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至第二十七章(1 / 3)

第十八章人造隆業山,延續龍脈鏈

我們從麗江開始坐火車,轉了三次火車終於到了沈陽,我們決定就在沈陽站附近住下。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我們坐地鐵來到沈陽北陵,也就是清太宗皇太極的陵寢—清昭陵,這裏已經被發展成一座大型公園,名曰北陵公園。皇陵正門便是公園正門,從正門進去,要經過大片的樹林和湖區。現在已經是冬季,沈陽剛剛下過雪,整片的樹林變成白茫茫的童話世界。湖麵上結了厚厚的冰,有很多的人在冰麵上玩,大人們帶著孩子們玩冰車滑冰,而穿著冰刀鞋在冰麵上溜冰的竟然都是年紀很大的老年人。就見他們雖然年齡很大,但動作卻非常靈敏,在冰麵上如同燕子一般輕快的飛馳。婷婷驚呼著跑向湖麵,並招呼著我們三個,要在冰麵上玩一會。我們隻好點頭同意,可是我們幾個在摔了幾個跟頭之後,便感覺渾身酸疼,再沒了玩的興致,趕緊上岸繼續往陵區走。

又走了一會兒,來到了一個廣場。廣場的中心便是皇太極的雕像,大概有六七米高,花崗岩的底座,四麵為漢白玉,前麵刻有皇太極的名字,後麵刻有對皇太極的簡介。底座上麵的雕像為錫青銅材質製成,就見皇太極頭戴戰盔,身披戰甲,手拿寶劍,威風凜冽,果然有大清國奠基者的風範。繼續往前走,有下馬碑、華表、石獅,然後到石牌坊。過了石牌坊是正紅門,正紅門也就是繚牆的正南門,層樓高聳,十分莊嚴,兩翼有五色琉璃蟠龍壁的裝飾。過了正紅門,兩側有華表、望柱和石象生,昭陵的石象生有獅子、獬豸、麒麟、立馬、駱駝、立象各一對,共六對,跟清東陵和清西陵相比,少了文臣和武將,沒有狻猊,但有獬豸,算是清朝早起的特點吧!接下來是碑亭,裏麵是昭陵神功聖德碑。再往前是隆恩門,隆恩門也就是方城的正南門,上麵有門樓,方城四角有角樓。過了隆恩門就是隆恩殿以及東西配殿,隆恩殿中供奉帝後之靈位並展示皇太極生前的事跡介紹。隆恩殿後麵是二柱門、石五供和明樓,再往後是月牙城和寶城寶頂以及下麵的地宮。

寶城後麵就是昭陵龍脈隆業山,這座山跟昌瑞山和永寧山比起來,簡直太小了。我們來之前查閱過資料,知道隆業山乃是人工堆成,是一座人造山。而它最重要的作用,一方麵是作為昭陵的靠山和龍脈,另一方麵則是為了延續大清的龍脈鏈。大清國五大陵山,一脈相承,祖陵啟運山乃是長白山餘脈,連接福陵之天柱山,再由人工堆造昭陵之隆業山,連接之後,至關內連接清東陵之昌瑞山,最後連接清西陵之永寧山,五條山脈形同五條巨龍連接在一起,真乃大清之龍興之本也!

難道昭陵的龍脈寶藏就藏在這座“土包山”裏麵嗎?我們帶著疑惑,開始觀察山的周圍。而這隆業山真的很小,上麵栽滿樹木,加上剛剛下過的皚皚白雪,怎麼看也看不出哪裏會有什麼龍脈入口。這可愁壞了我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隆業山便是清昭陵的靠山,也是唯一的一座,因此龍脈寶藏肯定會在山裏麵。我們四人仔細分析了一下,得出的結論是,龍脈入口不在山上,也不在山的周圍,應該在其他別的地方。我們開始往回走,並分頭仔細觀察每一處建築,走過明樓,走過隆恩殿,走過隆恩門,出了方城,又走過碑亭,還是一無所獲。

而就在我們仔細觀察兩側石象生的時候,我卻突然發現獬豸獸的眼睛是那麼的炯炯有神。我禁不住地摸了一下它的眼睛,竟然被我按了進去,我不敢再動,也沒有聲張,而是繼續觀察其他的石獸。最後發現,另一側的獬豸獸的眼睛也可以按動,而其他的五對石象生則沒有什麼破綻。而現在是大白天,又有那麼多的遊客,因此不方便再做什麼事。我趕緊對他們三個人擺了擺手,他們知道我一定是發現了什麼線索,對我點了點頭,隨即我們繼續往外走,一直走出了皇陵正門。

