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安撫南唐吳越(1 / 1)

南漢被消滅之後,南方的割據勢力隻剩下南唐、吳越和偏安一隅的閩南。對於趙宋朝廷來說,吳越、閩南隻是兩碟小菜,南唐則是一道菜,一頓大餐。

此時的宋朝,已經占據了長江中上遊和下遊的江北地區,以及珠江下遊地區,對南唐已呈三麵包圍的態勢。特別是占據了長江上遊,這是很大的優勢,如果征伐南唐,軍隊乘船順流而下,可直逼金陵。如何吃掉這頓大餐,趙匡胤真得要好好地籌備一番。

南唐主李煜是一個聰明人,南漢滅亡之後,他已感覺到唇亡齒寒的威脅。

開寶四年十一月,李煜苟且偷安,備了一份厚禮,派堂弟李從善去汴梁覲見趙匡胤,主動提出削去南唐國號,改稱號為“江南國主”,懇請趙宋皇帝賜號。

趙匡胤見李煜如此巴結,做了個順水人情,賜封李煜為江南國主,還額外贈送白銀五萬兩。授李從善為奉寧軍節度使,在汴梁賜了一處宅子,將他留在京師。不難看出,名義上,是將李從善留在京師做官,實際是扣押、軟禁起在京師做人質。

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個兒子,按理,南唐國主的寶座輪不到他,隻是因為他的幾個兄長都死了,陰錯陽差,國主這頂桂冠就戴到了他的頭上。

李煜天資聰穎,文采出眾,能詩善畫,通音律,尤其長於詩詞歌賦。他給自己取號鍾仁隱士、蓮峰居士,所仰慕的也是遠古隱士許由、伯夷和叔齊等人,全然一派文人騷客清逸的瀟灑氣派。李璟非常喜愛李煜,故在臨終時,將南唐國主之位傳給他,史稱李後主。

李煜確實很有才氣,如果能將才華用之於治國,則是萬民之福。偏偏這個李煜,性驕奢,好女色。如果僅僅是性驕奢,好女色,在治國理財上有一套,也不可怕。因為古代很多帝王都有這個毛病。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個好色的皇帝,弟弟李元吉在玄武門之變中被殺,他見弟媳、也就是李元吉的老婆長得漂亮,毫不猶豫收為王妃。這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李世民勤政,治國有一套,在他的領導下,出現了中國曆史上最負盛名的貞觀之治。所以,曆史學家們並沒有過分地要求李世民做一個完人,對他好色這個毛病沒有過多地追究。然而李煜恰恰相反,南唐危在旦夕。

開寶七年,趙匡胤終於對南唐動手了,到第二年十二月,南唐都城金陵被攻克,李煜被俘後押往汴京。開寶九年正月,趙匡胤在明德殿接見李煜,李煜帶領南唐舊僚,跪在明德殿下聽候宣詔。宣旨官宣讀詔書,先是將李煜責備一通,然後是開恩赦免眾人,並授李煜為光祿大夫,檢校太傅、右千牛衛將軍,封違命侯。違命侯,是一個帶有侮辱性的封號,它發泄了趙匡胤對李煜的憎惡和鄙視。

收複了南唐,南方還有一個吳越政權,仍然酣睡在臥榻之旁。不過,吳越隻是一個彈丸小國,成不了氣候,宋朝如果要舉兵討伐,那簡直就是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這是趙匡胤的一貫作風,但是,他又不想動用武力,因為打仗是很耗錢的,他想將有限的財力用在刀刃上,因此,他決定以一種不花錢的形式收複吳越。

南越主錢俶非常明白自己的處境,稱臣已不能解決問題,因而積極入朝,要求覲見,趙匡胤爽快地答應了。錢俶進宮覲見趙匡胤,趙匡胤盛情款待他,賜坐、賜宴,而且還命他與禦弟晉王趙光義敘兄弟之禮。錢俶可不敢托大,堅決不接受,趙匡胤才打消了這個念頭。當晚,吳越王錢俶住進了專門為他新建的一處豪宅,趙匡胤親自到錢俶的住處探望,察看各種生活用品是否齊全,體貼得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

第二天,趙匡胤又在宮中舉行了一個盛大宴會,歡迎錢俶這個遠道而來的客人,文武百官都參加了這次宴會,根據趙匡胤事先安排,他自己先向錢俶敬過酒後,從晉王趙光義、宰相薛居正開始,大臣們依次向錢俶敬酒,麵對如此隆重的場麵,錢俶受寵若驚,感激涕泣,口口聲聲說不願南歸,納土朝廷。

於是吳越也變成了趙匡胤的囊中之物。自太原返回汴梁後,趙匡胤將自己關在宮裏,什麼人也不見,三天沒有出門,此時距十月二十日,還有五個多月,不足二百天,這可能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日子。作為一國之君,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頭等大事,就是降服北漢,打敗遼邦,收複燕雲十六州,統一天下。這是他一生最大的心願。

然而三征北漢都沒有成功,這成了趙匡胤一生的遺憾。趙匡胤帶著消滅北漢,擊敗遼朝,收複燕雲十六州的統一天下的美好願望,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