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之後,在拳王阿裏與弗來奇爾對陣之前,他像諾馬士那樣宣稱自己將獲得勝利。同樣的,這種裝腔作勢似乎不按牌理出牌。在他早期的拳擊生涯中,阿裏就常預測對手的實力,但那時他是與實力遠不如他的人競賽。現在,阿裏是離開圈內多年後再戰,而弗來奇爾則是常勝將軍。阿裏居然仍誇口自己會勝利。他也不隻說一次便罷,還重複無數次。
這回,他的預測錯了,阿裏輸了。最後一戰他辛苦應戰,但失敗了。
在這之後不久,阿裏被邀請上美國一家電視台的訪談節目,在他被介紹給觀眾之前,有人懷疑他上台時觀眾會有所反應。因為他曾信誓旦旦地說他一定會贏,結果他輸了,那確實令人無地自容。
可是當阿裏出現時,他受到在場觀眾真誠地起立致意,熱烈鼓掌喝彩。
他並不被認為是個愚弄自己的人,相反的,被認為是一名勇於以自己的名譽作賭注的勇士,雖然比賽結果並未如他所言,但比起他甘冒大險的勇氣,勝負真如鴻毛一般,不值一提。
敢於自我挑戰者,即使失敗,也是人群中的勝者,因為,他激勵自己向著更高的人生境界攀爬。
15、駕禦好自己的情緒
大多數人都有過受累於情緒的經曆,似乎煩惱、壓抑、失落甚至痛苦總是接二連三地襲來,於是頻頻抱怨生活對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歡樂從天降臨。其實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想讓自己生活中不出現一點煩心之事幾乎是不可能的,關鍵是如何有效地調整控製自己的情緒,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緒的主人。
許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緒的主人這個道理,但遇到具體問題就總是知難而退:“控製情緒實在是太難了。”言下之意就是:我是無法控製情緒的。別小看這些自我否定的話,這是一種嚴重的不良暗示,它真的可以毀滅你的意誌,喪失戰勝自我的決心。還有的人習慣於抱怨生活,“沒有人比我更倒黴了,生活對我太不公平。”抱怨聲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脫:“這個問題怪生活而不怪我。”結果卻因小失大,讓自己無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職責。所以要改變一下對身處逆境的態度,用開放性的語氣對自己堅定地說:“我一定能走出情緒的低穀,現在就讓我來試一試!”這樣你的自主性就會被啟動,沿著它走下去就是一番嶄新的天地,你會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輸入自我控製的意識是開始駕馭自己的關鍵一步。曾經有個初中生,不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常常和同學爭吵,老師批評他沒有涵養,他還不服氣,甚至和老師爭執,老師沒有動怒而是拿出詞典逐字逐句解釋給他聽,並列舉了身邊大量的例子,他嘴上沒說卻早已心悅誠服。從此他有了自我控製的意識,經常提醒自己,主動調整情緒,自覺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在這種潛移默化中他擁有了一個健康而成熟的情緒。
其實調整控製情緒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隻要掌握一些正確的方法,就可以很好地駕馭自己。在眾多調整情緒的方法中,你可以先學一下“情緒轉移法”,即暫時避開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和興趣投入到另一項活動中去,以減輕不良情緒對自己的衝擊。一個高考落榜的朋友,看到同學接到錄取通知書時深感失落,但她沒有讓自己沉浸在這種不良情緒中,而是幽默地告別好友:“我要去避難了。”說著出門旅遊去了。風景如畫的大自然深深地吸引了她,遼闊的海洋蕩去了她心中的鬱積,情緒平穩了,心胸開闊了,她又以良好的心態走進生活,麵對現實。
可以轉移的活動很多,你最好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外界事物對你的吸引力來選擇,如各種文體活動、與親朋好友傾談、閱讀研究、琴棋書畫等等。總之將情緒轉移到這些事情上來,盡量避免不良情緒的強烈撞擊,減少心理創傷,也有利於情緒的及時穩定。
