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中國保單持有人利益保護的製度設計(1)(2 / 3)

總而言之,作為現代經濟體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險市場的安全與穩定對於社會經濟係統的安全運行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保險又被稱為經濟社會的“穩定器”、“安全網”。

(3)維護良好的保險市場秩序

從一般社會學意義上講,秩序是人類存在與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作為一個係統概念,市場秩序包含了三個構成要素:市場主體、行為規則和權威。市場主體是市場秩序的載體,行為規則是市場秩序的具體內容,而權威則是基於製度化的理性規範構成市場主體之間強製性服從的關係。保險市場的市場秩序包括: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和保單持有人這三方麵的主體;上述三方市場主體的行為規則;代表權威的保險監管(包括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監管)。縱觀主要發達國家保險市場發展的曆史,保險市場秩序的形成同其他類型市場秩序一樣,也涵蓋了習俗秩序、道德秩序和法律規範秩序。比如,在自由競爭市場的理念下,英國的保險商們發展了一套以行業自律監管為主的保險市場秩序,即哈耶克所指的“在一個傳統與慣例已經使得人們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可預期的社會裏,能把強製縮小到最低程度”。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曆史還很短,保險市場中信息不對稱與機會主義傾向較為嚴重。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若要依靠保險市場經過長時期的發展,自發地形成良好的市場秩序,顯然是不現實的。公正、安全以及透明的保險市場秩序,必須通過政府幹預,以法律規範的形式予以確立。隻有確立了良好的保險市場秩序,才能從根本上保障保單持有人的利益。

第二節我國保單持有人利益保護的製度約束

製度是為人類設計的、構造著政治、經濟和社會相互關係的一係列約束,包括正式製度和非正式製度。其中,正式製度是人們有意識製造的一係列的製度安排,它是由諸如國家或企業這樣的正式組織製定和推行的,目的是通過外在懲罰措施解決集體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實現組織的共同目標。非正式製度則是指社會公認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包括觀念習慣、道德倫理、意識形態等。製度的變遷、選擇、設計、創新有著一種“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的特性,因此,我們在進行製度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到法律法規、意識形態、文化傳統等這些根本性的製約因素。就我國保險業來說,筆者認為,我國保單持有人利益保護受到了來自法律法規、產權製度等正式製度,以及思想理念、意識形態等非正式製度的共同製約。

6.2.1正式製度

法律與利益有著天然的聯係。亞裏士多德認為,法是最優秀的統治者,法的任務是為自由民的共同利益服務。龐德認為,法的功能在於調節、調和、調解各種錯雜和衝突的利益。在保險運行機製中,不同的主體有著不同的利益,它們或相互衝突,或相互融合。作為正式製度的核心,在法律上對保單持有人的利益進行確認、協調和保障可以使其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國外發達保險業國家的實踐也充分證明了完善的法律法規體係對保單持有人利益保護的重要作用。在我國,《保險法》作為保險業的基本法,是保單持有人利益保護的重要法律依據。自1995年製定實施以來,我國《保險法》雖然已曆經兩次修改,在保單持有人利益保護上做了很多的改進,但仍顯不足。如,對保單持有人這一重要主體的相應權利並未加以確認,國外成熟的立法及司法實踐經驗比如合理期待原則、不允許不合理利益原則等並未引入;在保險業法中,許多規定過於理想化或缺乏操作性,在與《公司法》、《破產法》、《消費者保護法》等銜接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尚未健全,司法保護存在缺位,這些都影響了我國保單持有人利益的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