第十九章傳說中的死亡通道

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我把我的發現跟他們三個說了一遍。我們商量了一下,決定先回沈陽站附近的賓館去準備,晚上再行動。我們坐地鐵回到了住的地方,先吃了飯,我和鍾銳又去找了一家租車的店,租了輛捷達車,準備晚上用。回去之後,大家開始休息,就感覺今天的時間好慢好慢。終於天黑了,我們出去吃了晚飯,便帶上僅有的裝備(隻有繩索、飛抓、簡單刀具和照明設備,因為我們從家裏坐火車去貴州和雲南的時候,出於躲避安檢的考慮,隻能帶上這些裝備,而像自動弩、飛刀、匕首、短劍、長鞭等這些武器隻能留在家裏,而且我們沒有回家,直接坐火車來到了沈陽)我們把裝備裝上車,直接開車去昭陵。

皇陵的正門已經關閉,而旁邊有一個小門卻開著,原來是有一些市民晚上在北陵公園裏麵玩,而且晚上還不要門票。我們把車停好,帶上裝備往裏麵走,就見公園裏麵燈火通明,來這玩的人特別多。一直往裏麵走,到了皇太極雕像的廣場,人就更多了,有老年人在練習書法的,也有人在滑冰的,整個廣場和旁邊的湖區都熱鬧非凡。而當我們走到石牌坊前的石橋的時候,感覺人明顯的少了,因為陵區夜間並不開放,再加上陵墓這種地方本來就很怕人,所以到石牌坊的時候已經完全的沒有人了。但正紅門兩側的房子裏麵是有人值班的,所以我們要小心行事,不能被發現。我們見正紅門已經關閉,決定翻牆而過,我和婷婷把風,鍾銳和張清先用飛抓拋上牆頭,順繩子爬過去,接下來我們也順繩子爬過去。越過圍牆便是石象生,我們來到獬豸前麵,我用手按了一下它的眼睛,按了進去,但卻沒有任何反應。我讓張清去找另一邊的獬豸,然後我們倆按照婷婷的手勢同時按下兩頭獬豸的四個眼睛,這下可有了反應,就見我這側的獬豸開始旋轉,挪離了原來的位置。它的下麵出現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方洞,但是通過手電筒的強光我們發現有台階通往下麵,而張清那邊的獬豸卻沒有動,看來隻有這一個入口。

我們四人順著台階往下走,一個挨著一個拿著手電筒小心翼翼地往下走。走到最下麵的時候發現沒有了台階,而往前是一條通道。我突然發現洞壁的上麵有個明顯可以按動的石塊,我伸手按了一下,就見入口的獬豸石獸又挪回到了原位,洞裏更加的漆黑。我們斷定這條通道一定通向龍脈內部,我剛要邁步往前走,婷婷喊了一句:“等等,你們感覺會這麼順利嗎?這條通道一定有各種機關,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我在大學的時候學過這種通道的機關,它跟墓道的機關一樣,分為石關、劍關、氣關、網關等機關。而這幾種機關從秦漢時期就有了,經過一千多年的改革和升級,到了清朝的時候已經是非常的成熟和先進了,所以我們應該十分的小心。”我們聽完之後點了點頭,開始用強光手電筒照著地麵和洞壁摸索著前進。剛走了幾步,就聽見“轟轟”的悶響,我們同時一驚,就見洞壁兩側的石牆開始同時往中間移動。我一見此狀,喊了一聲:“快,大家快往前跑!”喊完我們四人同時往前飛奔,通道開始越來越窄。如果我們不能跑過去,就會被夾在石牆之間,變成肉餅,而目測兩邊石牆的長度至少有一百米,我們很難全部人都跑過去。眼看兩麵石牆之間的空隙不斷縮小,張清和鍾銳毅然地背靠背用手推住兩側的石牆,並大聲喊著讓我和婷婷快速通過。顧不了許多了,我和婷婷飛快地跑過了這段通道,婷婷迅速地在兩側石壁上搜索著控製機關的開關,因為這種機關都是在有人觸動的時候開始啟動,而讓機關停止的開關通常都會在另一頭,所以要盡快地找到開關。我也幫婷婷焦急的在洞壁上搜索著,突然,婷婷大叫了一聲:“在這裏!”就見她用手按動了洞壁上的一塊石頭,兩麵石牆嘎然而止,通道已經僅能容張清和鍾銳側身貼在裏麵,好險啊!他們倆從夾縫中出來,婷婷鬆開石頭,兩麵牆撞在了一起,婷婷又按了下石頭,兩麵牆開始往兩側移動,最終完全縮入兩邊洞壁,一切都恢複了平靜。

我們擦擦頭上的汗,我說:“看來剛才就是石關,接下來應該是劍關了,大家一定要小心。”他們三個點了點頭,我們又開始用強光手電筒照著前麵的通道往前走,婷婷邊走邊說:“劍關是有規律的,下麵會冒出密集的短劍,我們隻能在鞋底上綁上鐵板才能在上麵走,而隻要一踏上這條短劍鋪成的路,就會從上麵又下來一塊布滿短劍的石板,當兩塊石板碰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也就被紮成了刺蝟。所以一定要在上麵的石板下來之前通過此關。”

