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我”是最棒的(2 / 3)

對於我們的父母,我們永遠是不可重複的孤本。無論他們有多少兒女,我們都是獨特的一個。

假如我們不存在了,他們就空留一份慈愛,在風中蛛絲般飄蕩。

假如我們生了病,他們的心就會皺縮成石塊,他們無數次向上蒼祈禱,願我們康複,甚至願意災痛以十倍的烈度降臨於他們自身,以換取我們的平安。

我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經過放大鏡,進入他們的瞳孔,攝人他們心底。

假如我們先他們而去,他們的白發會從日出垂到日暮,他們的淚水會使太平洋漲潮。

麵對這無法承載的親情,我們還敢說我不重要嗎?

我們的記憶,同自己的伴侶緊密地纏繞在一處,像兩種混淆於一碟的顏色,已無法分開。你原先是黃,我原先是藍,我們共同的顏色是綠,綠得生機勃勃,綠得蒼翠欲滴。失去了妻子的男人,胸口就缺少了生死攸關的肋骨,心房裸露著,隨著每一陣輕風顫栗。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如斷弦的古琴,每一根琴弦都在雨夜長久地自鳴……

麵對同甘共苦的愛人,我們忍心說我不重要嗎?

俯對我們的孩童,我們是至高至尊的惟一。我們是他們最初的宇宙,我們是他們深不可測的海洋。假如我們隱去,孩子就永失淳厚無雙的血緣之愛,天傾東南,地陷西北,萬劫不複。盤子破裂可以粘起,童年碎了,永不複原。傷口流血了,沒有母親的手為他包紮。麵臨抉擇,沒有父親的智慧為他謀略……麵對後代,我們有膽量說我不重要嗎?

與朋友相處,多年的相知,使我們僅憑一個微蹙的眉尖、一次睫毛的抖動,就可以明了對方的心情。假如我不在了,就像計算機丟失了一份不曾複製的文件,在他的記憶庫裏留下不可填補的黑洞。夜深人靜時,手指在撳了幾個電話鍵碼後,驟然停住,那一串數字再也用不著默誦了。逢年過節時,她寫下一遝遝的賀卡。輪到我的地址時,她閉上眼睛……許久之

後,她將一張沒有地址隻有姓名的賀卡填好,在無人的風口將它焚化。

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樣的成品。麵對這般友情,我們還好意思說我不重要嗎?

我很重要。我對於我的工作我的事業,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獨出心裁的創意,像鴿群一般在天空翱翔,隻有我才捉得住它們的羽毛。我的設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灘上,等待著我把它用金線串起。我的意誌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線消失的遠方……

沒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別人。

我很重要。我對自己小聲說。我還不習慣嘹亮地宣布這一主張,我們在不重要中生活得太久了。我很重要。

我重複了一遍。聲音放大了一點。我聽到自己的心髒在這種呼喚中猛烈地跳動。

我很重要。我終於大聲地對世界這樣宣布。片刻之後,我聽到山嶽和江海傳來回聲。

是的,我很重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勇氣這樣對自己說。我們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們的自身可能很渺小,但這絲毫不意味著我們不重要。

重要並不是偉大的同義詞,它是心靈對生命的允諾。

人們常常從成就事業的角度,斷定我們是否重要。但我要說,隻要我們在時刻努力著,為理想在奮鬥著,我們就是無比重要的。

不管我們是否開創轟轟烈烈的事業,不管我們有沒有顯赫的成就,不管我們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應該熱愛自己的生命。因為生命實在來得不容易,我們不應該輕視自己。

9、你就是一名冠軍生

在你的道路上無論有什麼障礙和困難,它們都還不及在成胎時所克服的障礙和困難的十分之一那麼大!

你曾經考慮過你在誕生之前就贏得了許多戰役嗎?

