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啟運十二峰與大清十二帝
我們四人帶著我們的裝備和東西開始趕往清永陵和啟運山。先從沈陽到的撫順,又從撫順坐上了去新賓的車。因為清永陵所在的鎮被命名為永陵鎮,而去新賓的車正好路過永陵鎮,所以我們直接在永陵鎮下車了。經過這一路幾個小時的顛簸,本來就沒有休息好的我們感覺到非常的累,因此大家決定先找了個旅館休息。到了晚上我們去吃了一頓地道的東北燉菜,吃完飯早早的大家都休息了。
經過一夜的好睡,第二天一早大家都精神飽滿、精力充沛。吃完早飯我們想直接去清永陵,而這個小鎮根本沒有租車行,所以我們打車去了永陵,幾分鍾的時間就到了。我特意留了司機師傅的電話,這幾天要常用車了。來到永陵近前,感覺永陵的規模真的太小了,幾乎可以一目了然、盡收眼底。買了門票,我們開始參觀永陵,首先是正紅門,這座正紅門其實就是兩扇紅色的木柵欄,很簡陋,但頗具滿族特色。走進正紅門,通過一條不寬的小路往裏麵走了十多步便是並排的四座碑樓。這四座碑樓分別是**哈赤六世遠祖猛特木、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的碑樓,因為他們都被追封為皇帝,所以這四座碑樓的建築、規模、大小都是完全相同的,而這樣並排四個皇帝碑樓的皇陵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參觀完四座碑樓,再往後麵就是啟運門,兩側各有前後對稱的五彩雲龍袖壁兩座,精美異常。過了啟運門便是方城,以啟運殿為主體,兩側有東西配殿。啟運殿後麵便是寶城,有幾個墳頭,安葬著**哈赤的各位先祖。除了四位被追封的皇帝之外,還有**哈赤的伯父禮敦和叔父塔察偏古,還有各位被追封的皇後,其中包括**哈赤的生母喜塔拉氏?厄墨乞。
很快就參觀完了清永陵,我們把目光注意到了永陵背後的啟運山。啟運山是長白山的餘脈,也是大清真正的龍脈山,它與永陵完全地融為一體,是永陵的背靠山。我們準備繞啟運山轉一圈,仔細的查看一下,看看是否有龍脈入口的線索。而正在我們剛要分頭尋找的時候,從永陵旁邊的舊房子裏出來一個老頭,穿著一身保安的衣服,來到我們跟前。也許是因為今天這裏似乎隻有我們這幾個遊客的緣故,好像我們引起了他的注意,我們四人都提高了警惕。
可是這位五十歲左右的老者卻顯然沒有什麼惡意,他滿臉堆笑的主動跟我們搭訕:“幾位好,不知是從哪裏來的呀?怎麼想到來這裏旅遊啊?”我趕緊也十分客氣地答道:“大爺您好,我們是從北京過來的,因為我們都是搞曆史學和考古學的,所以來這裏看看。”老者聽完一笑,道:“原來如此,我是這永陵景區負責安保的,就在這裏住。這清永陵是世界文化遺產,自然也就成為了景點,但卻沒有多少遊客來這裏,就是有幾個售票的、打掃衛生的,還有我這個保安。可是來這裏的遊客卻有很多都自稱是考古學家和清史學家,他們都對這座啟運山感興趣,在山周圍轉來轉去。我們這裏的人都是滿族人,而且有很多人還是皇室的後裔,因此我們都聽老人說起過這啟運山乃是大清龍脈,裏麵有可抵國庫的黃金,不知各位聽說過沒有?”聽他說完這番話我們都一驚,他是什麼意思呢?難道他已經知道我們是衝著龍脈寶藏來的?我稍微一愣,然後笑了笑說:“大爺,您真會開玩笑,我們可不知道什麼黃金,我們隻是對清史感興趣,想多了解一下而已。”老者聽完又是一笑,說:“那我就給幾位講講這啟運山的傳說,幾位可願意聽嗎?”我們幾個都表示讚同地點了點頭,老者於是接著說:“這啟運山乃是大清國的龍興之地啊!你們看,此山有十二座山峰,正是代表大清的十二個皇帝呀!其中第四、第五、第六座山峰最高,恰恰是代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鼎盛之時的皇帝。而最後一座山峰卻若隱若現,如土包一般矮小,應該是代表末代皇帝宣統。還有,大清滅亡之後,很多探險家和盜墓者都來到山上尋找寶藏的入口,連日本人占領東北時都進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可結果都是無功而返啊!我在此地多年,可以判斷這寶藏的入口絕對不在山上,而且也應該不在永陵,因為永陵實在是太小了,怎麼可能有入口呢?我看幾位麵善,感覺咱們有緣,如果幾位可以揭開這龍脈之謎,也算是了卻了我的心願了。”聽老者說完,我深受感動,趕忙說道:“老人家,我們就算能揭開這龍脈寶藏之謎,也絕對不會據為己有的,隻想讓這幾百年的謎團得以揭曉。如果有黃金和寶藏,也希望能為國家和本地百姓做貢獻,僅此而已。”老者聽完點了點頭,說:“希望這龍脈寶藏被好人打開吧!幾位,我倒是有個建議,你們可以去永陵鎮東邊的赫圖阿拉城看一看,我們這裏的老人都傳言那裏有地道,隻是沒有人真正發現過。”我們一聽眼前一亮,決定去看一看,我拿出留的出租車司機的電話,讓他來接我們。幾分鍾時間,車到了,我們跟老者道別,趕往赫圖阿拉城。
第二十九章赫圖阿拉城之謎
經過十幾分鍾的時間,車到了赫圖阿拉城。清永陵是在永陵鎮的西邊,而赫圖阿拉城則在永陵鎮的東邊。到了城外,出租車放下我們走了,我們發現這裏已經被開發成了一處設施完備的旅遊景點,因為現在是冬季,所以遊客很少,但我卻很喜歡這種白雪皚皚襯托古城的感覺。
我們先仔細查看了售票處旁邊的巨幅導遊圖,盡量記住上麵重要的建築物,然後買了門票進入古城。因為剛剛下過一場雪,所以整個古城的地麵都覆蓋著一層雪,白的在陽光下刺人的眼睛。這個季節是旅遊淡季,遊人很少,似乎隻有我們這幾個人,整個古城非常的安靜。我們因為看過導遊圖和古城簡介,得知整個古城的中心是汗宮大衙門,這裏是當年**哈赤稱汗和處理朝政的地方,也是號稱後金第一都城的赫圖阿拉城的政治中心。我們先後參觀了汗宮大衙門、汗王寢宮以及供奉女真族薩滿神的神堂,的確頗具滿族風情,也稱得上是後金時期建築風格的重要體現。但很明顯這裏是後來翻新的建築,所以我們判斷傳說中的地道入口不可能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