情緒的轉移關鍵是要主動及時,不要讓自己在消極情緒中沉溺太久,立刻行動起來,你會發現自己完全可以戰勝情緒,也惟有你可以擔此重任。
16、優勢就是戰勝別人的武器
我們已經進入一個科學不斷進步、技術不斷更新的充滿偉大發現和發明的新時代;我們已經從跨在馬背上顛簸搖晃的騎士時代進入了噴氣式飛機以2.5馬赫的高速度飛越重洋的新時代。一個微型芯片可以存貯100000比特單位的信息,一台超級計算機可以輕易地以百萬分之一秒的速度進行上千萬次算術運算。
但是與此同時,難以令人置信的是,所有這一切似乎都在說,我們隻不過是思考了為技術發展到新的水平而不斷開辟新的道路這一個方麵,而對如何改進我們自己思想的另一個方麵卻什麼也沒有做。然而,隻有人能夠思想,這與機器是完全不同的。
個人電腦用激光打印機不需一個小時就可以將這本書的全部文字打印完畢,無論多麼高明的打字員的打字速度也不能與之相比。但是電腦卻對如何改進本書的思想無能為力。技術的進步隻是能為預測未來或回顧過去提供一種更加有效的技術手段而已。
這就提醒我們: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自我發現的時代,我們必須努力去發現和開發人的全部能力。這也就是說,沒有比使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天才和能力更重要的事情了。自我發現和自我認識是一項沒有終點的行為過程。
任何一個組織都已不再單純地依靠技術進步維係生存和發展,而是依靠人和他們的能力去發展,去迎接各種新的挑戰和機遇。美國作家朗頓·傑裏克說過一句很有見地的話:“人的自由從來不意味著可以自由地逃避一個時代的基本發展趨勢。”
社會變革,使我們過去的生存方式都可能受到挑戰,也可能不再適應社會,很多人感到茫然不知所從,感受到生存的壓力。那麼,我們靠什麼適應這個變化的社會生活呢?這就需要我們冷靜思考,找到自己生存的理由和方向,找到自己的特長,發展它,使它成為我們的生存之本。一個人所有的天賦和能力平均來講與他人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換句話來說,在某些事情上你可能比別人略強,而在其他事情上,你可能比別人略差。但是,把它們綜合起來加以平均之後,就會發現,每個人的天賦與能力的平均值都是差不多的。
“生存優勢”這個概念就是說,一個人至少在某個重要領域裏已經擁有了突出的才能,這是一個人開發他的全部潛能的基礎,這一點應當成為你的一個重要的核心信念。在這個地球上,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目的,而且都被賦予了與這一目的相一致的能力。這就意味著我們都有自己的生存優勢。為此,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是,找到我們的生存優勢並把全部努力都傾注於它。
你隻能在你真正喜歡去做的那個方麵達到優秀水平,雖然你在向著那個方麵努力的初始階段可能比你嚐試的其他方麵需要耗費更多的力量。所謂你的“生存優勢”,它實際上是這樣一個領域:它能夠自然地引起你的興趣,使你本能地被它吸引,並且使你不理會能否得到報酬心甘情願地為之工作。這個領域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它必須能夠使你感到,在從事這方麵的工作中你有獨特的作用和重要的價值。它必須能夠幫助你找到“真正的你”,並使你能夠表現出你的獨特才能和個性。
例如,一個棒球投球手,他的拿手好戲是投快球,對投外旋球和曲線球則經驗不足。比賽中,他傾注全副精力充分發揮他的專長,完全達到了入迷的程度,因此屢屢得分,結果取得了連他自己都感到驚異的成績。
不過,大多數人都不清楚自己生活中的“快球”是什麼,自然,他們也便不可能在“比賽”中用80%到90%的時間去投快球了。他們難以決定自己真正喜歡做什麼和最感興趣做什麼,他們隻是墨守成規,整日整夜地為生活而奔波。他們每天所從事的往往並不是他們最喜歡幹的。他們早晨起床,上班去賺足夠的錢,然後回家;再起床,再去上班賺足夠的錢,然後再回家……周而複始地過著單調乏味的日子。很顯然,這些人隻知道忙於賺錢,而不知道到底該怎樣生活。
你現在是否找到了你的生存優勢了呢?有一種簡便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明了這個問題,請你向自己提出下麵的兩個問題並回答之:
第一,是否對你經常從事、的某項工作感到入迷?