“停下來去考慮你自己的事吧。”遺傳進化學家設菲爾德說,“在整個世界史中,沒有任何別的人會跟你一模一樣。在將要到來的全部無限的時間中,也決不會有像你一樣的另一個人。”

你是一很特殊的人。為了生下你,許多鬥爭發生了,這些鬥爭又必須以成功告終。想想吧:數以億計的精細胞參加了巨大的戰鬥,然而其中隻有一個贏得了勝利——就是構成你的那一個!這是為了達到一個目標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賽跑:這個目標就是包含一個微核的寶貴的卵。這個為精蟲所爭奪的目標比針尖還要小,而每個精蟲也是小得要被放大到幾千倍才能為肉眼所見。然而,你的生命的最決定性的戰鬥就是在這麼微小的場合上進行的。

數以百萬計的精蟲的每一個頭部都包含一個寶貴的負載,它由24個染色體所構成,正如同卵的微核包含24個染色體一樣。每個染色體是由緊密地串在一起的膠狀小珠所構成。每個小珠包含數以百計的遺傳因子,科學家們把你的遺傳的所有因素都歸之於遺傳因子。

精蟲中的染色體所包含的全部遺傳物質和傾向是由你的父親和他的祖先所提供的;卵核中的染色體所包含的全部遺傳物質和傾向則是由你的母親和她的祖先所提供的。你的母親和父親本身代表20多億年前為生存而戰鬥的勝利的極點。於是一個特殊的精蟲——最快、最健康的優勝者——同等待著的卵結合起來,就形成一個微小的活細胞。

最重要的活人的生命已經開始,你已經成了一名冠軍,這種情況你以後必定還要麵臨的。為了所有實際的目的,你已從過去巨大的積蓄中繼承了你所需要的一切潛在的力量和能力,以便達到你的目的。

你生來便是一名冠軍,現在無論有什麼障礙和困難處在你的道路上,它們都還不及你在成胎時所克服的障礙和困難的十分之一那麼大哩!

10、自己相信自己

如果你想進行自我改造、自我管理,進行某方麵的修養,你就應首先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實際的可能,使自己的長處得到發揮。這樣,你就會感到自己並不比別人笨,你有不及別人的地方,別人同樣有不及你的地方。自信心便會由此產生並不斷增強。

人生最大的損失,除了喪失人格之外,就要算失掉自信心了。

春天到了,一位農夫聽到兩粒種子躺在土壤裏對話。

第一粒種子說:“我要努力拱出地麵,並且將根深深紮入土壤;我要“出人頭地”,讓自己在大自然中迎風搖擺,大聲歌唱生命的高貴。讓我在有限的生命裏得到陽光和雨露的愛護,雖然最終我會在秋天枯萎,但我的一生活得很充實。”

第二粒種子說:“我沒你那麼勇敢。如果我用力向地麵上鑽,這可能會傷到我脆弱的莖心;如果我向土壤裏深深紮根,可能會碰到硬硬的石頭;如果幼芽長出,難保不被昆蟲吃掉;我若開花結果,隻怕小孩子會將我連根拔起。一想到這些,我看我還是呆在土壤裏麵最安全。其實,長出來也沒什麼大意思,反正最終都會死的。”

農夫聽完兩顆種子的對話後,對第一粒種子充滿信心,他辛勤護理,使其茁壯生長。對第二粒種子卻失去信心,疏於管理,最後第二粒種子剛露出地麵就逐漸枯萎了。

其實,農夫就是你自己,兩顆種子代表了你的兩種選擇,兩種心態。

人生就是一次無法回頭的旅行,“不敢冒險就是最大的風險”,它將使危險加速而至。

如果你充滿自信和勇氣,就會像第一顆種子那樣,在有限的生命裏盡情享受人世間的快樂;如果你缺乏自信和勇氣,你就會像第二顆種子那樣漸漸老去,直至枯萎。

缺乏自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它會讓你喪失許多成功的機會,浪費你寶貴的時間,甚至會激活那些可能傷害到你的情感,把你擊垮。

相信你自己,相信你內心深處所確定的東西,不要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隨隨便便地放棄自己,作出妥協。

缺乏自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它會讓你喪失許多成功的機會,浪費你寶貴的時間,甚至會激活那些可能傷害到你的情感,把你擊垮。

11、自卑:自輕自踐的孿生兄弟

愛情是偉大的,她不僅給你力量,給你自信,有時還會在不自覺中改變你的一生。

有個大學三年級的女生,不漂亮,甚至還多少有點醜。見同班的女同學皆有了男朋友,惟自己形影相吊,便挺自卑,還常常悄悄地掉淚。

教心理學的老師覺察到了這件事,就假冒一個男生的名義,給她寫了封匿名的求愛信。

尊敬的XX:

冒昧地給您寫信,您不會紅顏大怒吧!