第二十章機關重重,生死考驗

我們聽完之後,都愣住了,哪來的什麼鐵板啊?婷婷看著我們笑了笑,然後拿過自己的背包,從裏麵拿出八塊兩邊有細繩的鐵板,大約像大號的鞋底那麼大,她把鐵板遞給我們,說:“沒想到吧?我有準備,綁到鞋底上吧!”我們佩服地豎起大拇指,我不解地問:“你怎麼會準備這個的?”婷婷答道:“別忘了,我是學考古的,必須準備各種應對機關的裝備,對吧?”我們聽完點點頭,趕緊往鞋底上綁鐵板,綁好之後,仿佛穿了雙鐵鞋。我們繼續往前走,不知道觸動了什麼開關,就見通道的地麵上神奇地“長”出了密集的短劍,大約有三十公分高,我們用鐵鞋踏上短劍鋪成的路麵,開始往前走。剛剛走了幾步,就發現通道的上麵有一塊布滿短劍的石板開始往下落,雖然很慢,但畢竟這條路和上麵的石板都足足有幾十米長,所以想要過去太難了。事不宜遲,我們開始加快速度,可是穿著重重的“鐵鞋”,又在密密的劍尖上行走,真的不可能太快。眼看上麵的石板越來越低,我們隻能彎著腰前行,我一看這形勢,趕緊招呼鍾銳和張清,我們三個人每人拿出兩把簡易的短刀刺中石板,開始用力頂住,然後讓婷婷趕緊過去找機關的開關。婷婷急中生智,往前跑了一下,然後用力一滑,用鐵鞋在“短劍路”上滑了過去,然後趕緊找開關。等到我們三個已經被壓的蹲在地上用雙手拿刀勉強頂著的時候,婷婷終於找到了機關開關,石板停止了往下落。我們趕緊蹲著挪出去,婷婷一鬆手,石板重重地落在了“短劍路”上,婷婷又一按開關,就見石板開始緩緩地升了上去,回到洞頂不動了,隨即地麵上的短劍也都縮了回去,我們長出了一口氣,劍關算是過了。

接下來應該是氣關了,我們三個都看了看婷婷,婷婷很無奈地說:“別看我了,這次我也不明白到底什麼是氣關,我學過的機關之中確實有氣關,但是有不同的幾種方式,而最常見的就是閉氣和毒氣。所謂閉氣就是指將人關閉在一個狹窄的空間內,在很短的時間內氧氣就會用完,人就會窒息而死。而所謂毒氣,自然就是用有毒的氣體將人毒死。至於這裏的機關是什麼樣的,我卻不得而知了。”我聽完點了下頭,說:“那我們做兩手準備,首先從背包裏拿出幾條毛巾,再用礦泉水把毛巾浸濕,然後堵住口鼻,以防毒氣。至於閉氣,我想既然要將人關閉,就一定有石門,我們大家並排前行,有石門下來的時候大家可以合力頂一下。”大家聽完照做,先用濕毛巾捂住嘴和鼻子,然後我們四個人並排著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剛走了幾步,果然有機關,就聽身後“轟”的一聲巨響,我們回頭一看,就見我們身後突然間落下了一堵石門,將通道堵得嚴嚴實實。我們似乎明白了一切,趕緊往前跑,果然前麵還有一堵石門,還沒等石門落下來,我們幾個人幾乎同時來到石門下麵,想都跑過去是不可能了,我急中生智,猛地用力推了婷婷一把,婷婷往前跑了幾步,順利的過了石門,而我們三個則被關在了兩堵石門之間。我用手電筒照了一下周圍,就見這裏被封閉的沒有一點縫隙,如果不打開機關,我們三個很快就會窒息而死的。我知道婷婷一定會找到機關開關救我們的,而隨即我發現的一樣東西卻讓我心頭一緊,頓時緊張了起來,是婷婷的手電筒,一定是我推她的時候掉在地上的。這就意味著婷婷沒有任何光源,而隻能在黑暗中摸索機關的控製開關,最可怕的是她在門的外麵想跟我們說什麼喊什麼我們都聽不到,因為石門太厚了。我們現在要做的隻有等待,默默地等待,我們三個相互對望了一眼,都沒有說話,為的是節省氧氣。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我開始感到呼吸困難,接下來是頭昏,我似乎感覺到了死神的來臨,我們三個都開始昏昏欲睡,神誌不清。突然,石門“轟”的一聲巨響,向上開啟,婷婷跑過來,見我們三個都坐在地上低著頭不動,知道我們一定是缺氧了,趕緊過來晃動我們的身體,因為我們一旦睡著,就再也無法醒來了。