第二,你是否發現在你經常從事的某項工作中表現出來的水平是令你感到吃驚的?
如果你尚未達到人迷的程度,對自己的表現也不感到吃驚,那麼,就是還沒有找到你的生存優勢。而能夠找到自己的生存優勢,並且能夠在其中表現出你的傑出的才能,然後把80%到90%的時間都花在上麵,這是獲得成功的重要秘訣。
我們很多人一生都沒有找到自己的優勢,幹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從來就沒有感受到生存的快樂和成功,這都是缺乏生存智慧,或者說是沒有運用生存智慧。
17、命運是一種人生的規律
命運是一種人生的規律,當然要受外界的影響,但這種隱含著無數機遇與挑戰的人生規律自己也是可以選擇把握的。隻有你自己,才是你人生命運的主人。
自己的命運完全可以自主選擇。當然說每個人都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有些絕對,外因對人的作用和影響是不可否認的,但說命運完全不可知,不可把握,顯然不正確;命運是一種人生的規律,當然要受外界的影響,但這種隱含著無數機遇與挑戰的人生規律自己也是可以選擇把握的。
脫穎而出是人們的最大目標,因為這意味著出類拔萃。而隻有扼住命運的咽喉,才能達到這一步,也就是說,要敢於挑戰命運,才能成為脫穎而出者。
隻有你自己,才是你人生命運的主人;選擇自己的路,才能更接近自己的奮鬥目標。
當我們處在戰爭、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的環境中時,人顯得是如此弱小,選擇命運的餘地也顯得如此狹窄。一場戰亂,使百姓生靈塗炭,就有了“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的哀歎;地震、龍卷風、山體滑坡、雪崩、泥石流、洪水等等自然災害不知使多少人死亡或無家可歸。但就是在最惡劣的境況下,人還是可以做出選擇的。我們誰都不會忘記納粹集中營的一位幸存者維克托·弗蘭克爾的一句名言:“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後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戰爭中拿起武器為自己為國家的命運抗爭的人的選擇更是令人欽佩、意義非凡,他們的選擇是為自由而獻身,為真理而鬥爭。
在安定的環境中,把握自己的命運也要有所選擇。2001年5月10日,美國對一位炸毀聯邦政府大樓外號“殺人機器”的人處以死刑,這名33歲的男子本是一名複員軍人,曾在海灣戰爭中為美國政府立下戰功,但戰後他在思想上仍未解除武裝,仍然相信凡事隻有通過暴力方能解決,最終他走向了自我毀滅。臨刑前,他靜靜地看著這個世界,眼神中沒有一絲悔改之意,他的同齡人在事業上都已有所成就,他卻在牢中呆了六年後被打入地獄,如此多舛的命途,不正是他自己選擇的結果嗎?
