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特在1989年夏天就此事質問克林頓時,他承認自己愛上了別的女人,但是他願意挽回他跟希拉裏的婚姻。他還對賴特證實,希拉裏拒絕跟他離婚。“他曾經以為自己真的愛那個女人,但是,他也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他情願挽回自己同希拉裏的婚姻。”
賴特告訴希拉裏她準備好辭職了,並解釋了她為何要離開。她有權力決定她跟克林頓之間的約定。但在很多方麵,希拉裏卻不是,因為自從切爾西降生的那一刻起,她就不自由了。然而看起來,克林頓下定了決心要修複同希拉裏之間的關係,賴特知道他無法同時修複他跟她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所以她決定離開。不過,盡管不再是克林頓的州長辦公室主任了,賴特還是在此後的4年裏同希拉裏、克林頓和迪克·莫裏斯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迪克·莫裏斯認為希拉裏和克林頓的關係並非相互依賴的,因為“我不認為他對她有哪怕一丁點兒的愛,我認為他隻是利用她來成就自己,讓她做好事也讓她做壞事,但目的都是為了成就他。他從純功利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不管是感情、交情和談話,獎賞和懲罰,冷酷和溫暖,還是讚揚、感激、譴責和斥責,都被當作他利用別人的工具,而他的目標就是讓每個人做他想讓他們做的事。我不認為他看待周圍人的態度有多大的區別……他隻是感覺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對他更重要而已,這整個是一個功利性的關係。我經常說,他們的關係可以用下麵的話概括:希拉裏愛克林頓,克林頓也愛克林頓,因此他們就有了共同點。”
之後,希拉裏到費耶特維爾見了黛安娜和吉姆·布萊爾。黛安娜回憶說:“我們像往常一樣散步。她當時很擔心,她在考慮他們沒有太多錢,現在又有切爾西要撫養。如果她必須一個人過怎麼辦?她沒有房子。她擔心自己會成為單身媽媽,她該怎麼找到一個對切爾西最好的辦法呢。”
1989年和1990年間,希拉裏加入了十幾個公司的董事會,每年進賬超過20萬美元。她在羅斯律師事務所的薪酬也增加了。而且,她還在認真跟朋友探討自己參加選舉的問題。1999年,克林頓因為在莫妮卡·萊溫斯基的問題上作偽證而陷入彈劾危機的時候,她也有過類似打算。而這一次,她在考慮,如果克林頓不參選的話,她就打算競選州長。之前,她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參加競選的可能性。
就在克林頓跟希拉裏的生活一片混亂之時,克林頓也決定在1990年11月的選舉中再次爭取連任。做決定之前,他沒有多少考慮時間,希拉裏也沒有表現出一點點願意離婚的樣子。他繼續偷偷摸摸地跟瑪麗蓮·喬·詹金斯幽會,並且對不止一個人說過,他既愛自己的妻子也愛詹金斯。他跟迪克·莫裏斯探討過離婚的可能性有多大,在莫裏斯看來,當時的他“驚慌失措、情緒低落”。自從1987年7月宣布不參加總統競選之後,他這個州長就一直當得心不在焉,有時候甚至會出現疏漏,他的精力都放在別的事情上了,先是跟詹金斯卿卿我我,然後就是挽救自己婚姻的前途與命運。如果他想要當上總統,不管是在1992年還是再晚些時候,如果沒有希拉裏的幫助,希望都非常渺茫。再加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分居也是他所害怕的,他跟切爾西的關係也會因此發生無可挽回地改變。
第一個決定,也是影響其他所有決定的那個決定是,他到底打算如何處理他跟希拉裏的婚姻。吉姆·布萊爾聽說了關於克林頓同詹金斯搞婚外戀的傳言,但是他確信克林頓不會放棄婚姻,就算希拉裏同意也不會。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樣一來,克林頓無論如何也當不上總統了。克林頓從來都沒有向布萊爾表示過要離婚,而布萊爾也從來沒有問過他。“我根本不相信會發生這種事。”他說,“如果說克林頓想跟哪個女人在加勒比海的一個小島上生活90天,這我信。”另外一些朋友說,希拉裏曾經要求或者建議克林頓針對自己的“問題”進行心理谘詢。
希拉裏和克林頓最終決定共同挽救他們的婚姻,不管需要付出什麼代價,而且克林頓也明白自己有義務對伴侶忠實。(他們到底是如何做出決定的,我們今天也隻能猜測而已。貝齊·賴特的解釋是,他們兩個進行了“談判”,在這之後,“克林頓必須像小狗一樣,她說什麼就幹什麼……我發現在萊溫斯基事件爆發之後同樣的情況又出現了。她會承受這些侮辱,但是她必須要為此得到一些什麼才行。因此,她競選了參議員”。)
事實上,直到克林頓和希拉裏進入白宮之前,克林頓和瑪麗蓮·喬·詹金斯的關係一直非常親密,他們經常見麵。克林頓在1989年到1991年之間給她的辦公室和家裏打過59個電話,這個數字來自克林頓之後被迫接受的數次電話調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