很久了,很久了,我一直在默默地觀察著您!您是個極有特色的好女孩兒——當您的女同胞接二連三地有了男友,您卻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女性的莊重,與您的女同胞比,您顯然比她們更有內涵,更有古典色彩,更有分量!因此,在我的心目中,您格外神聖、格外聖潔!自然,也正是因為您格外莊重、格外嚴謹,我才不敢放肆失禮——請恕我暫時不公開我的姓名,但我肯定會天天關注著您,在得到您的認可之前,就讓我從一個遙遠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滿懷希冀地看著您吧!

沒有您,我將失望之極!

我堅信,在未來的期末考試中,您將凱歌高奏!

那時,請準許我真誠地為您高興?行嗎?您那燦爛的天使般的笑,將使我變得格外歡欣鼓舞!

一個盼望著得到您的青睞的極善良的男同胞

X月X日

果然,就這麼一封信,也就一舉改造了一個人。

看看那原本自卑的女孩子吧!自打收到了這封信,就恢複了勇氣和信心——她抬起了自己高貴的頭,她的步伐從此充滿了自信,她不再暗自垂淚,她奮發圖強,她的拚搏使人感動。到了年終,她果然以全優的成績得到了全班同學的一致讚美!

一個人貧窮點沒關係,地位低些也沒關係。這些都是外在的,是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改變的,或者說得極端些,不改變又怎麼樣呢?各人有各人的生活,隻要不妨礙別人,不對不起別人,窮些苦些又怎麼樣呢?但如果一個人自輕自賤,那就麻煩了,那就沒有救了。一個自輕自賤的人,就算你的地位怎麼高,財富怎麼多,人家仍會覺得你有缺陷,仍會覺得你需要改變。當我們說一個人沒有出息的時候,主要的不是說他沒有做出成就,沒有成家立業什麼的,而是指那個人自輕自賤,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打自己耳光,自己不給自己臉麵。

而自輕自賤的孿生兄弟,就是自卑。奧地利心理學家奧威爾在《自卑與人生》中說:“自輕自賤的人,必定是自卑的人;或者說,自卑的人,必定是自輕自賤的人。”自卑就是拿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作比較時得到的那種感覺,是一種自己感覺低人一等的慚愧、羞怯、畏縮,甚至灰心喪氣的情緒。有自卑感的人,常常輕視自己,總認為自己無法趕上別人,並因此而苦惱。

一個好端端的人,為什麼會自卑,會自輕自賤呢?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時期如果各項活動取得成績而得到老師、家長及同伴的認可、支持和讚許,便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求知欲,內心獲得一種快樂和滿足,就會養成一種勤奮好學的良好習慣。相反,他們會產生一種受挫感和自卑感。這就是說,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社會環境長期影響的結果。

人的成才道路是相當寬廣的,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當你取得了一定成功之後,還會繼續發現自己有不如他人之處。所以,時時知不足是有利於促進自己進步的。但若老是自卑不已,悲觀泄氣,則是有害無益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能夠進行正確的自我估價。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如果隻看短處不看長處,或者誇大短處縮小長處,則會形成自卑感。苛求自己沒有短處,這是不可能的。有時,某些短處甚至還很難彌補,如身體的缺陷便是如此。積極的態度是揚長避短,以“長”補“短”。這一方麵不行,也許另一方麵比別人強。比如,盲人阿炳,雖然失去視覺,但卻拉得一手好二胡,他不就是靠聽覺和觸覺來體驗、創造生活的嗎?當認識到自己的短處時,可以設法彌補,或選擇更適合於自己的途徑發揮自己的長處,自卑的心理也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有一則這樣的故事:一位高考失利的青年,感到十分失意,就騎著自行車在大堤上亂走,一不留神,車子歪了下去,險些撞著坐在堤下的一個老人。在向老人表示了歉意後,他沒馬上走,而是坐在老人身邊。那是春天的一個上午,陽光明媚,清風徐來。草綠了,花開了,那些花兒,在遠遠近近的綠草間像星星一樣閃爍。無數老人、孩子在草裏徜徉,花裏漫步,也像春天的陽光一樣燦爛。隻有這位青年感到例外。

那時候,失意就像春天的草一樣在他思想裏蓬蓬勃勃。很久以來,他看見一片落葉,便傷感,覺得自己也是一片落葉;他看見一片落花,也傷感,覺得自己是一片落花;看見流水,還是傷感,覺得自己的生命就在這平平淡淡中像水一樣流逝了。