也有這樣一個人,他靠著自信和執著,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他就是美國的菲爾·強森。菲爾·強森的父親開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兒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他將來能接管這家洗衣店。但菲爾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總是懶懶散散的,提不起精神,隻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工作則一概不管。有時候,他幹脆“缺席”。他父親十分傷心,認為自己養了一個沒有良心且不求上進的兒子,他在員工麵前深覺丟臉。
有一天,菲爾告訴父親,他希望做個機械工人——到一家機械廠工作。什麼?一切又要從頭開始?這位老人十分驚訝。不過,菲爾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他穿上油膩的粗布工作服,從事比洗衣店更為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時間更長,但他竟然快樂得在工作中吹起口哨來。他選修工程學課程,研究引擎,裝置機械。當他在1944年去世時,他已是波音飛機公司的總裁,並且製造出“空中飛行堡壘”轟炸機,幫助盟國軍隊贏得了世界大戰。如果他當年留在洗衣店的話,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親死後,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也許,整個洗衣店會經營得一塌糊塗而終至破產。
所以,即使會引起家庭糾紛,在這裏我們仍然要奉勸年輕朋友們:不要隻因為你家人希望你那麼做,就勉強從事某一行業。不要貿然從事某一行業,除非你喜歡。不過,你仍然要仔細考慮父母給你的勸告,他們的年紀可能比你大一倍,他們已獲得那種從眾多經驗及過去歲月中才能得到的智慧。但是,到了最後分析時,你必須自己做出決定。將來工作時,感覺到快樂或悲哀的是你自己。因為隻有你自己,才是你人生命運的主人。
18、不要明天再說
我們個人在一生中,總有種種的憧憬,種種的理想,種種的計劃。假使我能夠將一切的憧憬都抓住,將一切的理想都實現,將一切的計劃都執行,那我在事業上的成就,真不知要怎樣的宏大,我們的生命,真不知要怎樣的偉大。然而我們往往是有憧憬不能抓住,有理想不能實現,有計劃不去執行,終於坐視種種憧憬、理想、計劃的幻滅和消逝。
我們總是拖延自己今天應該幹的事情,總是想著明天再做。
在興趣、熱忱濃厚的時候做一件事,與在興趣、熱忱消失了以後做一件事,它的難易、苦樂,真不知相差多少!在興趣、熱忱濃厚時,做事是一種喜悅;興趣、熱忱消失時,做事是一種痛苦。
擱著今天的事不做,而想留待明天做,就在這個遷延中所耗去的時間、精力,實際上僅夠將那件事做好。
遷延的習慣很妨礙人的行事。俗話說:“命運無常,良緣難再。”在我們一生中,若錯過良好機會,不及時抓住,以後就可能永遠失去了。
一個生動而強烈的意想、觀念,忽然闖入一位著作家的腦海,使他生出一種不可阻遏的衝動,便想提起筆來,將那美麗生動的意象、境界,移向白紙。但那時他由於某種原因,沒有立刻就寫。那個意象還是不斯地在他腦海中活躍,催促,然而他還是遷延。後來,那意象會逐漸地模糊、褪色,終於完全消失。
一個神奇美妙的印象,突然閃電一般地襲人一位畫家的心靈。但是他不想立刻提起畫筆,將那不朽的印象,表現在畫布上,雖然這個印象占領了他全部的心靈,然而他總是不跑進畫室,埋首揮毫。最後,這幅神奇的圖畫,會漸漸地從他眼前淡去。塞萬提斯說:“取道於‘等一會’之街,人將走人於‘永’不之室。”真是名言。
為什麼這些印象,衝動,是這樣的來去無蹤?其來也,是這樣的強烈而生動;其去也,是這樣的迅速而飄忽?就因為這些印象之來,原是我們在當初新鮮、靈活時,立刻就去利用它們的。
遷延往往會生出悲慘的結局。愷撒因為接到了報告,沒有立刻展讀,遂至一到議會,喪失了生命。拉爾上校正在玩紙牌,忽然有人遞來一個報告,說華盛頓的軍隊,已經進展到提拉瓦爾。他將報告塞入衣袋中,牌局完畢,他才展開閱讀,雖然他立刻調集部下,出發應戰,但時間已經太遲了,結果是全軍被俘,自己也因此戰死。僅僅是幾分鍾的延遲,使他喪失了尊榮、自由與生命。
拖延著明天去做,是人性的弱點。
為什麼我們被拖延著明天去做呢?
