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知識服務業與上海經濟發展(5)(2 / 3)

(2)男襯衫。價格在150元以下的,占總銷量的60%,以國產為主;價格在150~250元之間的,占總銷量的24%,以國產和三資品牌為主;中高檔市場主要為三資或進口品牌。

(3)女裝。價格在1000元以下的中低檔女裝占總銷售量的89%,低檔市場主要是國內品牌,中檔市場大多是三資及國內品牌;高檔市場則由進口及三資品牌占據。

(4)女士內衣。國產品牌主要集中在中低檔市場,售價一般在30~100元,約占整體市場的40%;三資和進口產品約占女性內衣市場的60%,其大部分售價在50~300元之間。

從以上數據分析可知,目前我國服裝行業整體價值含量還不高,產品主要分布在中低檔服裝領域,在高檔和中高檔領域主要還是被進口品牌和三資品牌所占據。

目前我國的高檔服裝消費群約占總人數0.6%,但高檔服裝銷售卻占了產品總量的10%,中高檔服裝則占20%,中檔服裝占40%,低檔服裝占30%。盡管我國的人均收入還不很高,但近幾年來,對中高檔服裝的需求卻發展很快,人們的品牌消費觀念越來越強。

2.建築設計、裝飾設計產業的現狀

(1)建築設計。我國各類專業的建築設計研究院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就已經產生,從這個角度上講,建築設計的產業化程度相對比服裝設計要高。但是,從漫長的計劃經濟體製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絕大多數設計單位仍保留著事業性質,市場發育程度明顯落後於其他行業,機製不活,功能單一,任務由上級下達,經費靠財政撥付,對外則無償提供設計服務,因此,其有產業之形而無產業之實。

而建築設計在我國建築總成本中所占比重更是低得可憐,拿樓盤設計來說,北京一家房地產企業所花費的設計成本往往隻有總投入的千分之五左右,但國外的設計費一般要占到總投入的3%左右。低收費與低設計質量聯係在一起,就一般項目而言,國內設計師在設計精細程度以及對建築功能等的處理把握上與國外同行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這主要是由設計周期和設計收費差異造成的。相比世界知名設計企業,中國設計企業存在生產能力弱、生產效率低、組織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1999年11月26日,國家建設部、計委、經貿委、財政部、勞動保障部、中編辦聯合發文,提出了“關於工程勘察設計單位體製改革的若幹意見”,著手對工程勘察設計體製進行改革,以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勘察設計谘詢業管理體製和運行機製,盡快形成為固定資產投資活動全過程提供技術性、管理性服務的谘詢設計服務體係,這對設計服務走向市場化,對我國建築設計的產業化是一個很大的推進。經過一年下來,改製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產業化程度還遠遠不夠。全國現有12000多家勘察設計單位,年營業額僅360億元,折43.5億美元;而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貝格特工程公司,一家營業額就達112億美元,這充分說明了我國目前建築勘察設計落後的產業化現狀。

在國外,私人事務所是設計市場中一支強有力的主力軍,如1994年美國有10萬設計師,2萬多家事務所。而在同期,我國私人事務所僅16家。2000年12月,建設部又印發了“建築工程設計事務所管理辦法”和“建築工程專業設計事務所資質標準”,擬在全國範圍新成立150~200家私人事務所。即使按這個數目速成,其數量也是少得可憐。而上海到2001年批準成立的僅8家,包括6個專業設計事務所和2個綜合設計事務所。另有1家正在審批中。與私人事務所相比,中外合作、合營的事務所發展稍好,目前全國已達120多家。

(2)裝飾設計。我國裝飾業的蓬勃興起,極大地促進了裝飾設計的發展。大約20年前,我國大陸境內尚無獨立的裝飾公司,高檔旅遊賓館、飯店等公共建築的①張柱.設計行業迎接洋挑戰.中國房地產報,2002.12,總第810期。

室內裝飾工程,大多被海外的專業隊伍承攬。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國民消費結構的變化、住宅業的發展和住房製度的改革,裝飾業更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據不完全統計,1992年時,全國有裝飾企業2萬家,從業人員80萬人,年裝飾工程營業額250億元。到2000年,全國已有裝飾企業4萬餘家,從業人員達260萬人,年裝飾工程營業額達2000億元以上,其中家庭裝飾占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