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戰勝自我,你定贏(1 / 3)

人的一生,是風風雨雨,坎坎坷坷的一生,遭遇過無數的對手和敵人,但最強大的敵人並不是外部的,而是我們自己!正如哲人羅蘭所說:“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在戰勝別人之前,先得戰勝自己。”

其他的敵人是較容易戰勝的,惟獨自己這個敵人是難戰勝的。我們常常錯過機會,是因為我們的猶豫和拖延;我們常常滿足現狀,是因為我們沒有追求和理想;我們常常回避困境,那是因為我們缺少自信……其實每個人都有戰勝自己的經驗。

1、給自己鼓掌喝彩

當我們碰到低潮時,會不會有人來拍拍我們肩膀,給我們打氣呢?

說實話,當你碰到低潮時,看你好戲的人多,真正能為你打氣的人少!看不得別人好是人的天性,因此你也不必對人性的這種現象慨歎。或許你的老師、長輩會為你打氣,但他們也沒法子天天拍你肩膀。

所以,我們主張,當你碰到低潮時,要自己鼓勵自己!

我們並不否定別人的鼓勵作用,事實上,別人的鼓勵會讓你有“畢竟我不孤單”的感覺,於是生出一股奮起的力量;但是,我要告訴你:

千萬別乞求、冀望別人的鼓勵,因為那隻會讓你像個可憐蟲!而這種鼓勵也帶有憐憫的意味。

千萬別依靠別人的鼓勵來產生勇氣和力量,因為你未來的路還會有許多坎坷,可不一定每一次你低潮的時候,都會有人來鼓勵你哩!

所以,要自己鼓勵自己,讓勇氣和力量在自己心中產生,好比開了泉孔,泉水自己源源湧出那般!任何狀況,你都可“自己取用”!

不過,人在低潮時,有時連“活”都不想了,怎麼來“鼓勵自己”呢?

因此,遇到低潮時,你第一個要有“活下去”的決心,因為這是自己鼓勵自己的先決條件。

之後,你要告訴你自己:我要走過這個低潮,我要做給別人看,向所有人證明我的強韌!換句話說,你要為自己爭一口氣,不要被別人看輕!

有了這樣堅定的信念,接下來就是“做”了,這當中會有挫折、沮喪和“不知何日出頭”的漫漫等待,而你也很有可能再度被打倒!

有人在牆上貼滿勵誌標語,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默念;有人找個僻靜的地方,痛快地流淚;有人拚命看成功人物的傳記;有人借運動來強化意誌,忘卻沮喪……

方法很多,不一定每個人都適用,但不管你的方法如何,你一定要做到“自己鼓勵自己”——人遭逢低潮就有如孤身闖入原始雨林,在這種時候,你不靠自己又要靠誰呢?

能自己鼓勵自己的人就算不是一個成功者,但也絕對不會是一個失敗者,你還是趁早練得這種“功夫”吧!

一個不信任自己的人,一個悲觀處世的人,一個隻是把自己的成果當作僥幸的人,不可能成為成功者。

成功者同他們的態度恰恰是截然不同的。

成功者在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後,總是以強烈的進取精神千方百計地去創造條件,去實現目標,從而大大增加了自己成功的機會。即使遇到挫折,他們也會積極進行分析,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進行新一輪的努力。而當事情有了進展,他們往往能充分肯定自己的已有成就,並以此來增強自己前進的勇氣。

人生來就需要得到鼓勵和讚揚。許多人做出了成績,往往期待著別人來讚許。其實光靠別人的讚許還是不夠的,何況別人的讚許會受到各種外在條件的製約,難以符合你的實際情況或滿足你真正的期盼。要保護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功信念,不妨花些時間,恰當地給自己一些獎勵。

作家勞倫斯·彼德曾經這樣評價一些著名歌手:為什麼許多名噪一時的歌手最後以悲劇結束一生?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在舞台上他們永遠需要觀眾的掌聲來肯定自己。但是由於他們從來不曾聽到過來自自己的掌聲,所以一旦下台,進入自己的臥室時,便會備覺淒涼,覺得聽眾把自己拋棄了。他的這一剖析,確實非常深刻,也值得深省。

