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憑借富有前瞻性的準確決策,在經營過程中,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市場機會,但同時也在刻意地回避著任何細微的投資風險。
蓋茨團隊利用一個又一個科學而大膽的決策為微軟帶來無數風險投資形成企業購並領域的經典案例,從而無數次正確把握了時代的方向。聰明的比爾·蓋茨,不管在任何時候都始終不忘冷靜,從不做任何自己不擅長的賭博性投資。因為他始終知道決策不是賭博,每一次決策都應該建立在細致科學的市場分析之上。正是捋順了規避風險與承擔風險的矛盾才塑造了神奇的微軟。
雖然微軟把主要資金都放在了IT領域,幾乎沒有其他的多元化投資,但是擁有大量資金的蓋茨個人就不同了,他幾乎把手裏的資金全部都用來投資其他領域了。
這正是蓋茨的聰明所在,微軟是IT界老大,擁有強大的競爭力,所以完全可以圍繞著IT業大做文章,讓不同的分業務相互促進;而蓋茨作為個人投資者,投資理財優勢不明顯,所以把資金用於分散投資風險。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大部分人不願意理財的最大原因是不願意承擔風險。
在實際投資當中,有很多投資者,都很清楚的知道,隻有把錢用於投資才能獲得高額利潤。可是真正肯付諸實施的卻很少,原因是他們害怕承擔任何風險,所以總是選擇有固定收益率的投資理財產品,如存款、貨幣基金、人民幣理財產品等等。
投資有風險,收益越高風險越大,但不投資也會有風險,通貨膨脹會造成風險,少賺也會有風險。但投資者盲目的冒險隻能叫做魯莽;投資者把自己的知識理念和判斷加進去才叫睿智。成功的投資\\u003d睿智+謹慎+天時,三者缺一不可。這個公式看起來簡單真正做起來就很不容易。
哈佛的學生會自主地向那些大師學習麵對風險的態度和做法。
投資大師索羅斯說“當有機會獲利時,千萬不要畏縮不前”,“承擔風險無可指責,但同時記住千萬不能孤注一擲”!索羅斯就是一個敢於承擔風險的投資人,他在亞洲金融危機中選擇與政府博弈的方式來贏取勝利。他還一向認為,一旦準確判斷了市場形勢,就該大舉殺入。盡管如此,索羅斯還是要告誡投資者:即使要承擔風險,也不能不給自己留有餘地。
一個聰明的投資人在投資之前,要深思熟慮,認真思考,思考如何規避風險,思考如何承擔風險,那麼你得到的就會是風險帶來的收益。總之,作為投資者,在風險來臨之際,一定要勇敢麵對,敢於接招,承擔起風險的考驗。
麥基詢問老懷特:“我以前投資了一隻股票,出於規避風險的角度,我每天都要在網上瀏覽大師級人物對走勢的看法,查閱股票公司的行情。可最後還是虧了,難道我做的不對嗎?”
老懷特告訴麥基:“你的做法是對的。合理規避風險就要多方麵了解信息,多看媒體的數據。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其實,要想合理規避風險除了用眼睛看媒體報道的數據外,還要學會勤思考,勤計算。如果一味盯著媒體的數據,在選擇投資上隨大流,那也隻能落個隨大流的下場。”
“你應該都向那些成功的投資者學習,看看他們是如何規避風險的。我給你講講‘股神’沃倫·巴菲特的投資經曆,你就能明白了。”
財商魔法書:股神規避風險策略
巴菲特之所以成為股神,多次問鼎世界首富的寶座,與他多次避開股市風險是有很大關係的。1965年巴菲特購買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的時候,每股股價大約是20美元,此後,這家公司從來沒有送過股或者配過股,巴菲特認為這是毫無意義的數字遊戲,由於股本沒有擴張過,使我們很容易計算50年來股價究竟上漲了多少。
1965年之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一路上升,50多年來大部分年份收盤價都是上漲的,下跌的極少,先過了百元大關,隨後過了千元大關,再上萬元大關;到2006年上了10萬元大關,當年的收盤價是10.999萬美元;2007年股價更是大幅上漲,當年的收盤價為14.16萬美元,一年裏股價上漲了28.7%,年中的最高價還衝到15萬美元。
2008年前兩個月是美國股市的一場災難,出現大幅下跌,金融股是重災區,很多銀行、保險股票大跌,一些股票甚至跌至5年來的低點。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波動幅度不大,2008年3月4日的股價還在14萬美元左右,與2007年收盤價相差不大,正是憑借股價穩定的表現,巴菲特才能又一次問鼎世界首富的寶座。
這一次,我們又見識了巴菲特規避風險的能力,這已經是他無數次規避這種風險。就是因為能不斷躲過災難,才使得巴菲特的財富不斷上升,一直穩居世界富豪榜的前三名。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那些富有的投資者最有效同時也是最廣泛使用的降低風險的方法,就是分散投資。當然分散投資不是盲目的,應該應掌握以下原則:
(1)選擇負相關較大的投資標的。比如黃金價格的走勢與股價走勢不具正相關,且通常股價下跌時,黃金價格有上漲的傾向,是一對不錯的組合。
(2)投資標的數量不宜太多。投資大師彼得·林奇說過:“投資股票就像生小孩一樣,如果沒有能力撫養,就別生太多。”盡管隨著投資種類的增加,風險會下降,但當投資種類增加到一定程度時,風險下降的幅度會達到極限,而且管理成本也因此而上升。股神巴菲特管理的資產那麼大,也不過投資了十幾種股票,何況是我們呢?
