完成了任務,三姐也想早點抓到屬於自己的喜子,但又不想像丫鬟們那樣辛苦,尤其是不想將新衣裳弄髒了,小手一指牆角頂上的一個大蜘蛛網,對敖浩說:“我要那隻,你要幫我捉。”
蜘蛛網大,蜘蛛也就大,似乎比看到的其他蜘蛛都要大上不少,穩穩的趴在蛛網的中間,敖浩目測了一下,大概離地不到三米,自己完全可以不借助其他東西,跳上去拿下來。
不過敖浩沒有這麼做,而是問三姐:“三姐你確定要這隻?我看其他人好像都不想要這隻的樣子。”
敖浩之所以這麼問,是出於直覺,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這麼多人在抓喜子,不可能沒看到這隻大蜘蛛,為何卻沒人來抓,值得思考。
聞言,三姐也左右看了看,確實沒有人對這隻喜子感興趣,不由的左右為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