給自己鼓掌,決不同於自我陶醉,而是為了更強化自己的信念和自信心,更正確地評估自己的能力。

當你取得了成就,做出了成績,或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的時候,千萬別忘了給自己鼓掌。當你對自己說“你幹得好極了”或“那真是一個好主意”時,你的內心一定會被這種內在的詮釋所激勵。而這種成功途中的歡樂,確實是值得你去細細品味的。

當你取得了成就.做出了成績,或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的時候,千萬別忘了給自己鼓掌。當你對自己說“你幹得好極了”或“那真是一個好主意”時,你的內心一定會被這種內在的詮釋所激勵。

2、自我超越

有這樣一段話很精彩:“如果僅從身體條件看,人類隻是很平淡的物種。在力氣上,人比不過大象、老虎,甚至比不過和他同樣大小的其他動物。人雖能昂首闊步地行走,但行動遠不如貓的靈巧;人也跑不過狗,更跑不過馬了。人的視覺不如鷹,嗅覺不如狗,聽覺不如羚羊,很多感覺都很遲鈍。人類雖能站立,但站久了卻要腰酸背痛,這說明人的骨骼和肌肉不太適合他的直立姿勢。人可能是生物界中惟一不協調的物種,其他生物絕無這種情況。魚在水中遊,鳥在空中飛,都是那樣和諧完美。甚至小小的昆蟲,都能有那麼大的繁殖力和那麼強的適應環境的能力。但是,主宰世界的仍舊是人類。人類能做到這一點,完全靠的是人們的智慧。換句話說,人類具有其他動物無與倫比的大腦。僅僅是這一差別,使得人類統治了世界。”

人的智慧可以使人超越自己身體的局限和不足,人沒有翅膀,但可以駕駛飛機在天上翱翔;人的視力有限,但可以借助超能望遠鏡看到宇宙星空的細小變化。

人能夠不斷地超越自己。

無數事實和許多專家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潛能沒有開發出來。

美國的學者詹姆斯據其研究成果說:“普通人隻發揮了人蘊涵潛力的1/10。與應當取得的成績相比,我們不過是半醒著的,我們隻利用了我們身心資源的很小的一部分……”

既然人人都有巨大的潛能,為什麼實際生活中人與人卻千差萬別呢?

這當然是由於心理態度與努力程度不同所決定的,也和所受的教育和所處的環境不同有關。

受到行為主義和人文主義的影響,很多教育家在為學生設定學習目標時,都不會把目標定得太高。

行為主義者認為,如果把成就的標準定低一點,學生會很容易達到標準,因而得到獎勵。獎勵會使學生更樂於重複該項工作。反之,如果將成就標準定得太高,學生會因受挫而回避該項課程,因而削弱了學習動機。

人文主義者也鼓勵多獎勵取得成就的學生和減少學生受挫的機會。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

目標的困難度決定於人們對自己的要求和要完成目標的技術。一個運動員要在一項自己不擅長的運動項目上奪標要比在一項自己很熟識的項目上奪標難。因此,難度是相對於人們對自己的要求和他們現階段的能力水平而言。如果他們對自己在表現上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現時的能力水平,便為自己設立了一項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如果一個人敢於向自己以往的表現和能力水平挑戰,當遇到困難時,便會嚐試學習新的方法來解決它,經過不斷學習,他的能力就會有所提高,他就實現了超越自己。

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可以提高人的創造力,可以使人不斷地發展自己的能力,超越自己現在的水平。

隻有具備積極的自我意識,一個人才會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並知道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因而他能積極地發揮和利用自己身上的巨大潛能,幹出非凡的事業來。

羅斯福曾說過:“傑出的人不是那些天賦很高的人,而是那些把自己的才能在盡可能的範圍內發揮到最高限度的人。”

積極的自我意識形成的過程同時又是不斷和現實抗爭的過程,不斷地認識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創業者也正是在拚搏中認識自我、最終實現自我的。

