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讓你“迷失”在快樂中(1 / 3)

做好自己,首先要善待自己,讓自己的日子多一份溫馨和快樂。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太陽,不停地燃燒,不斷地給自己加溫,快不快樂取決於你用怎樣的心態去麵對自己。

世間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好的隻有自己的心情。要想過得快樂,就應該把不幸、失敗、挫折和痛苦讀懂。

1、快樂是一種選擇

快樂與痛苦是對孿生兄弟,不同的隻是在於你的選擇。

一位名叫塞爾瑪的婦女陪伴丈夫駐紮在一個沙漠的陸軍基地裏。丈夫奉命到沙漠裏去演習。她一個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裏。天氣熱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陰影下也有50多度。她沒有人可以談天——身邊隻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們不會說英語。她非常難過,於是就寫信給父母,說要丟開一切回家去。不久,她收到了父親的回信。信中隻有短短的兩行字:“兩個人從牢房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讀了父親的來信,塞爾瑪覺得非常慚愧。她決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塞爾瑪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她對他們的紡織、陶器很有興趣,他們就把自己最喜歡的紡織品和陶器送給她。塞爾瑪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觀看沙漠日落,還研究海螺殼,這些海螺殼是幾萬年前當沙漠還是海洋時留下來的……原來難以忍受的環境變成了令人興奮、流連忘返的奇景。塞爾瑪為自己的發現興奮不已,並就此寫了一本書,以《快樂的城堡》為書名出版了。是什麼使塞爾瑪的內心發生了這麼大的改變呢?沙漠沒有改變,印第安人也沒有改變,改變的隻是她的心態,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認為惡劣的情況變為了一生中最快樂、最有意義的冒險,塞爾瑪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星星。

快樂與痛苦原來是對孿生兄弟,不同的隻是在於你的選擇。就好像夏天和冬天一樣,如果你選擇夏天,認為夏天會給你帶來快樂,然而冬天定會來臨,它並不會給你帶來不幸和痛苦,隻是因為你選擇了夏天而拒絕冬天,所以才會有不幸和痛苦的產生。其實,不管是夏天或冬天,對你來講都沒有關係,不同的隻是你的感受。惟有當你不執著於其中之一時,你才能夠享受兩者,快樂永存。

世間許多事情本身並無所謂好壞,全在於當事人怎麼看。當我們麵對一件事情時,學會如何保持樂觀豁達的心境而避免自尋煩惱就顯得十分重要。19世紀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人們不受事物影響,卻受到對事物看法的影響。”實乃至理名言。生活是一種偉大的藝術,隻要你學會生活、學會選擇,別讓世俗的塵埃蒙蔽了雙眼,別讓太多的功利給心靈套上沉重的枷鎖,你就會發現快樂如同星星點點般密布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隨手可得。

快樂是一種心理感受,要不要快樂全由你自己決定。快樂是健康的金鑰匙,人處世間,理應追求快樂。懂得快樂,善於快樂實在是一種智慧、一種氣度、一種境界。人人都應學會怎麼快樂怎麼想,怎麼快樂怎麼看,怎麼快樂怎麼做。學會快樂,發現快樂,創造快樂,快樂就會永伴終生。

2、我的快樂我做主

人生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快樂。人生最重要的東西也是快樂。

在森林的一條小路上,一個商人和一個樵夫經常相遇。

商人擁有長長的駝隊,一箱箱的綾羅綢緞都是商人的財富。

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斧頭和繩子是他最親密的夥伴。

然而,商人整天愁眉苦臉,他不快樂。樵夫每天歌聲不斷,笑聲朗朗,他很幸福。

一天,商人又與樵夫相遇,他們同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

“唉!”商人歎道,“我真不明白,小夥子,你夠窮的了,怎麼那麼快樂呢?你是否有一個無價之寶藏而不露呢?”

“哈哈!”樵夫笑道,“我也不明白,您擁有那麼多財富,怎麼整天愁眉苦臉呢?”

