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疏肝氣通經絡降壓醒神話太衝(1 / 2)

穴名:太衝。

歸經:足厥陰肝經。

位置:在足背側,當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穴性:疏肝理氣、通經活絡、醒腦開竅、鎮驚寧神、固崩止帶、清熱利濕。

主治:1.下肢病症;2.肝、膽及消化係統病症;3.頭麵、五官病症;4.前陰及泌尿、生殖係統病症;5.神誌病症;6.其他病症。

“太”,是“大”的意思;“衝”指要衝。該穴為足厥陰肝經之原穴,當衝脈之別處。肝主藏血,衝為血海,肝與衝脈,氣脈相應,合而盛大,故名。因本穴血氣旺盛,為肝脈經氣所注,與女子月經有關,故名“太衝”。

一、定位取法。

太衝是肝經的第一要穴,位於足背第1、第2蹠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用手指順著第1、第2趾縫往足背方向推,被第1、第2蹠骨結合部位擋住了的前下方即是該穴。

二、治療作用。

穴性:疏肝理氣、通經活絡、醒腦開竅、鎮驚寧神、固崩止帶、清熱利濕。

太衝是肝經第一要穴,也是全身重要穴位之一,主治範圍:

1.下肢病症:下肢痿痹、癱瘓,足背及足趾麻木或腫痛。《通玄指要賦》中所雲:“行步難移,太衝最奇”,對於下肢各種原因導致的肢體軟弱無力、癱瘓失用等,確有一定的臨床指導意義。但這裏更多的,恐怕指的是癔症性癱瘓。

1975年4月28日,我正在針灸科門診值班。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工人背進一位24歲的張姓年輕女子,訴說其女前一日在工廠上夜班,離家時還是好好的,回來時神情慌張,一進門就癱軟在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直到次日清晨,還是不能說話,也站不起來。

我接診後發現該女神誌、發育均正常,其父說以往從未有過類似發作。我初步診斷為“癔症性癱瘓、失語”,當即為其針刺廉泉、合穀二穴,采用強刺激瀉法,並有意識問她感覺怎樣,昨晚究竟出了什麼事。對於這種病人,醫者千萬不要以為她真的不能說話了,一定要有意識地同她講話,誘其回答。

果然,該女突然失聲大哭起來,旋即開口講話。原來她在下夜班回家途中,遇到一名小流氓跟蹤,無理糾纏,受到驚嚇後飛跑回家就發病了。

接著,我就為其針刺足三裏、太衝、陽陵泉三穴,並告之(開始暗示)取針後就能走路了。留針30分鍾後取針,病人下床便行走自如,自行回家了。

然而,一周之後,該女又一次被其父親背來(這次隻有下肢癱瘓,沒有失語)。她訴說:“前晚做夢,夢見那個小流氓又來與之糾纏不休,清早起床就不能動了。”我一邊為其做針灸治療,一邊佯稱那個騷擾她的流氓在五一期間作案已被公安拘捕了。她信以為真,十分高興,從此再未發病。

1990年10月4日,我在江蘇省中醫院針灸病房曾經接治了一位72歲的趙姓女病人。患者有高血壓病史二十餘年,1990年10月2日清晨上公共廁所時,遇見一患有腦卒中後遺症的老鄰居,一瘸一拐的,擔心自己也會這樣(自我暗示),緊張之感油然而生。數分鍾後即感心慌、頭痛、頭昏,左側肢體麻木,酸軟無力,隨即癱瘓於廁,伴口眼斜。

家人迅速將其送往江蘇省中醫院急診室救治,腦CT顯示:左側丘腦部位有1.31厘米×1.31厘米的高密度區,診為腦出血。10月4日病情穩定後以卒中後遺症收住針灸科病房(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