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蔡三說的極為熱鬧將會是市場上買賣乞巧節的相關物品會很多,可實際的情況卻不是這樣,要說乞巧節要準備的物品實在不多,而且也和敖浩他們的牙膏牙刷沒有半點關係,都是些針線瓜果之類的。
這讓敖浩大失所望,原本打算乘此機會大賣的心思也淡了,想想也是,這時候的七夕與後世不同,後世各種節日那就是各大商家大打節日牌,招攬吸引客戶的方式,而且與節日相關的物品也極為豐富,現在的節日還很簡樸,也沒有多少的功利,隻是表達人們美好願望而已。
當然了乞巧節的習俗由來不久,魏晉南北朝才確立,官方還有專門的活動,可惜這裏不是長安,而是洪州,對於乞巧節也相對的沒有那麼熱鬧,初唐時也沒有那麼重視,這要是到了盛唐,這個節日比之元宵節也不遑多讓了。
市場上的人確實多了不少,尤其是女子明顯比前幾日多了起來,三三兩兩的結伴前來,敖浩的小攤上也有很多女子關顧,不止是因為族人賣力的吆喝,更因為今天小攤多了幾個清秀的娃子,三個皇子一溜的跟在敖浩和三姐身旁,這麼一組娃娃要多養眼有多養眼,也難怪那些小娘子會多看幾眼。
“不知道明天晚上會是誰得巧,到時候可是會有主母獎賞的。”女子們一邊挑選著牙刷也不忘了相互聊著天。
“姐妹裏就數你手最巧,平時可沒少被娘子掛在嘴邊,不過明天可不見得又是你拔得頭籌。”另一個挎著小竹籃的女子道,也不知是誰家的丫鬟。
“嘻嘻,妹妹可不管其他,隻盼明天能得織女娘娘傳授一二,也省了老被主母責罵就好,巧姐你的的手這麼巧是不是就是因為去年得巧了?”年齡更小的丫頭興奮的問第一個女子道。
小攤上人來人往,敖浩也聽到不少類似的話語,卻聽不太明白什麼得巧不巧的,問了三姐才知道,這乞巧節顧名思義就是祈求心靈手巧的意思,織女有一雙巧手,能織出雲彩一樣的布來,所以人們向她祈禱能得到技藝的傳授,所謂得巧,那就是祈禱應驗了。
由此看來,這時候的七夕絕大部分是與愛情無關的,大部分活動參與者都是女性,敖浩就更加好奇了,到底是要怎麼樣的活動,問三姐,三姐卻不說,隻說明天一起去觀看便知道了。
沒有辦法,敖浩隻得放棄了從三姐那裏打聽的念頭,期待明天的到來。
第二天市場的人流比昨天還要多,人們喜氣洋洋的,各種丫鬟侍女在采購著物品,敖浩甚至還見到一個黑人婦女。
可白天不是乞巧節的活動時間,而是要到晚上才行,所以敖浩他們下午早早的回到了劉府。
“現在該告訴我,這乞巧節該去哪裏觀看了吧?”一回到府裏,敖浩就急忙問三姐道。
不想隨同的劉奇與劉玄意卻哈哈大笑起來:“四郎勿要著急,其實乞巧節在府裏就可以觀看了,每年的乞巧節府裏都會有安排,四郎隻需一旁觀看便可。”
經過他這麼一說,敖浩才發覺府裏的丫鬟侍女們今天特別忙碌,大概是燈下黑的原因,他之前竟然沒有注意到。
“難得有四郎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才故意等到現在說,實在是想看到四郎著急的模樣。”劉玄意笑道。
這都什麼跟什麼,難道我急了麼,哪隻眼睛看見我急了,我不過好奇而已,敖浩腹誹著,不過也沒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