“唉!”商人說:“雖然我是那樣的富有,但我的一家人總是為了錢財吵得不可開交。他們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比其他人擁有更多,卻沒有一個想到為我付出哪怕一丁點兒真情實意。當然,我一回到家他們就會喜笑顏開,可是我始終弄不明白,他們是對著錢笑還是對著我笑。我雖家財萬貫,但我卻常常感到自己實際上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我能快樂嗎?”

“哦,原來如此!”樵夫道,“我雖然一無所有,但我時時感覺到我擁有永恒的幸福,所以我經常樂不可支。”

“是麼?那麼你家裏一定有一個賢慧的妻子?”商人問。

“沒有,我是個快樂的光棍漢。”樵夫道。

“那麼,你一定有一個不久就可迎娶進門的未婚妻。”商人肯定地說。

“沒有,我從來沒有過什麼未婚妻。”

“那麼,你一定有一件使自己快樂的寶物?”

“假如你要稱它為寶物的話,也可以。那是一位美麗的姑娘送給我的。”樵夫說。

“哦?”商人驚奇了,“是一件什麼樣永恒的寶物,令你如此幸福呢?一件金光閃閃的定情物?一個甜蜜的吻?還是……”

“這個美麗的姑娘從來沒有同我說過一句話,每次在村裏與我相遇,她總是匆匆而過。三年前,她去了另一個城市生活。就在她臨走之前,上車的時候,她……”樵夫沉浸在幸福之中了。

“她怎麼樣?”商人急切地問。

“她向我投來了含情脈脈的一瞥!”樵夫繼續道,“這一瞬間的目光,對於我來說,已經足夠我幸福一生了。我已經把它珍藏在我的心中,它成了我瞬間的永恒。”

商人看著幸福無比的樵夫,心中說道:

“真正的富翁應該是他,我才是個名符其實的窮光蛋。”

快樂需要發現,需要挖掘,也需要創造。

其實,快樂就在生活當中。創造快樂,也就是創造美好生活,創造快樂,就是使自己走向成功。

3、快樂就在你心中

生活中,我們在一條路上不斷地走,總覺得自己已經把路走絕了,再也不能走出一片嶄新的天地,再不會有更大的成就了。殊不知,路的旁邊也是路。當我們沿著那條老路——直往前走時,當然有把路走煩、走厭、走絕的時候,但如果你試著往旁邊跨幾步,可能就會發現無數條路,而且條條都是全新的路,並最終引領你走向成功。

事實上,更多的時候,我們在生活的路上走得不好,不是路太狹窄了,而是我們的眼光太狹窄了,所以最後堵死我們的不是路,而是我們自己。

人生千萬不要固執,有些你堅持的事情,不一定就是真理。千萬別跟自己過不去,努力尋找快樂,去追求你心目中的快樂世界。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到底是快樂的時候多呢,還是不那麼快樂的時候多呢?沒人做過這方麵的統計。但是我想,“人生識字憂患始”,如果不是那麼十分渾渾噩噩的話,稍稍有一點頭腦,“不如意事常八九”,大概是一種比較準確的狀態描寫。快樂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運氣碰上的,不快樂則是隨時隨地在等待著你。

就拿一些極平常的事情來說吧!

假如你一早睜開眼,天氣不好,恐怕你不會太開心。其實這是常事,而且說實在的,除非下刀子,天氣似乎無關緊要。但晴朗和陰霾對人的情緒怎麼說也有點兒影響,老天爺總不開臉,鉛灰色的雲層,像一塊磚頭壓在心上,能痛快嗎?

接著,你皺著眉頭吃完老樣子的早餐,從果腹這個角度看,也許無可挑剔,但人終究和吃飼料的動物有所不同,胃口大小、心情好壞,乃至於鹹淡、幹稀都有些個人的講究。於是,就有喜歡與不喜歡的分別。“嗟來之食”固然難以下咽,“守著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飯”也影響食欲,想到終日奔忙,隻是為了糊這張嘴,也就開不起這份心了。

人,就是這樣,順的時候少,不順的時候多,這幾乎是絕大多數人的命運。

隨後,就該穿衣出門了。這就更麻煩,你在那兒脫來換去,大半不是從個人舒適出發,更多是從順應別人的眼睛考慮。你捉摸不透馬路上這股服裝潮流,一會兒這麼變,一會兒那麼變,不知何時是個頭?而且變過來變過去,弄得人無所適從,就更為苦惱。你純粹是在為別人穿衣服,還得十分小心謹慎。超前了,怕人家說你,落在後麵,又怕被訕笑,多沒勁啊,做人真難啊!