3、信念——人生的一盞明燈

人生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所以心中不能缺少一盞燈。隻有心中裝盞燈,才能走到哪裏都能感受到光明,信念就是人生的一盞明燈。

信念是一個人做事情與活下去的支撐力量,它可以幫助人們克服人生中的一切困難,到達勝利的彼岸。如果心中沒有了信念,就等於自己給自己判了死刑。

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學校,每一次失敗,每一次打擊,每一次損失,都蘊藏著成功的萌芽。

我已經嚐到了成功的甘露,但是我知道以後的日子並不總是在成功的巔峰上。無論我嚐試了多少次,無論我在選定的事業中多麼堅忍不拔,表現出色,無論我還將付出多麼大的代價,挫折與失敗還會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如影隨形。我們每個人,即使是最剛毅最具英雄氣概的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也都是在失敗的恐懼中度過的。財富是無窮無盡的嗎?不,它們永遠不夠。我們受到保護嗎?安全嗎?可是,安全又意味著什麼?沒有疾病、不會失業、免遭搶劫?我們有親密的夥伴和充滿愛與關懷的家人嗎?友誼是永遠值得信任的嗎?愛會長久嗎?

失敗的恐懼使我們的生活籠罩在災難的陰影中。失敗形形色色,變幻莫測,既是想像的又是現實的,既模糊混沌又清晰明朗,稍縱即逝卻又揮之不去。為保住工作而奮鬥的工人感到這種恐懼,養家糊口的成年人感到這種恐懼。這種恐懼折磨著每一個人,王子與貧兒,智者與蠢才,聖者與罪犯。過去,我不知如何對抗逆境,失敗的創傷使希望的天空布滿陰雲,使夢想化為泡影。現在,這一切不會重演了。這是一種新的生活。無論失敗何時降臨,我都有方法扭轉乾坤,從中獲益。

在每一次困境中,我總是尋找成功的萌芽。

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學校,每一次失敗,每一次打擊,每一次損失,都蘊育著成功的萌芽,這一切都教會我在下一次的表現中更為出色。我不再對失敗耿耿於懷,不再逃避現實,不再拒絕從以往的錯誤中獲取經驗,經驗是來自苦難的精華。生活中最可怕的事情是不能從一次的失敗中得到為下一次準備的智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校,得到不同的經驗。除此之處,別無他法。逆境往往是通向真理的重要途徑。為了改變我的處境,我準備學習我所需要的一切知識。

在每一次困境中,我總是尋找成功的萌芽。

現在,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去對抗逆境。我第一次明白,所有事情,或好或壞,或大或小,都將迅速從我身邊過去。人類的成就或是大自然的傑作都轉瞬即逝。生命中的一切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中。

每天我站在峭壁上,身後是昔日無底的深淵,前方是未來,未來將淹沒今天降臨到我頭上的一切。無論今後我麵對什麼樣的命運,我都將細細地品味它,痛苦也會很快過去。隻有少數人知道這個顯而易見的真理,其他人一旦苦難降臨,希望和目標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些不幸的人們至死都在苦難的深淵中,每天如坐針氈,乞求別人的同情和關注。逆境從來不會摧毀那些有勇氣有信心的人們。我們每個人都將在苦難的熔爐中錘煉,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再生。而我將再生。金子在火紅的炭火中保存下來,毫無損失。我比金子更為珍貴。

一切終將過去。

在每一次困境中,我總是尋找成功的萌芽。我發現苦難有許多好處,隻是很少為人察覺。苦難是衡量友誼的天平,也是我了解自己內心世界的途徑,使我挖掘自己的能力,這種能力在順境中往往處於休眠狀態。

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始終離不開受苦。寶玉不經磨礪就不能發光。沒有磨煉,我也不會完美。生命熱力的炙烤和生命之雨的沐浴使我受益匪淺,但是每一次的苦難都是伴隨著淚水。

現在我知道,靈魂遭受煎熬的時刻,也正是生命中最多選擇與機會的時刻。任何事情的成敗取決於我尋找幫助時的態度,是抬起頭還是低下頭。假如我隻會施展伎倆,使出種種僅宜之計,那麼機會也就永遠失去了,我會生活得不那麼富裕,成就也不太大,痛苦更深,我會更加可憐,更加渺小。但是,如果我百折不撓,堅定向前,那麼從此以後,任何苦難都將成為我生命中勝利的轉折點。