(3)把握好分散投資時機。目前有兩種比較流行的方式來達到分散投資時機的目的:有錢就投資。比如,銀行的存款隻要達到10萬元,便提出5萬元買股票,而且每次買的股票都不同。這樣既分散投資標的,也分散投資時機。
懂得了收益與風險如影隨形的道理之後,任何一個人在做出投資理財決定時都應該是非常謹慎的,不應該因為一時的衝動就拿自己的全部財產與運氣進行豪賭。在進行理財投資時,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進行投資分析,對風險進行預見,避免自己的投資遭受大損失。
麥基接著問:“老懷特,如果我想要投資,該怎麼選擇項目呢?我的朋友有說做房地產的,有說投資股票的,還有說買基金的,我怎麼選?”
“你首先應該知道自己最適合做什麼,並應該把精力放在最適合自己做的事情上,這樣才能有所收獲,才能獲取成功。如果沒有足夠的本領和能力,對於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萬不可貿然去涉足,否則等待你的極有可能是失敗。”老懷特微笑著告訴麥基。
財商魔法書:農夫的生意
有個農夫,由於莊稼種得好,生活過得很愜意。村子裏的人都誇他聰明,並有人斷言隻要他做生意,肯定能發大財。
聽了這些話農夫的心癢癢了,和妻子商量要做生意。他的妻子是個明白人,知道他不是做生意的料,就勸他打消這個念頭,但農夫的主意已定,妻子怎麼說都不行。
見勸說無用,妻子就說:“做生意總得有本錢吧,你明天就把家中的一隻山羊和一頭毛驢牽進城去賣了吧。”
妻子說完就回娘家了,找來三個人,對他們如此這般地叮囑了一番。
第二天,農夫興衝衝地上路了,他妻子找來幫忙的人偷偷跟在他的身後。
農夫貪睡,第一個人趁農夫騎在驢背上打盹之際,把山羊脖子上的鈴鐺解下來係在驢尾巴上,把山羊牽走了,不久,農夫猛一回頭,發現山羊不見了,便忙著尋找。
這時第二個人走過來,熱心地問他找什麼,農夫說山羊不被人偷走了,問他看見沒有。第二個人隨便一指,說看見一個人牽著一隻山羊從林子中剛走過去,準是那個人,快去追吧。
農夫傷心極了,一邊走一邊哭,當他來到一個水池邊時,卻發現一個人坐在水池邊,哭得比他還傷心。
農夫挺奇怪:還有比我更倒黴的人嗎?就問那個人哭什麼。
那人告訴農夫,他帶著一袋金幣去城裏買東西,走到水邊歇歇腳,洗把臉,卻不小心把袋子掉進水裏了,農夫說,那你趕快下去撈啊,那人說自己不會遊泳,如果農夫給他撈上來,願意送給他二十個金幣。
農夫一聽喜出望外,心想:這下子可好了,羊和驢紫雖然丟了,可能到手二十個金幣,損失全補回來還有富裕啊。他連忙脫光衣服跳下水撈起來,當他空著手從水裏爬上岸上,他的衣服,幹糧都不見了,而他僅剩下的一點錢也在衣服口袋裏裝著呢!
當農夫沮喪地回到家時,驚奇地發現山羊和毛驢竟然還在家中,於是很高興自己沒有收到任何損失。妻子對慶幸的農夫說:“沒出事時麻痹大意,出現意外後驚慌失措,造成損失後急於彌補,你連這些基本的風險都預料不到,又怎麼能在商海裏征戰呢?還是老老實實在家中種地吧!”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不了解任何投資理財的技巧,沒有任何的經驗,就盲從於別人的看法,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理財人,最後的結局一目了然,就像故事中的農夫一樣。
對於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如果沒有足夠的本領和能力就不要貿然嚐試,否則哭都於事無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