(1)我們自己欺騙自己,要自己相信以後還有更多的時間。這種情形在我們要做一件大事時特別會有此傾向。通常事情越大,我們越會拖延。
(2)有些事情現在看來似乎不重要,有些事情的結果太遠,也許我們先做其他事情,等到逼不得已再來做這些事。有些人拖延的事情太大,以至到了不做不行的時候,他們每天忙得團團轉,猶如救火員一樣。
(3)沒有人逼。除非有人逼他們去完成。被人一逼,他們才會去做。
(4)我們拖延工作是因為它們似乎是令人不愉快的、困難的或冗長的。不幸的是我們越拖延,就越令人不快。
“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在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有幾時?請君聽我《明日歌》。”這是明朝詩人對拖延時間的人的忠告。
所以,我們要克服自己拖延的毛病,一定要記住:
現在有事情,現在就做,不要明天再說。
19、我的時間我做主
在你做完工作之後,你會得到時間的饋贈。這裏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你該如何去對待這種饋贈呢?你可能會感到你的時間不像以前那樣漫長——即使你是一位家庭主婦,也會有這種感覺。因此,你需要有更多自娛的時間。
“可是,”你也許會說:“我不知道如何處理我的時間。處理時間是一個很麻煩很棘手的問題。”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如果你有這種感覺,“時間”不是問題,你才是問題。
你應該明白這點,然後你才能采取行動。舍棄一種贈禮是毫無道理的。
有時候,小孩子會因為一時的惱怒,而毀壞一件他喜愛的東西。但是,假如你在讀這本書,我就可以斷言你已不是一個小孩,童年早已過去了,率性而為的時期已成昨日,“嚐試錯誤”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現在,你必須弄清你正在幹什麼。你有供自己隨意使用的工具。其中之一是智慧以及你從多年的生活中所獲得的價值觀念。不用說,你應該知道閑暇時光的可貴。
富蘭克林說:“你熱愛生命嗎?那就不要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構成生命的材料。”
你必須學會運用這種生命的材料,以積極的生命去充實它,而不要用沉悶、冷淡或頹廢去填塞它。你不會將你的錢包或記事本丟進垃圾桶吧?那麼,又怎能丟棄時間呢?時間更珍貴呀!
你必須學會充滿激情地、有價值地去運用時間,加強你參與及享受人生曆程的感受。
你可以把你的時間用於令你感到興奮的任何範圍。
你必須知道閑暇時間跟工作時間同樣重要。你是一個完整的人,不是一部機器,因此,你可以使你自己保持完整,也隻有你可以做到。
利用餘暇時間的方式很多——運動、繪畫、烹調、打牌園藝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活動。你應該明白,餘暇時間完全屬於你,就像你的眼睛、心髒一樣完全屬於你。好好加以利用吧。你必須找到某種休閑的方式,以幫助你達到自我完善的境地。
對著鏡子審視自己,老老實實地問自己——我是誰?我對自己做了些什麼?這種自我訊問必須有答案。你不可騎牆,不可猶豫不決或模棱兩可。一旦你做了誠實的答複,你就會找到令你快樂的活動。
當你進行這些活動的時候,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全身心地投入活動之中,沒有任何人能替代你。當你打網球時,要全心全意地打網球。如果你要種花,那你就聚精會神地去種花,好像那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一樣。
隻有在你學會在某一時間內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隻有你在接受另一個挑戰之前將它做好,聚精會神才能成為一種能產生積極效果的東西。所謂聚精會神,就是叫你不要同時進行多種活動來耗損精力,而是選擇一件事盡力做好,然後再做別的。你會從這些餘暇活動中,獲得極大的滿足,這些活動會形成你積極生活的一部分。
有一個規則既可用於休閑又可用於工作時間方麵,那就是:每天為自己預定一個目標。
20、選擇決定你的一生
盡管一個人能否發展成功,其中有許多因素都會起一定的作用,但是最關鍵的還是取決於你的判斷力。你能否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取決於你對局勢把握的能力,對事物變化把握的能力,即你的判斷力。
過去,有一位長者,以先知先覺而著稱。有一天,兩個年青人去找他,想愚弄一下這位智者。
他們中的一個手裏抓著一隻雛鳥,見到老人後,他們說:“智慧的人啊,你認為我手裏的小鳥是死的還是活的?”