穿衣服如此,其他讓你掣肘、傷腦筋,自己當不了自己的家,諸如此類的煩惱,簡直不勝枚舉。好了,這就該上班去了。搭乘公共汽車也好,騎自行車也好,出了門,一個擠字,就把你的情緒全給敗壞了。這世界好大好大,按說不會多你一個,但從別人連一塊立錐之地也不想給你留下的擠勁,你會為你自己的多餘或別人的多餘而無法快樂了。

還有比衣食住行更簡單、更普通,人人都逃脫不了的事嗎?

以此類推,你踏進社會,不知會有哪些坑坑窪窪等著你去跌個鼻青臉腫呢?所以,越尋思越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上,太累了。

怎麼辦呢?

如果你不想精神崩潰,不想自殺;如果你又不想去大打出手,做一個鬥士,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你並不甘心像蠶一樣束縛在繭裏,被不快樂弄得愈來愈不是自己,那麼,最佳之計,你一定要努力尋找快樂,去追求你心目中的快樂世界。

人生嘛,何必那麼固執?有些你堅持的事情,不一定就是真理,轉個彎,說不定還可以看到更好的風景。記住,你的世界和你的快樂屬於你!

4、快樂如水

真正快樂是保存不了的,那些用保存來獲得快樂的人隻會一味的徒勞。

從前有個富翁,他對自己地窖裏珍藏的葡萄酒非常自豪。窖裏保留著一壇隻有他才知道的、某種場合才能喝的陳酒。

州府的總督登門拜訪。富翁提醒自己:“這壇酒不能僅僅為一個總督啟封。”

地區主教來看他,他自忖道:“不,不能開啟那壇酒。他不懂這種酒的價值,酒香也飄不進他的鼻孔。”

王子來訪,和他同進晚餐。但他想:“區區一個王子喝這種酒過分奢侈了。”

甚至在他親侄子結婚那天,他還對自己說:“不行,接待這種客人,不能拿出這壇酒。”

一年又一年,富翁死了。

下葬那天,陳酒壇和其他酒壇一起被搬了出來,被左鄰右舍的農民統統喝光了。誰也不知道這壇陳年老酒的久遠曆史。對他們來說,所有倒進酒杯裏的僅是酒而已。

與之相對應,一位記者曾講過這樣一件事:

這位記者曾采訪過鋼琴大師魯賓斯坦,臨別時大師送給他一盒上等雪茄。這位記者表示要好好地珍藏這一禮物。

鋼琴大師告訴他:“不要這樣,你一定要享用它們,這種雪茄如人生一樣,都是不能保存的,你要盡量享受它們。沒有愛就不會享受人生,就沒有快樂。”

5、換個角度,尋找快樂的支點

《大富翁》遊戲中有一句話,是人在失意時常用來安慰自己的: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每個人都會遇到,那麼我們遇到這些不愉快應該如何對待呢?

這有一個老太婆的故事。老太婆每天都是愁眉苦臉的,有人好心地問她是什麼原因?老太婆說,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賣雨傘的,小女兒是賣草帽的。晴天的時候,小女兒的草帽生意好,可大女兒的雨傘就賣不出去了,她為大女兒愁;下雨天吧,大女兒的雨傘生意好,但小女兒的草帽又賣不出去了,她又為小女兒發愁。所以她是晴天也愁,雨天也愁。好心人聽後,勸老太婆說:“你應該換一種想法,晴天的時候你應該想:今天我小女兒的草帽生意會很好;雨天的時候,你應該想,今天我大女兒的雨傘會賣出去很多。這樣,你晴天會替小女兒高興,雨天也會替大女兒高興。”老太婆一聽此話,果然有理。從此以後,老太婆是晴天也樂,雨天也樂。

