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就像流水,它不會一條直線似的向下流,遇到阻力的時候,可能會卷起一個旋渦,阻力大了,可能會轉彎,甚至改道。968年,曆史出現了一個旋渦。這年七月,北邊傳來消息,北漢主劉鈞病逝,養子劉繼恩繼承北漢主之位,劉承恩尚未站穩腳跟,便遇刺身亡,宰相郭無為迎立劉繼元即位。北漢的政局在皇權交接時出現動蕩,北漢國內發生內亂的消息傳到了趙匡胤耳朵裏,於是趙匡胤大笑道:“平滅北漢的機會到了!”
趙匡胤在征討北漢之前下了一道詔書,派人送往晉陽,勸說北漢歸降。一道寫給劉繼元,答應他若歸降,可授予他平盧節度使職務;另寫詔給北漢宰相郭無為,答應他如歸順,可授他為安國軍節度使。郭無為見到詔書後,心中活動,便把寫給劉繼元的詔書呈上,卻把寫給自己的隱瞞下來,並竭力勸劉繼元歸順宋朝,劉繼元卻不肯聽從。
使者回來以後,趙匡胤得知劉繼元不肯歸降,便決定禦駕親征北漢。十一月冬至節,趙匡胤祭把大廟,下旨將乾德六年改為開寶元年。並令樞密院調集兵馬,準備北征。
又過三個月,已是開寶二年二月了。一切準備就緒,趙匡胤讓宣徽南院使曹彬和步軍都指揮使黨進為前部先鋒,自己則親統大軍於二月十六日由汴京出發北征。禦弟趙光義留守汴京。大軍到了晉陽城下,把個晉陽團團圍住。由李繼勳攻南城,趙讚攻西城,曹彬攻北城,黨進攻東城。一聲鼓聲盈天,殺聲震地。城中一片驚慌。北漢宰相郭無為想趁機說服劉繼元降宋,趁劉繼元召集群臣聚會時,拔劍在手,走到庭中大哭,說道:“像西蜀那樣幅員千裏,雄兵二三十萬的大國,還亡於宋之手,何況我們這兵不滿萬的孤城,如何能抵抗宋兵百萬雄師,不如一死了之。”說畢,裝模作樣,要用劍自殺。劉繼元見了,慌忙下殿,攜住郭無為的手,把他拉上殿來好言安慰,勸他不必性急。郭無為不來就不是真正想自殺,不過是表演一番,想動搖北漢眾臣之心罷了。如今見目的已達到,劉繼元來勸,也便見好就收。
誰知北漢的將領楊業、馮進河等,卻沒有被郭無為所嚇倒,堅持主張抵抗,並且建議劉繼元速派人去向契丹求救。劉繼元采納了他們的建議。當即使了可靠將領將,趁夜色掩護,吊下城去,潛過宋兵營寨,飛奔契丹求救去了。
北漢將領楊業不但武藝出眾,而且謀略超群,能攻善守,負責保衛晉陽,親自登城指揮眾軍防守。他見城外宋兵不下十萬人,而城內北漢兵不滿一萬,便不采取硬拚的打法,堅守城池。看見宋兵疏於防守時,便親自帶一批騎兵突出城去,擾亂一陣,待宋兵聞訊前來抗拒時,他便迅速收兵回城,弄得宋兵毫無辦法。
趙匡胤見了大怒,指揮眾將士齊力攻城,可是楊業在城頭防守十分嚴密,宋軍終究無法突到城頭。這時有個偏將陳承詔進言說:“陛下尚有數千萬兵在左右,為什麼不投入使用呢?”趙匡胤一時沒領會過來。隻見陳承詔用鞭梢一指汾水,說道:“此即是兵。”趙匡胤恍然大悟,說道:“楊業呀楊業,當年圍晉陽時,曾被你用水淹辦法來守城,今日朕要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用水淹來攻破你們的晉陽。”便派了將士,去堵塞汾水下流,引水來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