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背景下,為適應新的產業革命和高層次的消費需求,新興行業不斷產生。信息業、谘詢業、衛生保健業及其相關服務業將形成獨立的、具有較高增加值率的行業,並迅速發展起來。這實質上就是經濟結構高級化的過程,都市經濟處於這一高級化過程的先鋒地位。
這種結合了知識產業和服務業共性的新興產業群即為知識服務業。由於知識服務業中大部分產業本身具有聚集經濟的特點,它們的生命力屬於都市經濟,在都市經濟中更具有發展前景,對大都市知識服務業的實證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二、研究思路及主要創新
本書共分為八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導論,闡述了研究背景和意義,說明本書思路和基本結構;第一、二章,首先對知識經濟存在的一些爭論進行了探討,接下來是對知識產業的討論;第三章從聚集經濟理論出發,討論知識產業的空間布局;第四、五章是對知識服務業的研究;第六章是知識服務業在國際大都市發展的實證研究;第七章是對上海知識服務業的實證研究。總體而言,第一到第五章以理論闡述為主,第六和第七章則是實證分析。
目前對知識服務業的係統研究尚處於起步狀態,本書從不同視角揭示知識服務業的方方麵麵,力圖能夠給讀者一定的啟示。其特色主要有三個方麵:
首先是研究方法上注意分析的多維性,采取理論與實證相聯係、個性與共性相結合、問題探討與對策思路相呼應的方法。從對知識經濟和知識產業的討論切入,係統地對知識服務業這一新興產業群進行了探討,視角包括知識服務業的內涵、興起的曆程、分類,知識服務業在大都市中的區位選擇,以及對幾個典型的都市知識服務業產業的探討。
其次是將都市型產業與知識產業結合。服務業已經成為都市經濟貢獻最大的組成部分,對都市型產業的考慮重點應當拓展到服務業,而且是以都市型產業和知識產業結合的知識服務業為主。本書從大都市比較優勢、競爭優勢產業的角度出發,結合大都市聚集經濟的特點,分析了知識服務業在大都市的發展潛力,闡明了知識服務業在大都市中的聚集是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
第三是翔實豐富的實證研究。實證研究建立在大量統計數據的基礎上,無論是美國紐約、日本東京、中國香港有關知識服務業的統計數據,還是關於上海的統計資料,對這些統計數據的挖掘和分析有作者特有的視角。雖然分析還有待於細化和深化,但本研究為以後的有關研究提供了數據和素材。
本書討論的邏輯思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