換個角度看,你會發現,原來許多簡單的哲理其實是在人們自己的心中的。當你把心愛的東西送給別人時,那種換來的快樂和欣慰就是簡單。因為你終於改變了原來的“勿施於人”的態度,你會發現,原來一直困擾著我們的東西並不是物品本身的價值,而是人際之間複雜的態度。

“如果有個檸檬,就做檸檬水。”

這是一位聰明的教育家的做法,而傻子的做法正好相反。如果他發現生命給他的隻是個檸檬,他就會沮喪,自暴自棄地說:“我完了,我的命運真悲慘,連一點發達的機會也沒有,命中注定隻有個檸檬。”然後,他就開始詛咒這個世界,一輩子讓自己沉浸在自悲自憐當中,毫無作為。

但是,當聰明的人拿到一個檸檬的時候,他就會說:“從這件不幸的事情中,我可以學到什麼呢?我怎樣才能改變我的命運,把這個檸檬做成一杯檸檬水?”

住在美國加州的一位快樂的農夫叫皮特,他甚至把一個毒檸檬做成了檸檬水。當他買下那片農場的時候,他覺得非常沮喪,因為那塊地壞得使他既不能種水果,也不能養豬,能在那片地上生長的隻有白楊樹和響尾蛇。後來,他想了一個好主意,他要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一種資產,他要利用那些響尾蛇。皮特的想法使每一個人都很吃驚,因為他開始做響尾蛇罐頭。

現在,皮特的生意做得非常大,每年去他的響尾蛇農場參觀的遊客差不多就有兩萬人;從響尾蛇身上取出來的蛇毒,運送到各大藥廠去做蛇毒的血清;響尾蛇皮以很高的價錢賣出去,做女人的皮鞋和皮包。這個村子為了紀念他把有毒的檸檬做成了甜美的檸檬水,現在已改名為加州響尾蛇村。

偉大的心理學家阿佛瑞德·安德爾花了一輩子的時間來研究人類所隱藏的保留能力之後,他說,人類最奇妙的特性之一,就是“把負的力量變成正的力量”。

有一次,世界最有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歐利·布爾在法國巴黎舉行一場音樂會。演奏時,小提琴上的A弦突然斷了。歐利·布爾就用另外的那三根弦演奏完了那支曲子。“這就是生活,如果你的A弦斷了,就在其他三根弦上把曲子演奏完。”

其實,這不僅僅是生活,它比生活更可貴。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請把這句話寫下來,掛在你的床頭上: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拿來算做資本,任何傻子都會這樣做,真正重要的事是要從你的損失裏獲利。這就需要有才智才行,而這一點也正是一個聰明人和一個傻子之間的區別。

所以,我們要培養能夠帶給你平安和快樂的心理,“當命運交給我們一個檸檬的時候,我們就試著去把它做成一杯檸檬水”。

換個角度看世界,你也許就能夠把不幸變為幸福。

快樂從不曾遠離我們,而是我們遠離了快樂。學會為快樂多尋找一個支點,學會為自己換一下看待世界的眼光,那也許我們的生活就會是另一番模樣了。

6、擁有的就是快樂的

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因為他們都會給你帶來快樂。

一個城市女孩,穿了一條白底碎花的新裙子,高興得跑去給人看。不慎,新裙子染了一滴墨水——盡管它很小很小,但裙子是女孩的心愛之物,那滴墨水使她心裏疙疙瘩瘩的。因為那女孩老是想著裙子上那滴該死的墨水,便鬱鬱寡歡。漸漸,那滴墨水抵消了她對裙子的愛。之後,它就被棄之一邊了。

學校放暑假,那女孩跟父親的工作組到鄉村扶貧,還把她那條因染墨而不穿了的裙子也帶了去。後來,那女孩把那條白底碎花的裙子送給了一個鄉村女孩,這個鄉村女孩見是條裙子,高興得手舞足蹈,她可是頭一回穿裙子呢!盡管她穿上不合體,但在那鄉村女孩眼裏,世上再沒有比裙子更美的服飾了——她快樂得連裙子的式樣和大小都不計較,難道她還注意那滴墨水嗎?那鄉村女孩快樂之極。