老人看出了他的失意,跟他說起話來,老人說:“年輕人,怎麼這樣無精打采呢?”他當時手裏正纏著一根草,在老人問過後,他舉了舉那根草說:“我這輩子將像這根草一樣平凡。”老人沒做聲,隻是靜靜地看著他。在老人的注視下他說了起來,他說:“我是一個很不幸的人,初中時因一場病休學一年。此後,學習成績一直很差,勉強讀了高中後,又沒考上大學。”他又說:“一個人連大學都沒上過,毫無疑問是一個平凡的人,我這一輩子將在平凡中度過。但我不甘心,也不想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我從小就立下誌願,一定要讓自己的人生輝煌。”說到這裏,他流淚了,他心裏裝不下太多的失意,那些失意像洶湧的洪水,終於找到了決口。

這時老人開口了,老人說:“你知道你手裏拿的是什麼草嗎?”“不知道。”“它是蒲公英。”“這就是蒲公英嗎,我常在詩人筆下見到它,可它也很普通呀。”他說。“你沒看見它開著花嗎?”“看見了,一種小花,毫不起眼。”“是不起眼,但它也可以輝煌。”“在詩人的筆下?”“不。”老人搖了搖頭,注視著他。

俄頃,老人站了起來,跟他說:“我帶你去看一個地方吧。”他聽從了老人的話,也站了起來。隨後,他跟著老人沿著那條堤往遠處走去。大約二十幾分鍾後,他看見了一個足以讓他一生都為之震撼的景致:那是一塊很大很大的河灘,有幾十畝甚至上百畝大,整個河灘上全是蒲公英,無邊無際。蒲公英開花了,那些毫不起眼的黃黃白白的小花,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那樣美,那樣爛漫,那樣妖嬈,那樣蔚為壯觀,炫目輝煌。一朵小花,也可以這樣輝煌嗎?他們再沒說話,就那樣佇立著,起風了,花兒輕輕地向他湧來。他心裏一下子飄滿了那些美麗的蒲公英,忽然覺得自己也是一朵蒲公英了!

從那以後,那漫無邊際的蒲公英一直在他眼裏爛漫著,他仿佛從那裏看見了自己。他同時也深深懂得了平凡的人生也可能充滿著不平凡的道理。

當然,對於人生來說,一種充實有益的生活,本質並不是競爭性的,一個人不必把奪取第一看得高於一切,它隻是個人對自我發展和幸福美好的生活追求而已。那些每天一早來到街頭公園練武打拳、練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們,那些隻要有空就練習書法繪畫、設計剪裁服裝和唱戲奏樂的人們,根本不在意別人對他們姿態和成果品頭論足,也不會因沒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練習、情緒消沉。他們的主要目的不在於當眾展示、參賽獲獎,而是自得其樂、自有收益,滿足自己對生活美和藝術美的渴求。

12、成功屬於“有心”人

世上真不知有多少失敗者,隻因沒有堅強的自信力,他們所接近的也無非是些心神不定、猶豫怯懦之輩,他們三心二意,永無決定事情的能力;他們自身明明有著一種成功的要素,卻被自己活生生地推了出去。

沉著冷靜,永不氣餒,這是每一個人所應養成的品格,任何人都應永遠保持一副親切和藹的笑容、一種希望無窮的氣魄,一種必能戰勝任何突然襲來的逆浪的自信力和決心。他們應該不急躁、不懊惱,不輕易發怒,更不應該遇事遲疑不決,這些良好的品性,往往比焦心憂慮更容易解決許多困難。

噴泉的高度是無法超過它的源頭的,一個人做事也是一樣,他的成就絕不會超過自己所相信的程度。如果你已經有了適當的發展基礎,而且你知道自己的力量確能愉快地勝困難,就應該立刻拿定主意,不要再發生絲毫動搖,即使你遭遇一些困難和阻力,也千萬不要想到後退。

無論你現在處於一種什麼地步,千萬不要失去最可貴的自信力!你應該昂起的頭,切勿被困難壓下去;你堅決的心,切勿被惡劣的環境所屈服。你要做環境的主人,而不是環境的奴隸。你無時無刻不在改善你的境遇,無時無刻不在向著目標邁進。你應該堅決地說:你全身的力量已經足以完成那件事業,絕不會有人來把你的這股力量搶了去。你應該從自己的個性改起,養成一種堅強有力的個性,把曾被你趕走的自信力和一切因此喪失的力量重新挽救回來。