在他們二人看來,這個問題隻有兩個答案,鳥是死的或者活的。如果老人說是死的,他們就隻需將手一鬆,小鳥就會展翅一飛;如果老人說鳥是活的,他們可以在不經意間用力一握,把小鳥弄死。
應該說,這是一次兩難選擇。
老人久久地注視著他們,微笑著回答說:“我告訴你,我的朋友,這隻鳥是死是活完全取決於你的手!”
這個古老的寓言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你的人生由你自己決定,你的人生的好壞完全是由你自己決定,你就是作決定的人。
我們的一生,要麵臨無數次大大小小的選擇,選擇學校、專業、職業、配偶、生活方式,等等,盡管選擇了之後還可以改變,但在重新選擇的過程中,我們空耗了些許的生命。
而且,你的這一次重新選擇,並不一定就是最終的選擇。
雖然我們並不主張你麵臨選擇時總是首鼠兩端,猶豫難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麵對選擇我們可以隨隨便便。對於每一次選擇,我們都應慎之又慎。這,對於我們的人生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每一次選擇,都有可能決定我們的一生。
在我們的社會中,事業的發展者往往需要在非常複雜的情況下作出準確的判斷和選擇,這就對我們一個人的理性認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成功者一般能比別人更快、更準確地判斷出問題的所在,並能以自己的認識來處理問題。在局麵或者事端異常複雜的情況下,需要撥開彌漫在事物上的迷霧的幹擾,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有人曾這樣評價企業家在做出判斷時的作用:“企業家是當然的領導者,通常總是最先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隻要你告訴他,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案被某些正當理由影響而無法實施時,他們就會迅速找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替代方法。”
所以,要成功,就需要你自己通過你非凡的判斷力做出你人生的選擇。
在生活當中,我們見多了許多抱怨的人。他們有的抱怨自己上的大學不好,畢業之後不能找一個理想的職業;有的抱怨自己的職業不好,影響了他們的發展前途;有的抱怨自己所處的環境不好,周圍的人個個都胸無大誌;有的抱怨領導不是伯樂,怎麼就發現不了在他們眼皮底下的千裏馬;更有甚者,有些人竟然抱怨自己的父母,抱怨父母為什麼就不是高官顯貴,不是億萬富翁。
這些“擅長”抱怨的人可能。忘記了,曆史是自己寫成的。雖然上述種種我們不一定都可以自己選擇,但是,其中的大多數還是你自己可以再作決定的。退一步說,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我們不能因為父母都是普通的百姓而一味地抱怨,如果沒有父母,我們又在何處做選擇?再說,百萬富翁的父母未見得就一定是百萬富翁。
所以,隻是怨天尤人是無濟於事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現有的條件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通過自己的判斷力,通過新的選擇改變自己,使自己踏上成功發展的征途。舍此再無別的路可走!
發展,是你一生的事業。麵對可能決定你一生的一次判斷和選擇,你應該仔細分析一下,影響製約你成功的因素究竟是什麼,是你的職業,你所處的環境,你的家庭,抑或是因為你自身努力的程度不夠。如果是前者,你盡可以通過你的努力去改變他們;而如果是後者,你就需要努力去改變你自己。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成功所以對你遙不可及的原因,不是別人和環境,而是你自己的所作所為使你不能成功。既然你決定做出改變自己的判斷與選擇,那你就首先要明確你自己必須幹些什麼,以便抓住成功的機遇。你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而這種改變對你來說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但為了發展成功,你必須用你的理性,作出這樣的判斷和選擇。
那麼,現在就是你做出判斷和選擇的時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