快樂就是如此簡單,在痛苦中找尋快樂。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因為他們都會給你帶來快樂。同是一條裙子,在那個城市女孩眼裏,她看到的是裙子上的那滴不起眼的墨水;在那鄉村女孩眼裏,她卻看到了喜之不盡的美。一個人快樂與否,完全取決於他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衡量事物的標準,看他自己的目光所采擷的是美還是醜。

快樂和幸福有別,幸福是“命運安吉,境遇順遂”,快樂則需我們主動去追求。快樂是一種感覺,它與出身無關,與金錢無關,與權勢無關,與際遇無關。沙漠中找到綠洲是迷途的遊人最大的快樂;得到一塊麵包是忍饑挨餓的乞丐最大的快樂;看一看自己所置身的世界——哪怕隻是一眼,是盲人永遠的快樂;聽一聽音樂——哪怕隻是一段,是聾人永遠的快樂;跳一跳舞——哪怕隻是一支曲,是下肢癱瘓者永遠的快樂……

7、享受沒有奢侈的快樂

遊戲人間不可取,快樂瀟灑是生活應有的原則,瀟灑給生活帶來快樂,快樂地生活也是一種瀟灑。

人生本是一種快樂,雅人有雅興,俗人有俗趣,無論在朝為官或在野為民,都自有其樂。錦衣玉食也好,粗茶淡飯也罷,求暖求飽而已,當然也求美。

人總是一波三折,七災八難地活著,瑣事煩事難事甩不開,扔不掉。即使是時時小心、處處設防,說不定什麼時候還會遇上倒黴事,讓人怎麼快活得了?但是總得活著吧,無論是勁頭十足還是虛有其聲,總是往前奔。不然就對不起父母勞造的血肉之軀了。於是,想法兒去活,想法兒活得滋潤、瀟灑,像個人樣。

快樂是一種獨到的體驗,隻要樂趣真實常在,無論雅俗,都會活得有滋有味,也用不了太多的心思,你就會發現活著本來就不錯。

活得瀟灑才有快樂,瀟灑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態度,但並非人人能做到瀟灑自如,有的人過於拘謹不會瀟灑,有的人做過了頭,不懂瀟灑。

有人把瀟灑理解為穿著新潮,談吐倜儻,舉止幹練飄逸。我認為,這僅是淺層次的認識。真正的瀟灑,應該是指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順境不放縱,逆境不頹唐的超然豁達的精神境界。古今名人中,能真灑脫者,大有人在,唐朝詩人劉禹錫,因革新遭貶,他不為壓力所阻,仍以頑強的精神與政敵相抗爭,寫出“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的樂觀詩句,他以瀟灑的態度,超過“巴山蜀水淒涼地”,堅守“二十三年棄置身”的人格,終於迎來了仕途上新的春天。

名人有名人的瀟灑,偉人有偉人的快樂。有位偉人說過,“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偉人的樂乃樂之大家,有如範仲淹所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對於我輩平常的小人物,麵對複雜多變的人生,自然也要有大境界才能包容得下,另外,更需要有平常的心境,快樂才能常駐。

引兩句歌詞作結尾:

“何不瀟灑走一回,真心真意過一生。”

8、心中有朝陽,生活有快樂

不能因為有月缺,我們就說月球不是圓的;不能因為有日食,我們就說太陽不是永恒的。任何一天都有好與壞,沒有哪一天、哪種環境是百分之百的“好”。我們之所以常常會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處境總是抱著一種悲觀、抱怨的看法,而不是一種樂觀、快樂的看法。

也許流年不利,天災人禍,村民們浮躁不安,悶悶不樂。村長召喚來一位精壯的小夥子,吩咐道:“聽說終南山一帶出產一種快樂藤,凡得此藤者,皆喜形於色,不知煩惱。你速去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