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自己嗎?
當你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是不是感到很驚訝呢?誰能不認識自己呢?
在急劇變革的今天,麵對色彩斑駁日漸新月,認識自己更是件困難的事情。
有句話說的好“萬千皆識,惟有難辯自己”。怎麼不是呢?有人隻看到自己的能力,所以孤芳自賞,心比天高,既不願與凡夫俗子交往,又期望社會的理解,知音的出現。
有人隻看到自己的無能,於是自卑自賤,畏畏縮縮,一輩子在悲觀陰暗的泥濘裏封閉自己,找不到生活的出路,欲拔不能。
還有人隻看到別人的無能,於是自狂自大,目無他人,仿佛自己能令山川變色,江河水倒流。相反又有人隻看到別人的能力,不經意間畏縮了自己,抬高了別人,顯得卑躬屈膝,骨頭發軟,腰板挺不起來。
人是一種很難懂的動物,所以也被稱為高級動物。之所以難懂是因為人的善變。人是渺小的也是偉大的是脆弱的也是堅強的。所以要讀懂一個人比讀懂任何一本書要難的多。人每時每刻都在長大,都在變,有些改變是突然之間的,而有些是漫長的。有人說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真的嗎?就算你能了解現在的你,你能了解明天的你嗎?
要認識自己,必須識別自己的天分和能力,認識自己的判斷和性向。你無法駕馭自己,除非你認識自己。世界上有照臉的鏡子,但沒有照心的鏡子。讓對自我的小心思慮來代替鏡子吧。當外麵的影像被遺忘時,要保持內在的影像,以改進自己而臻完美。
世界上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徹底地做好自己、戰勝自己。古希臘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認識自己”是對千百萬人通向成功的忠告。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對手,到底有多少成功的路子,恐怕難以計數。但有一個對手,有一條路子,你必須要認清,這就是你應該辯清自己、辨清自己的優點和弱點,知道自己該把腳踏向何方?一旦真正這樣,你就徹底讀懂了自己,解除了你人生的盲從,你就可以立即把雙腳踏在成功的跳板上了……
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成功的人生就會到來。好了,請你在任何時候都記住這樣一句話——做好自己是成功人生的起點。
在生活中,我們最難的一個生活過程,就是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在索求什麼?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許,很多人都不能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特別是在有一份閑情的時候,想要理清所有紛亂頭緒的時候,第一個問題還是;我們人活著到底真正需要什麼?
我們在人世間,在生活中,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也許看起來很簡單,可是要真正懂得自己在想什麼,需要什麼的時候,卻又找不到真正的目標,我們真正想要什麼,其實也是一個意義深刻的問題,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可也並不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這個問題對於一些成功者來說,也許是個簡單的問題,成功的人們可以不假思索的去獲取自己需要的東西,可當他們擁有了這些東西時,卻又覺得這些也並不是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東西。燈紅酒綠,食色終日,卻將自己搞得精神疲憊,家庭不和,事後才警覺這不是自己所真正需要的東西。
生活中最困難的一個過程,最難讀懂的是自己心理的欲望需求,所以,這個人生過程是最困難的過程,因為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都找不到方向。
賢人的體驗、談吐是書,偉人的經曆、思想是書,智者的心路曆程是書,曆史是書,社會是書,讀書是攀登人類精神的階梯,是與智慧的生命對話溝通,是成倍地擴展自己精神生命的手段。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穎慧,哲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可這些書再多,總是別人的。
有位哲人說,古往今來,大家思考的其實是一個問題;有位作家說,古今中外,人們寫的其實是一本書。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問題就是你怎樣生存,這本書就是你自己的心靈密碼。吾生也有涯,知也無境,越擔心讀書少,越是熱衷藏書、讀別人的書,以證明自己的學問“檔次”,就越容易被動盲從,反主為客,放棄了自己。其實,佛在心中,何必他求呢?求人,莫如求己;讀人,不如閱讀自己。若真讀進去,你會發現,原來自己這本書也這麼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