我們感覺到了新鮮的空氣,在婷婷的搖晃和呼喚中醒了過來。我的第一句話就是:“謝謝妹妹,沒想到你在黑暗中也能找到開關。”婷婷哭笑不得的點了點頭:“算是咱們運氣好吧,我在兩側亂摸,沒想到真的摸到了機關的開關,真的太險了。”我們休息了好大一會兒,決定繼續往前走。按照婷婷學過的墓道機關設計,等待我們的應該是網關,可是婷婷卻說就連他們的大學教授都研究不透網關,因為所有經曆過網關的人幾乎都死了,包括一些非常厲害的盜墓者和考古探險者,所以考古界並沒有相對完善的描述和記載。

我們忐忑地往前走著,每走一步都莫名的恐懼,不知道這個讓無數人聞風喪膽的網關什麼時候出現,黑暗的通道中在我們手中的電筒的照射下顯得陰森恐怖。突然,眼前有東西飛過來,不知道是什麼,我們趕緊用電筒一照,就見幾張白色的網狀的東西如同大鳥一樣向我們撲過來,我們各自閃身躲過,可是這些網卻好像有意識一般地追著我們不放,猶如幽靈一樣向我們身上撲來。我喊了一聲:“大家趕緊抄家夥”。說完我拿出隨身的短刀開始對著網一陣亂砍,他們三個人也拿出短刀跟網搏鬥。可是很快我們就明白了這隻是徒勞,這些網不知是什麼材質的,用刀根本割不動,而當我們有些筋疲力盡之時,這些網終於罩住了我們,並且如同衣服一般“穿”在了我們身上,我們用力地想從身上扯下這些網,卻發現好像被粘在了身上一般,並且越來越緊。終於,我們四個人全都被綁的手腳並攏,一動不動,這時候我們的樣子讓我想起了木乃伊。而這隻是開始,因為我發現洞壁兩側開始滑出四副石棺,仿佛是為了我們四人準備的一般。石棺慢慢的開始移動,到了我們麵前突然直立起來,棺蓋滑開,裝下我們每一個人,棺蓋再次蓋好,最後又放倒,並且並排在一起。我平生第一次感覺到了躺在棺材裏的感受,還有等死的感受。正當我們隻能等待著被活活悶死在棺材裏的時候,奇跡出現了,有人打開了棺蓋,並將我們四人都弄了出來。我一見此人,太熟悉了,正是寧鵬。就見他拿出自己的金翅寶刀,割開我們身上的網繩,果然是寶刀,輕而易舉就把我們解放了出來。我們四個人既激動又興奮,趕忙詢問寧鵬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裏。

寧鵬跟我們笑了笑說:“我早就想到你們會來這裏,隻是我有很多其他的事,所以才耽誤了時間,正巧你們去了貴州和雲南建學校,也用了不少時間。其實我隻比你們早了一天到的沈陽,至於來到這條通道中,我隻比你們早了兩個小時。我本來想關閉所有的機關,讓你們順利地走過去,但是最後還是決定考驗你們一下。”

第二十一章八旗十王亭的秘密

我們聽完之後感覺寧鵬簡直就是一個神,簡直無所不能,太厲害了!婷婷走到寧鵬麵前,問到:“寧大哥,你已經到這裏一會兒了,那前麵還有沒有機關呢?這條通道可以通到隆業山裏麵的龍脈嗎?”寧鵬答道:“我已經把這條通道走到盡頭了,也已經見到龍脈入口的石門了,前麵沒有任何機關了。我知道網關是最難過的,你們又沒有寶刀,根本無法對付,所以又回到這裏等著給你們幫忙。”我聽完趕緊跟寧鵬一拱手,說:“寧大哥,太感謝了,每次我們生死危難的關頭你都出現救我們,這份恩情我們永世不忘。”寧鵬擺了擺手說:“不必客氣,其實我們算是合作,我在破解機關方麵可能要比你們強一些,因為畢竟我的經驗比你們豐富,可是你們的智力和曆史考古方麵的知識也很厲害呀,東陵和西陵的石門不都是你們打開的嗎?對了,大家跟我來,我們去裏麵的石門那裏看看。”說完他帶著我們開始往裏麵走,走了一小段路,就見前麵是一個分岔路口,一邊直行,一邊右轉。寧鵬停下腳步,跟我們介紹說:“你們知道向右轉是通向哪裏的嗎?是皇太極的地宮。這是跟關內的東陵和西陵最大的區別,東陵和西陵是有通往龍脈的通道,然後也有通往地宮的墓道,而且龍脈和地宮相連,寶藏就在通道之中。而關外的昭陵、福陵、永陵則不同,龍脈寶藏和地宮都用這一條通道,直行是龍脈的石門,右轉則是地宮的石門。”我們聽完點了點頭,我說:“我們還是不要打擾皇帝的安寢了,直行去龍脈入口的石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