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偷襲浜名城 下(1 / 2)

明亮的啟明星出現在東方,全身濕漉漉的足輕們來到浜名城下,他們剛剛從豬鼻瀨戶那裏涉水過來,所過之處留下一路的泥水印跡。

浜名城所在的小半島是那種最常見的丘陵地形,自北向南蜿蜒而來,內高外低,仿佛是一隻巨大的蜈蚣.

一座土木結構的小城砦就座落在這條蜈蚣中間位置的西側,西、北兩麵城牆對著湖水,這就是浜名城.

行軍的腳步聲已經驚動了城頭的守衛,隨著一聲恐慌的大喊,響亮的鑼聲當當地響起來,夾雜著人的喊叫,城裏的守軍們匆匆起身,提起弓箭和竹槍往城牆上爬.

杆子遠遠望著城頭那突然變大的火光,市鬆輕輕一揮手,僧兵們將那幾輛牛車拉了過來,上麵的竹楯和工具都已經卸下,裝上了不少石塊,二十幾個人連拉帶推,一路小跑著奔南牆下的堀壕而去,後麵跟著的兩隊僧兵,一隊扛著雲梯,一隊抬著竹楯。

堀壕是城防的第一關,就是在城牆前麵的山坡上,挖出一個個的深坑,中間隻有又彎又窄的一條小徑,幾乎可以說是無路可走。雲梯和竹楯這時派上了用場,僧兵們先把雲梯橫搭在堀壕之上,再把竹楯覆在上麵,就成了一條臨時的通路。

推著牛車的僧兵們半拉半抬,硬是把裝滿石塊的牛車弄到了護城河邊,若是長時期圍困的話,護城河都是慢慢用土石填平的,現在則隻能用石塊填一部分,再把兩輛牛車連起來填進去,將就著能把雲梯平放在上麵,人踩著梯子過去.

這中間要冒著城頭的箭矢和落石,隨時會腳下一滑掉下去,被削尖的木樁和竹釘刺穿.一言以概之,無非就是拿人命去填.

那三百足輕也在戶田重貞和熊穀定真的指揮之下分成兩批,一部分弓足輕對著城頭拋射,其餘的則舉著竹楯,來到用牛車填起的護城河邊,用鴨嘴鋤和鐵鍁鍁挖土填塞空隙,將通道擴大。

浜名重政已經得到通報,匆匆忙忙地穿好具足爬上了城頭,看到市鬆所帶的兵力不多,心中踏實了一些。

他的浜名城在遠江國算是條件不錯的領地,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緊靠著美麗的浜名湖,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湖中水產豐富,是遠江的“魚米之鄉”。

靠著這些有利條件,他聚斂了不少錢財,養著一大群武士,動員能力也是附近領主中數得著的。可因為他聽了朝比奈真次的唆使,傻乎乎的和市鬆為敵,讓他的實力在前兩次的作戰中損失了一大半。

第一次是派兵偷襲正願寺,搭上了弟弟的性命,死傷了不少足輕,讓領民們怨聲載道;第二次派出得力臂助浜名基兵衛和鬆平家聯合刺殺市鬆,攻打碼頭的一百多人中,除了一些雇來的野武士外都是他的手下,結果是折損了三成的人手。

鑒於自己實力損傷太大,又得罪了市鬆和今川家,他不理會領地內的反對之聲,征召了二百名足輕,分成兩批輪流協助著守城。

但這一個月下來,糧食消耗了不少,市鬆那邊隻是給今川氏真告狀,沒有什麼實際動作,讓他心裏鬆懈了不少。

加上市鬆成親在即,應該沒心思來攻打自己,他就在前幾天把這二百名足輕放回了一半,剩下的人仍然是兩班輪換,這樣一來,他的城中也就有五十名足輕,加上自己的家臣以及家眷們,除了老幼婦孺外滿打滿算也就八十人。

當時他的想法是,以浜名城的地利,有這些兵馬足可以支撐一時,自己隻要多派探哨,在敵人到來前完全來得及再緊急征召一批人馬。

現在他有點後悔了,沒想到這個市鬆和尚是如此陰險狡詐,在大婚前領兵來攻打自己。看他帶來的人馬應該不超過五百,自己借助城砦之利,按過往的經驗來看,有八十人應該足夠抵擋了。

壓住心中暗暗的悔意,浜名重政深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大聲命令道:“無論男女老少,都到二之丸來防守!南麵是敵人主攻方向,家中武士都到這邊來,全力對付那些雲梯!”

“大家要堅持住啊,這些一向宗的信徒攻進來,我們都得死無葬身之地!”

“隻要頂住今天的進攻,明天一個人發十石大米,兩貫銅錢!”

“哈哈,小夥子們,幹得好,就這樣狠狠地砸,一石頭下去,這幫和尚們腦袋再硬也得變成爛西瓜!”

他在城頭上提著刀走來走去,大呼小叫地給手下人打氣,不停地許諾高額的獎賞。

應該說他的反應還算機敏,手下的武士也十分得力,幾隻鐵炮砰砰作響地不斷發射,足輕會射箭的在放箭,不會射箭的則把灰瓶和石塊拚命地砸向爬在雲梯上的敵軍,一陣陣慘叫在城下回響。

如果就這麼相持下去,按他的經驗,隻要敵人的傷亡一大,失了銳氣,那攻勢就不能繼續,浜名城也就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