在每一次苦難中,我總是尋找成功的萌芽。

無論何時,當我被可怕的失敗擊倒,在第一次的陣痛過去之後,我要想方設法將苦難變成好事。偉大的機遇就住這一刻閃現……這苦澀的根必將迎來滿園芬芳。

在每一次困境中,我總是尋找成功的萌芽。

4、追求目標,沒有任何借口

你是一支溫度計或一支自動調溫器?一支溫度計隻能反應它周圍環境的溫度。但一支自動調溫器會隨環境來改變它的溫度。一般言之,失敗者隻會被動地去適應環境,但贏家會主動采取行動,做他們要做的事,他們驅策他們的精力,而不是被精力所驅策。

避免借口,贏家設定他們的目標,失敗者給自己找借口。

自我開始的人去找責任,他們決不找借口來遮掩他們的不良行動。

盡力去做,你會得到一切你要的。如果你無法發動自己,就隻選最重要和能做的事來做,讓它成為你注意力的焦點。把全部精神投入,一切都為了它。明天也如此,最後,它會成為一個美麗和興奮的典範,會產生難以置信的結果。

時間是現在,你就是人選如果你坐等更好的機會、更好的工作或更好的環境,那麼等待本身便是死路一條。

失敗者坐等副業發生,贏家使事情發生!贏家決定主宰他們的生活,不把他們的未來交給環境或情況。如果你要除去最大的障礙,要知道,那個障礙便是你,現在是采取行動的時間!集中精力來發展成功的習慣,給自己創造一種成功的氣氛。

在這個練習練習中,你有機會把本節談的東西變成練習。

1.寫下你必須采取的第一步,朝你最大的目標前進。

2.列出三大你未采取第一步的理由。

3.現在寫下克服這三大理由的戰略。

4.訂一個完成這三種戰略的日期。

今日,你如何用你的時間是很重要的,因為時間是一去而不複返的。

當你在玩或忙於追求有價值的目標時,你會覺得時間如飛逝。但如果你隻是在熬時間,那是很難挨的事。

“一日之計在於晨”。當我們早起時,尤其是經過一晚甜睡後,情況大不一樣。早起給我們時間以企盼的心情來迎接一整天,發動我們內在的力量,使我們能迎接眼前的挑戰。昨天在我睡著時已結束了,所有的不快和擔心也隨之而結束。今天是新的一天,我可以寫下新的一頁,隻要我肯試。

繼續前進。記住,物體在動時,是以同樣的速度和同一方向在動,除非有外力介入。例如,專家告訴我們,車子在跑時所需的燃料比在車子發動時少。有許多人在一天結束時感到很疲累,而且耗費了太多的體力,也許是因為他們在一天之中不時停下來再發動的結果。

維持繼續前進的秘訣是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麼。有一位作家說,他最怕的事莫過於看到打字機上夾著一張空白的稿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每次在停止寫作時,總會留下一張紙,紙上留下句未完成的句子。第二天早上,他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完成那個句子。不久,他便能進人工作狀況。

你可以在書桌上貼上一張“應做之事”的清單或時間表,會有同樣的效果。它能幫助你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

5、希望之燈永不熄滅

希臘神話中有一則神話叫“潘多拉的匣子”。傳說眾神之王宙斯因為普羅米修斯違背了他的意願,盜了天火給人類,因此他大怒,開始懲罰普羅米修斯和人類。他命令手藝最高明的匠神赫淮斯托斯按照女神的模樣打製出一名女子,起名叫潘多拉,即具有一切天賦的女人之意,並且讓每一個神都送一樣禮物放在潘多拉隨身攜帶的匣子裏。之後,宙斯把潘多拉嫁給了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因為普羅米修斯是個先知,所以他知道潘多拉是宙斯用來懲罰人類的工具,因此,他事先反複鄭重地提醒和警告埃庇米修斯:千萬千萬不要動潘多拉的匣子。但普羅米修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語重心長的警示反而引起了埃庇米修斯強烈的好奇心。埃庇米修斯趁人不在,偷偷地打開了潘多拉的那個匣子,頓時,匣子裏各種各樣的東西都飛了出來,埃庇米修斯定神一看,天那,從匣子裏飛出來的是戰爭、疾病、瘟疫、災難、痛苦、妒忌……埃庇米修斯被嚇壞了,他急急忙忙關上了匣子,結果,最後一樣東西被關在了匣子裏,這個東西恰恰就是:希望。