有許多人對事業曾經失去過信心,但最後還是重新建立了自信,挽回了事業。世人應該保持這種價值連城的成功之寶,正如應該爭取高貴的名譽一般重要。

諾貝爾的成功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我們知道,在諾貝爾的遺囑中,他將價值瑞典幣三十餘億克朗的財產,部分贈予親友,大部分留作基金,以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每年頒發一次,給予在物理、化學、生理和醫學、文學方麵有貢獻的人,以及有效地促進國際親善,廢除或裁減常備軍,對促進和平事業有貢獻的人。受獎人不受國籍限製,這就是自1901年起頒發的舉世聞名的諾貝爾獎金。

諾貝爾是因為發明了硝化甘油炸藥的引爆裝置而獲得了巨額財富。

諾貝爾初次見到硝化甘油,是在聖彼得堡。當時,一個名叫西寧的教授拿硝化甘油給諾貝爾父子看,並放在鐵砧上錘擊,受錘擊的部分立即發生爆炸。這引起了諾貝爾極大的興趣。西寧教授說,如能想出切實的辦法,使它爆炸,在軍事上大有用處。從這以後,年輕的諾貝爾就對此念念不忘,力求完成這一發明。

諾貝爾經過長期思考和實踐,認識到要使硝化甘油爆炸,必須把它加熱到爆炸點或以重力衝擊。尋求一種安全的引爆裝置,這正是諾貝爾為自己確定的課題。1862年五、六月間,諾貝爾在聖彼得堡的實驗室裏,進行了第一次探索性的試驗。他先把硝化甘油封裝在玻璃管裏,再把玻璃管放進裝滿火藥的錫管裏,然後裝進導火管。裝好以後,諾貝爾兄弟三人一起來到水溝旁,將導火管點燃,丟人水中,結果,水花四濺,地麵震動,爆炸力遠大於一般火藥,表明硝比甘油與火藥都已爆炸了。這是一次用較多的火藥引爆較少的硝化甘油的試驗,它的意義不在於實用,而在於第一次發現了引爆硝化甘油的原理。

自此以後,諾貝爾努力尋求硝化甘油爆炸的引爆物。這種引爆物的用量,當然應該遠小於硝化甘油,才有實際意義。他經曆了多次失敗,仍以頑強的毅力堅持試驗,以至於就連他的父親和哥哥都嘲笑他“固執”。

有一次,諾貝爾以為已經找到了引爆硝化甘油的辦法,滿懷信心地進行試驗。他用一隻小玻璃管,裏麵裝滿火藥,與導火索接好後,浸入裝有硝化甘油的容器內,點燃後,他像一個放爆竹的孩子一樣期待著轟然一聲巨響。但是,玻璃管內的火藥爆炸卻未引燃硝化甘油。現在看來,這次失敗可能是偶然的。引爆硝化甘油並不困難。然而,在曆史上諾貝爾確曾走過這樣的彎路。可貴的是,他遭到失敗而不急躁,不灰心。又經多次反複試驗和細致分析,他終於發現是由於玻璃管口沒有封緊,火藥不能炸碎玻璃管,沒有產生足以使硝化甘油爆炸的衝擊力和溫度。於是他用蠟將管口封死,終於獲得成功。

1868年2月,瑞典科學會授予諾貝爾父子金質獎章,獎勵老諾貝爾用硝化甘油製造炸藥的長期努力,獎勵愛佛萊·諾貝爾首次使硝化甘油成為可以用於工業的炸藥。

於是,諾貝爾給自己定出了新的目標,試製一種兼有硝化甘油的爆炸威力和猛炸藥的安全性能的新品種。不久,堅結的膠質炸藥和柔軟的可塑性極好的膠質炸藥相繼問世。它的爆炸效力高,價錢又比較便宜。它比硝化甘油有更大的爆炸力,而又具有更大的穩定性,點燃不至爆炸,浸水不會受潮。膠質炸藥很快在瑞士、法國、意大利的爆破工程中被廣泛采用,盛行起來。

諾貝爾是一個具有豐富想象力的人。他在各個科學技術領域,都以進取的姿態竭力發揮自己的才能。他往往同時從事幾種研究,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的工作是間歇的,我將一件事放下,過一陣子又重新做起。我差不多常常這樣。不過,凡是我認為可以得到最後成功的事,我總回過頭去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