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症可以分為三個等級。初級最常見的就是健忘,常去公園、小區等老年人活動的聚集點,總是能聽到這樣的話:“年紀大了,什麼事都記不住了。”甚至有些老人還出現了不認人的情況,明明是很親密的親戚朋友,可就是想不起他們的名字。稍微嚴重些的阿爾茨海默症便是癲狂期,這時候的老人變成了“老小孩兒”,變得主觀、自私、急躁、固執,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勃然大怒,個人性格改變得特別明顯,行為也開始出現異常,甚至日常生活也需要別人的幫助。發展到最後,就變成了極度癡呆期,單從“極度癡呆”這幾個字中,我們就知道嚴重到什麼程度了,自己不說話,完全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會出現大小便失禁等情況。
中醫對阿爾茨海默症是怎麼認識的呢?中醫將其歸入“呆病”、“癲狂”、“健忘”的範疇。《醫方集解》中的觀點,可以作為一種總結:“人之精神與誌皆所藏於腎,腎精不足則誌氣衰,不能上通於心,故迷惑善忘。”可能有人不理解,阿爾茨海默症怎麼和腎有關係?我們先看一下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的一句話:“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伎巧出焉”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人腎精充足,氣化功能很強,腎精就可以上升於腦。腎精充足,大腦就才思敏捷,反應迅速。反之,如果腎精不足,就會反應遲鈍,記憶退化。
清代陳士鐸就說過:“呆病之城,必有其因……痰積於胸中,盤踞於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矣。”如果本身脾胃虛弱,飲食習慣無肉不歡,便容易形成痰濕,也會誘發阿爾茨海默症。因飲食失宜,痰濕所導致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往往容易出現健忘的症狀,判斷能力降低,和別人交談時有障礙,往往容易出現自言自語的症狀。
另外,氣血不暢也能導致阿爾茨海默病。清代王清任就曾經指出:“癲狂一症……乃氣血凝滯腦氣,與髒腑不接”。我們的大腦相當於一個高級指揮所,五髒六腑都聽指揮所的指揮,指揮所通過氣血傳達命令。現在氣血不通暢了,該完成的命令完不成,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對於阿爾茨海默症,我們也可以通過拉伸來預防。比如針對肘部的“伸掌乞天式”和針對腕部的“左旋右轉式”。
伸掌乞天式
1.坐或站立位。雙上肢向前平伸,手心朝前。
2.吸氣的時候,五個手指分開,伸展,達到最大限度後保持;呼氣的時候放鬆,恢複原位;連續呼吸6次。
左旋右轉式
1.坐或者站立位。雙上肢前伸,伸直握拳。
2.腕關節由內向外轉6次。
3.腕關節由外向內轉6次。
為什麼對肘部和腕部的拉伸可以預防阿爾茨海默症呢?中醫有“八虛”之說,認為“人有八虛……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由此可見,通過對肘腕的拉伸,可以保健心肺。尤其是心,中醫講“心主血脈”、“心藏神”。“心主血脈”,心氣健旺血脈才會運行順暢。“心藏神”是什麼意思呢?“兩精相搏謂之神”,神就是氣血。心藏神,充分說明氣血流通能力強否,和心功能息息相關。
父母恩情浩蕩猶如江海,我們所能回饋的不過杯水。子欲養而親不待,何其悲苦?何不抓緊一切時間,多陪陪父母,多盡盡孝心。
第九節廢用性缺鈣
那天去巡查病房,看見一位骨折患者正齜牙咧嘴地喝著湯,我問他:“你喝的什麼湯,那麼難以下咽嗎?”患者說:“我骨折了,家裏給做的骨頭湯,沒放鹽,不好喝。”
骨折後喝點骨頭湯,其中的鈣可以幫助人體骨質再生,這是很多人的認識和做法。但是,這算是一個養生的誤區了,骨折後促使骨質再生的應該是骨髓和骨膜。如果想讓骨髓和骨膜發揮作用,需要增加骨膠原物質。我們平時喝的骨頭湯提供不了骨膠原物質,隻能提供脂肪和磷,喝骨頭湯的結果隻能讓骨質內無機物成分增高,反而造成骨質內無機物和有機物的正常比例失調,從而延長骨折的愈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