從此以後,人類必須經曆各種各樣的戰爭、疾病、瘟疫、災難、痛苦、妒忌……惟獨缺少的是希望。

有一位老師經常向青年人說:“人生不能無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當中的。假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無望的人生當中,那麼他隻能是失敗者。人很容易遇到些失敗或障礙,於是悲觀失望,消極下去,或在嚴酷的現實麵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氣,或怨恨他人,結果落得個唉聲歎氣、牢騷滿腹。其實,身處逆境而不丟掉希望的人,肯定會找一條活路,在內心裏也會體會到真正人生的歡迎。

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力的,失掉“希望”的人生是無力的;“希望”是人生的力量,在心裏一直抱著“美夢”的人是幸福的。也可以說抱有“希望”活下去,是隻有人才被賦予的特權。隻有人,才能由其自身產生出麵向未來的希望之“光”,才能創造自己的人生。

在走向人生這個征途中,最重要的既不是財產,也不是地位而是在自己胸中像火焰一般燃燒起的信念,即“希望”。因為那種毫不計較得失、為了巨大希望而活下去的人,肯定會生出勇氣,不怕困難,肯定會激發出巨大的激情,開始閃爍出洞察現實的睿智之光。與時俱進、終生懷有希望的人,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會成為人生的勝利者。

有位醫生素以醫術高明享譽醫務界,事業蒸蒸日上。但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他被診斷為患有癌症。這對他不啻當頭一棒。他一度曾情緒低落,最終他不但接受了這個事實,而且他的心態也為之一變,變得更寬容、更謙和、更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在勤奮工作之餘,他從沒有放棄與病魔搏鬥。就這樣,他已平安度過了好幾個年頭。有人驚訝於他的事跡,就問他,“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支撐著他廠這位醫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幾乎每天早晨,我都給自己一個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個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溫暖每個人。”這位醫生不但醫術高明,做人的境界也很高。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我們所難以預料的。我們不能控製機遇,卻可以掌握自己;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卻可以把握現在;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長,但我們卻可以安排當天的生活;我們左右不了變化無常的天氣,卻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隻要活著,就有希望,隻要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的人生就一定不會失色。

人最怕的是絕望。絕望就像是癌症,它使人失去了麵對現實、掙紮抗拒的勇氣。而與此相反,希望卻正如堅強的生之意誌,它能使一切看似無可救藥的事物重獲生機,欣欣向榮。如果一個人的心靈有了希望,有什麼東西可以打敗他呢?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就是給自己一個目標,給自己一點信心。希望是什麼?是引爆生命潛能的導火索,是激發生命激情的催化劑。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將活得生機勃勃,激昂澎湃,哪裏還有時間去歎息去悲哀,將生命浪費在一些無聊的小事上呢?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無限的,隻要我們不忘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

6、自卑——人生的絆腳石

人一旦有了自卑心理,就不能正常與人來往,導致人生失敗。自卑心理總是用別人的眼光來過低地品評和挑剔自己,把自己限製在一個劣於他人的境地,認為自己與世間那些美好的事物無緣,給自己設置一連串的“不可能”——不可能像他那樣出色,不可能有那樣大的作為,不可能取得那樣大的成功……而總是覺得自己渺小,很少做到心中有數,從而不能正確地肯定和張揚自己;自卑心理又總是把自己以外的世界看得過於神秘,過於玄妙,把別人——其中包括不如自己的人——估計得過高和過於偉大。殊不知,世界上,周圍的人,比自己偉大的其實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