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太太的喪事辦得不算隆重,主要是快要收麥子了,大家隻是來送點祭品,就忙著回去準備收麥子了。
劉家也沒有停靈到三七,趁著還有人幫忙的空閑,早早的安葬劉老太太。對於老太太不安葬在祖墳裏,大家議論紛紛,畢竟那些日子劉家咋咋呼呼的吵著叫著,鄰裏之間就聽到一些。
劉乾坤的腳還是麻的厲害,走路還是一點一點的,有可能留下了病根。對於他的長子騾子不在家,推說跟著姥娘到了上京了。
族裏的長輩不由的說“孩子是嫡重孫,怎麼能不送老人家一程?”
一些知道了內情的媳婦婆子卻小聲的笑話著“要是來送啊,估計老太太能氣著挺屍了。”
劉乾坤推說家裏事實在多,有親戚照顧著,放心。
家裏即辦著喪事,又有人來給兩個女娃子送尺頭,雞蛋。劉家真是冰火兩重天。
對於劉家的這些個破事啊,孫家早有耳聞,孫大哥和孫二哥二人聽了,相互對了個眼神是,開心笑了好久。
孫老三和孫小四也聽了,趕緊回家告訴哥哥和父母。
孫大伯和老伴聽了,坐在客堂裏歎息著。他們心裏真是,既慶幸嫚子沒進劉家門,又可憐劉老太太。
孫大娘對孩子們說“知道了也別到處去說,不要幸災樂禍。我們孫家門風可是要正。還有,回去囑咐一下媳婦們。”
“是啊,那裏有什麼功夫說道這個,準備收麥子了。今年的活計可要安排好,不能因為下雨爛了麥子。”
四個兒子笑著答應了。
孫徐氏是長媳,想的多些,不由的說道“我們家嫁出去小妹,娶進來兩個弟妹,也沒覺得人多了,活計不好分派啊。”
孫大哥說道“今年還是在一起收糧食,爹娘說了,要是大家合不來,就自己幹,或者找兄弟們合夥。”
“哎,還是小妹在家時好。孩子交給她我放心。看明天爹娘安排啦。”
第二日裏,孫家人齊聚在老屋的客堂,孫大伯開始分工麥收的活計。
四個兒子依舊帶著麥客在地裏給麥子,孫大伯套牛車往後麥場運麥子。孫大娘領著大兒媳,三兒媳在麥場曬麥子,二媳婦有了身孕在家看孩子,給四媳婦打下手做飯。
活計安排好了,孫大伯問道“活兒分派完了,誰覺自己更拿手什麼也可提出來換一換。”
這樣安排是老兩口子合計好了的,所以也就沒人出聲。
“那就這------”孫大伯的話兒還沒出口。
“爹,我想和四弟妹換換。我在家做飯就拿手呢。”孫王氏說道。
孫老三扯了她一下衣襟,她也不為所動,還說道“家裏人都說我做的飯口味香,我覺得我幹這個能幹好。”
“好啊,三嫂我們換吧!成天在家憋著,我早就想到麥場去玩了。”孫李氏開心的說。
孫小四看著她笑著說“那是去幹活,不是玩呢。還沒長大啊。”
孫大娘看了一眼三兒媳,想了想才說“既然你自告奮勇,小四家的也願意換。那麼就換吧。”
聽了她的話兒,孫李氏就是跑到大嫂那裏嘰嘰喳喳的說話兒。
兄弟幾個也開始磨鐮刀,大堂裏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這是門口傳來喊聲“孫成亮,孫大秀才在嗎?”
“哎呦,誰啊?”孫成亮趕緊大聲回話呢。
打開門一看是個趕著馬車的人,趕緊上前說道“我就是孫成亮,您這是?”
趕馬車的人也沒下車,就在車上遞給他一封信還有兩籮筐東西,囑咐道“三日後我還從唐蓮鎮經過,要是需要帶信,或者捎東西,請秀才爺早早收拾好了。”
孫成亮一看筆跡,就知道是小妹的,心裏高興著呢,不由得掏出五角銀子打賞車夫。
車夫高興的趕著車走了。
孫家兄弟都出來了,不由得問“誰的信啊?”
“這兩筐子什麼東西啊?”
“是小妹來信了呢。我們進屋看去。”
孫大娘聽了是閨女的信,連聲說,快念快念。
孫成亮這次打開心朗朗的念出來。
信中說了很是想念父母,兄嫂,侄子。又說了路上去登過東壽山,遊過南湖,吃過甜藕粉,喝過汾酒釀。見過一些農戶往地裏種番薯,說一畝地能出千斤,所以就要了種子回來。至於種法也寫的很清楚啊。
大家打開一個沉的框子,隻見裏麵一些大大小小的番薯,有紅有白。兩一個框子比較輕,裏麵的東西也雜七雜八的。
送與孫大娘與老伴的是南湖甜藕粉和一支十年上的小人參,送與幾個哥嫂的是一樣的上好的宣紙和大紅綢布,再有幾個孩子各得泥人,泥老虎,竹哨等等小玩意。倒是孫鬆柏另有一塊徽墨。
“哎,出趟門子還想著我們,嫚子真是的。”孫大娘想起閨女的好就想掉眼淚。
孫大哥趕緊說道“娘啊,妹妹還說了經常往家裏捎信。您有什麼捎帶的或者要說的話兒也能捎帶去。”
“真的?”
孫大娘趕緊想著捎帶什麼給閨女。
孫大伯說話了“趕緊去拜訪一下嶽父,收麥子的時候端午就不回門了。”
幾個媳婦雀躍的都回家收拾東西回門。
第二日麥收開始了。一早大家都忙活開來。
孫梁氏的身子有七個月了,挺著個肚子坐在屋簷下,哄著八個月大的小胖墩三牛,擇菜。倒是大牛帶著二牛和大羊讀書呢。
“二嫂,我們中午吃什麼啊?娘昨晚都沒有發麵。這怎麼做啊?肉都沒有切。”
孫王氏站在廚房裏不知道怎麼下手。
“三弟妹平時在家怎麼做就怎麼做。咱家的男人不挑食。不過,你可要多做點,這下地幹活累,都能多吃。”
聽了二妯娌的話,孫王氏有些懊惱,看來做飯的活兒也不好幹。在家裏的時候,她一般就在屋裏繡花,飯菜是二妹做的。她也就是搭把手,倒是能做熟了飯。
嫁進孫家,她也孫老三也自己開火了,那是兩個人飯好做,這一大家子的飯可是量多啊。
“二嫂你燒火做米飯吧。我炒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