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隱私”心理
很多商品涉及客戶的隱私,所以這類客戶在購買物品的時候,常常抱著一種“隱私”心理來買,受“隱私”心理的影響,他們在選擇商品的時候,常常會選擇合適的時間購買。比如女性買衛生用品時常躲躲閃閃,在價格方麵也不會很在意;而有些男性在買一些補腎用品以增強自己性功能的時候,也顯得很不自在,因為他們害怕別人的異樣眼光,特別害怕會碰到自己的熟人、老朋友或者其他女性客戶。
此外,對於服務行業,比如美容、洗浴、餐飲等行業,人們還有其他的購買心理,如求舒適、求幹淨、求方便、求衛生、求尊重、求健康等心理。
所以說,如果銷售人員能夠準確地把握住客戶的購買心理,再去接近他們,去說服他們,那麼成功的概率就會比較大了。
讀懂客戶心理的理由
要想說服你的客戶,首先要對每個產品的性能、功效、價位等了解得清清楚楚,甚至親自使用過,平時注意搜集客戶使用過的感受、變化等,這就是所謂的“知己”。“知彼”就是你要了解客戶的真正需要,知道他想要什麼,結合自己的產品知識,行業背景,滿足他的需求。
一般來說,在迎接客戶之後,銷售人員應該通過詢問客戶的一些基本問題來了解顧客的實際情況,隻有掌握這些內容,才能向顧客推薦合適的產品。
不同的問題帶來的客戶的回答和結果是不一樣的。必須預計每個問題可能帶來的回答,以選擇那些有利於銷售的問題。因此,盡可能提供那些能獲得信息、容易回答的。例如:誰、什麼、哪裏、什麼時候、為什麼、怎樣……這些容易回答並能提供那些能獲得信息的問題,它能幫助銷售人員了解客戶的一些潛在需求。
通過提問,及時了解顧客的特殊需求,避免說上一大堆話,介紹了許多產品之後仍然不知道客戶的真正需要。對於銷售人員來說,聆聽客戶的回答和陳述也很重要,因為它包含了客戶很多的潛在需要,也就是說隱藏了許多的銷售機會。聆聽客戶的陳述時,應該注意:保持最大的注意力,切忌東張西望,心不在焉;也不要隨意打斷客戶的談話,因為這樣顯然不尊重客戶,對客戶不禮貌;還有就是盡量避免否定的價值判斷,如“你這話就不對了”……
在提問和聆聽之後,銷售人員就要分析一下,抓住其中的銷售機會。有時候,客戶並沒有直接說出他的需要,而是用一些否定的說法和判斷掩蓋了他的需要。例如,客戶說“我不需要這種產品,因為我……所以我……”乍聽之下,客戶似乎並沒有什麼需要,但仔細一分析,其實客戶真正的需要是相對這種產品之外的另外某種產品。
在小品《賣拐》中,高秀敏道出趙本山的強項:“聽說人家買馬他上人家那賣車套,聽說人家買摩托上那賣安全帽,聽說人家失眠上那人家賣安眠藥……聽說柱子開四輪車把腿摔了,貪黑起早做了這副拐……”趙本山說:“這叫市場,抓好提前量!”
最快速的銷售就是根據客戶的需求來推薦。很多門店的導購人員不知道客戶的需求,也不去詢問客戶,轉身就給客戶推薦一些自己感覺很合適或者自己認為很漂亮的衣服,結果客戶來一句“不喜歡,一般般”的回答,反而給銷售服務造成障礙。
有一天,促銷員李彤在產品架前看到一個老大媽在牛奶區轉來轉去,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好像自己拿不定注意。李彤迎上去問:“大媽,您要買哪一種牛奶?”“隨便看看!”其實呢,這位大媽是要買牛奶,但她究竟買哪一種?給誰買的?這時,就要了解她的需求。李彤看在眼裏,心裏有了譜。她上前又問,“大媽,您經常喝哪一種牛奶?”大媽說,“我不經常喝牛奶,今天是想給孫子買,但不知道他適合喝哪一種?”李彤明白了。結合自己的產品知識,給這位大媽推薦了兒童高鈣酸奶和兒童鈣鐵鋅酸奶,價位都是24元,又分別介紹了各自的優點,重點強調了鈣鐵鋅酸奶的礦物質含量更全。通過比較,這位大媽很高興地買了一箱鈣鐵鋅酸奶,還直誇李彤懂得多,說下次還來買。
因此,在銷售過程中,隻有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才能結合自己的知識,去滿足客戶的需要。
銷售人員要善於從客戶的身體姿態中體察客戶的心理。客戶聽到你說這個產品價格是多少時,總覺得你在催促他掏錢買你的東西,難免會產生緊張心理,因此,對價格問題,一定要強化產品給顧客帶去的好處,減弱產品價格的副作用,讓客戶有一種“擁有”該產品的心理。
曉明在河南做一個治療近視的眼藥水生意,產品確實很貴,一個療程三小盒,298元,很多家長帶孩子來谘詢,那種心理就是買吧,太貴,不買吧,孩子這眼睛怎麼辦?針對這種情況,曉明問他們,孩子現在是不是正長身體?正在生長發育?如果現在不治療,當假性近視成為真性近視時,你花多少錢能治好?他們當然不知道,曉明就告訴他們,那時,眼睛已經變成器質性病變,花多少錢也不能治好了。接著,曉明又告訴他們,該眼藥水近期在搞活動,一療程送一小盒,活動馬上就要結束,你要是不買,以後沒這種機會不說,更重要的是你耽誤了孩子的治療時間。現在治療,就有希望,好好學習,以後還能考個好學校呢。不治療,就沒希望,孩子的未來在哪裏,自己看著辦!
