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程量計算,我國裝飾業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為其他行業所罕見。據較新資料統計,現全國有實力較強的裝飾企業500餘家,專業設計師6萬餘人。
目前,我國還處於裝飾和裝飾設計“夾生”的階段,存在著裝飾企業“小而全”的現象和設計、施工一條龍的體製以及由此產生的所謂裝飾企業免費設計等各種不規範做法,這對裝飾設計產業和裝飾業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這種分工不明、專業化不突出的機製,最終結果是企業的裝飾能力和設計能力都不強,不具備承擔大型項目的能力,從而影響我國裝飾業的成長。
3.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現狀
集成電路設計是IC產業中附加值最高的一環,2002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總產值約為30億元,比2001年翻了一番還多。目前我國設計企業總數已超過400家,設計業從業人員從3000餘人猛增為近2萬人,湧現了杭州士蘭、上海華虹、無錫矽科、華大、大唐微電子、無錫意源等一批“億元戶”。設計公司的投資規模,也由20世紀90年代的50萬~100萬美元擴充為500萬~1000萬美元。從技術水平來說,我國設計業已經實現了向深亞微米的過渡,目前設計業主要產品的設計線寬已達到0.25~0.35微米,重點產品已經達到0.18微米,少數企業已經開始了0.13微米的設計。
上海現有集成電路設計企業70家,總注冊資金1.12億美元,占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總注冊資本的3.6%;集成電路設計從業人數3900餘人,占集成電路從業人數的17.4%,其中技術人員2800餘人,占集成電路產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6.8%。
從企業產值情況來看,2001年,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有長足的增長,總銷售額達3.085億元,同期增長46.3%,占上海IC產業總銷售額的6.5%。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產值超過1000萬元的達10家,其中上海華虹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銷售額超過1億元。2002年1~6月,上海集成電路設計業總產值達1.95億元,同期增長66.4%,集成電路設計業占上海IC產業同期銷售總額的6.8%。
國家集成電路設計上海產業化基地於2000年2月13日獲科技部的批準正式成立,是我國第一家集專業性和國際化為一體的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
其運行主體是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研究中心(ICC),開創了產業基地模式,形成了“公共創新技術服務平台+集成電路設計專業孵化器+人才培訓”的區域性集成電路設計業發展模式。
2002年啟動的“上海集成電路設計跨越式發展行動計劃”推出了建立上海集成電路設計公共服務平台的舉措,目前已為集成電路設計創新、創業型企業提供6項專業服務,包括多項目晶圓(MPW)服務、人才培訓與評估服務、EDA工具平台服務、測試服務、集成電路知識產權核(SIP)和IP庫服務、信息服務等。
2003年,經國家科技部批準,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生產力促進中心於11月8日在滬成立,這對上海的集成電路設計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它將全麵與國際接軌,整合科技、資本、人才和知識信息四大要素,凸顯公共服務平台功能,為上海及全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當然,目前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尚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①產品檔次低。
設計品種工藝集中在0.5微米以上,而世界集成電路設計工藝整體趨勢已經在0.35微米以下;②企業經濟規模小。2001年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隻有10家;③產業結構尚不合理。2001年上海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三者的產值比例為6.5∶38.3∶55.2,封裝占了相當的比重,而同期台灣地區的比重為23.2∶57.4∶19.4。眾所周知,封裝的技術含量要遠遠低於設計和製造。
二、上海發展服裝設計、建築裝飾設計及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前景分析
1.服裝設計產業前景分析
根據有關統計資料,2002年國內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0911億元,其中衣著類約占7.32%,而衣著類中成衣率大致為87%,這樣,服裝消費零售總額約為2605億元左右,大致構成情況如表714所列:
(1)對目前服裝業中的設計進行剝離。以下分析對低檔服裝中的設計因素忽略不計,主要針對中檔以上服裝業進行設計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