通過這樣的說服,90%的家長都購買了該眼藥水,為什麼?因為產品能給他們帶去好處,這種好處已經超過了價格顯示的價值!他們擁有的不僅是眼藥水,而是孩子的未來!
由此可見,抓住客戶的心理你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好的營業效果。
了解客戶的性格
為了能快速提升銷售業績,銷售人員不僅需要認識自己的行為模式,而且必須掌握與各種性格類型的客戶打交道的技巧。當掌握了不同性格類型的客戶的性格特點,以及他們的實際需求後再進行銷售,這樣銷售工作會幹得更加出色。以下是與各種性格類型客戶打交道的一些策略。
1.接近良知型性格的客戶
良知型性格的客戶往往顯得比較隨和、安靜、容易相處,他們做事考慮影響和責任。
銷售人員同這種類型的顧客打交道一定要注意,他們在作出購買決定時比較緩慢,因為他們需要考慮的東西比較多,他們需要一定的時間去作決定,所以銷售人員不要急於催他作決定,要給他一定的考慮時間,還要從產品可能給他帶來的影響方麵去作深入的分析,打消他的顧慮。
所以,銷售人員應該多拜訪或者多商量幾次,真誠地與良知型性格的客戶進行多次溝通,而且一定要有耐心地去了解良知型性格的客戶的真實需求。
2.接近自信型性格的客戶
自信型的人往往把自己看得很高大,直言好鬥、咄咄逼人;自主決斷、爭強好勝;重視效率、缺乏耐心;別人想改變他的看法比較困難。
針對他們的性格特點,銷售人員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避免與其發生正麵衝突。多聽聽他們的發言,你也不妨認同他們的觀點,並感謝他們提出的問題,滿足他們的自尊心,耐心聆聽使其有受重視感,以增強其購買意願。
自信型性格的客戶重視效率、缺乏耐心,作決定時專注於掌握大方向、大重點和大原則。所以,你在推薦時,不要講得太詳細,要簡明扼要,然後不斷強調產品的購買價值就可以了。
自信型性格的客戶最需要成就感和被感激。他們對成就感非常渴望和迫切,在溝通中,當他們感到自己受到了足夠的尊重,自尊心得到充分滿足時,你可適時轉入溝通的正題,抓緊機會令其在成就感中主動提出購買或加入要求。
3.接近投入型性格的客戶
投入型的客戶往往思維周密、性格矜持、柔韌拘謹;重視實際、精益求精;聰明敏感、肯下工夫。
投入型性格的客戶不管幹什麼工作都能夠將精力百分之百地投入。銷售人員與這種性格的客戶溝通,要認真和準確,語言表達不要出現錯誤。你如果對自己的產品性能不熟悉的話,最好研究明白再向他們推薦,因為如果他要買你的產品,他可能會下工夫研究產品的功用。
由於他們舍得下工夫、凡事都喜歡精益求精,因此,不要在投入型的客戶麵前直截了當地說,產品如何好,而應該多出示證據和圖表來分析和證明產品的科學性及合理性,介紹公司和事業時要拿出公司獲得認可的獎狀、證書、媒體報道等資料,使用數據來說服投入型性格的客戶是非常有效的。
針對他們性格中聰明敏感及缺乏決斷的特點,銷售人員要給投入型性格的客戶多一些關懷和體貼,可適當地引用名人及專家對產品或事業的好評,令他們消除疑慮。如果你不能體會到他們的心理,又拿不出有力的事實依據,溝通就很難成功。
4.接近戲劇型性格的客戶
熱情是戲劇型性格的客戶的情緒特征之一,這類客戶活潑、善於交際、積極樂觀、反應迅速、充滿創造力,待人接物始終保持熱烈的感情。
戲劇型性格的客戶多屬外向型性格,為人坦率、爽直。富有幽默感是這類客戶的另一特征,他們的言談風趣、幽默,能夠讓人覺得因為有了他們而興奮、活潑,並能讓人從他們身上得到啟發和鼓勵。戲劇型性格的客戶健談、情緒化、感情外露,因為他們做事是以人為主,所以和他們建立良好的個人關係非常重要。
這種類型的客戶追求品牌,求新、求奇、求美的心理較普遍;作決定會有衝動性,易受產品包裝、廣告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價值意識較淡薄。對待此類型客戶,迎合其心理,介紹新品種的新包裝、新特色;利用廣告強調品牌的流行性、前衛性;適當調整決策速度,以免客戶因快速決定而後悔。
5.接近警覺型性格的客戶
警覺型性格的客戶的原則性強、工作有計劃、條理分明、思維縝密,有高度的戒備心理。與警覺型性格的客戶交往最忌粗枝大葉,因為這種性格的人生性多疑,警覺性很高,銷售人員的任何一次疏忽都會導致銷售的失敗。銷售人員可以根據品種檔次進行推銷:高檔品種主要宣傳其品牌形象;中檔品種則強調安全、品質、價格。警覺型性格的客戶一般會為了達成目的最終實現而追求完美無瑕,這也是他們一向的行為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