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麵桃花(2 / 3)

那一刻楓如遭當頭一棒,神思恍惚,差點栽倒,不知道是怎樣回到家的。不久,母親痊愈,楓即攜母親同往京城;回京城後也是時時打探嫣然的消息,卻都如同石沉大海,再也沒有音信。

在朝中楓德才兼備,為官清正,口碑甚好,被吏部尚書青睞,要招其為東床快婿。楓執意拒絕無望,隻好在母親的催促下無奈成婚。原以為能夫妻和睦、相敬如賓,可妻子卻性情乖戾、盛氣淩人,以至琴瑟不諧、夫妻反目,楓常常借酒澆愁、苦悶至極。

整天吵吵打打怎能度日?楓做了一件讓自己也吃驚的事,把妻子休了!結果遭嶽父彈劾,官降三級。降官後許多朋友都對自己冷淡起來,真是世態炎涼,人情如紙呀!楓更加鬱悶了。

這一日秋高氣爽,楓獨自一人微服私遊,來到京郊。不去那酒樓歌台,不去那書場茶館,信步走到江邊,登上一葉輕舟,縱覽兩岸秋色。船到橋下,楓忍不住喚船家停舟,這座橋多像家鄉的赤欄橋啊!隻見楓枝交錯,掩映江橋,在那橋欄上倚著一個青衣女子,那女子手執紈扇,身影纖秀,望著遠方漸已蒼茫的暮色輕聲誦到:

“楓葉千枝複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這不是兒時母親教自己念的第一首唐詩嗎?女子的聲音婉轉動人,像清泉潺潺流淌,此時聽來倍感親切。再細看那女子麵容,楓不禁大吃一驚!

“嫣然!”楓跳上江岸,箭步飛奔上橋。橋上的女子一驚,手猛地一顫,手中的楓枝落入橋下的滾滾江水中,轉瞬流走了……

這聲音為何如此耳熟?這聲音在夢中曾出現過千萬次,為何此時還未入夢,這聲音卻真真實實清清楚楚地響起在耳邊?嫣然側頭一看,眼淚就唰地流了下來!

是他!雖然比十年前更顯清瘦,滄桑沉穩遮掩了少年英氣,嫣然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這個人害得自己好苦啊,一生的幸福都被他斷送了;可是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卻從來就沒有怨恨過他,他當年食言一定是有原因的,隻是沒有弄明白其中的原由自己是死都不會瞑目的。這麼多年來一直強迫自己忘掉他,可他卻時時出現在自己的夢境裏,那羞赧的麵容,那慌亂的神情,記憶猶新。無數次告訴自己該忘記他了,可他的身影卻總是在眼前搖晃。

當年自己病入膏肓,氣若遊絲,父母已開始準備自己的後事了。舅舅得知後不遠萬裏從京城及時趕來,帶來了名貴的藥材和京城的名醫,自己才得以起死回生。舉家遷到京城後一切都由舅舅照應著,舅舅還懇請皇上恩準,請來禦醫為自己醫病,使得病體能日漸康複。舅舅的似海恩情怎生報答?楓又棄自己於不顧,音信渺茫。何況自己與表哥早有婚約,難以反悔,無奈之下隻有聽從父母的安排了。表哥雖聰慧俊朗,但他的脾性與自己卻格格不入,兩人日漸疏遠,如今走到他流連花台柳榭,自己獨自望月悲歎的地步。如果那年楓能如期回來,自己的人生又會是什麼樣子呢?難道人真的逃不脫命運的安排麼?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在十年後的今天在這裏再遇到他,命運真會捉弄人啊!也好,正好問個清楚,終於能弄明白這些年一直纏繞在心中的迷團了。

楓呆呆地望著嫣然,歲月的流逝絲毫沒有奪走她的美麗,反而更多了種成熟和韻致。如果當年自己沒有在趕考途中生病,沒有錯過當年的科考,一切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你還好嗎?”楓不知道為何說出這樣一句話來,其實想問的是她那年到哪裏去了,然後告訴她自己找她找得好苦。“你為何食言?我等你等得好苦啊!”嫣然定了定神色,用衣袖拭去串串淚珠。在家童找來之前一定要把事情問個明白,不然一生恐怕都沒有機會了。啊,這是楓第一次聽到嫣然對自己說話,是夢嗎?好像不是夢,紅葉正在身邊飛舞,空中傳來雁聲陣陣……

“嫣然,我……”

“夫人,天色不晚了,快回去吧!”家童匆匆跑到橋下喊到。嫣然忙抽身離去,連聲招呼都沒有來得及打,要是讓家裏人知道自己和一個陌生男子站在橋上說話,那還了得!

楓沒有喊嫣然,隻是默默望著她匆匆離去,他知道說什麼也沒有用了!心中的那些話就等到來世再向她說吧。隻是,人真的有來世嗎?如果真的有來世,還能再遇到她嗎?

楓獨立橋頭,任寒冷的江風吹拂單薄的衣襟,任滴滴清淚從瘦削的麵頰簌簌滾落。江中的漁舟上,一點點漁火亮起來了;一陣陣風過,紅葉落得滿身都是。楓頹然地走下橋來登入船艙,在漁燈下愴然打開酒壺,如今隻有這酒來陪伴自己給自己解愁了……

紅塵一夢情為何?總是淒涼意。

無奈紅葉落秋風,桃花凋冷雨。

天涯海角都尋遍,相對卻無語。

人麵桃花不複在,江楓漁火稀……

(三)柳暗花明

又是幾度桃花落,寒霜染楓枝。

鬱鬱寡歡愁終日,此恨到何時?

強顏歡笑掩悲酸,心事怕人知。

欲向明月訴離思,哽咽難自持。

秋去春來,日月流轉,大雁去了又來,來了又去,桃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多少次,嫣然瞞著家人偷偷來到京郊的江橋上,呆呆地站立;她在等什麼?等楓嗎?為什麼要等他?等到了又能怎樣?她在江邊的行人中尋找;找什麼?找楓嗎?為什麼要找他?找到了又能怎樣?可是她還是漫無目的地一次次來,又一次次失望地離去。

她的心裏終日酸楚憂傷,人一天天地瘦下去,可是在家人麵前還要裝做若如其事的樣子,還要去打理一些日常之事。嫣然的表哥,也就是她的夫婿,整天在外麵遊蕩,對嫣然的心事當然是一無所知,但他們對嫣然卻管得是越來越緊,到最後連門也不讓她出了。在他們的眼裏女子隻是男子的附屬品,是不需要有什麼思想和自由的,男子可以三妻四妾,眠花宿柳,而女子的行為是一定要遵循女訓禮規,不能有一點點偏差的。而嫣然從小飽讀詩書,是一個有情懷有追求的女子,她不能忍受丈夫的俗氣,在她的心裏依稀還隱現著少女時代的美麗夢幻。

在被幽禁的日子裏,她每日裏吟詩作畫;她畫那雙雙紫燕,紫燕在柳簾中穿梭;她畫那投林倦鳥,倦鳥馱著夕陽飛掠火紅的楓枝;她吟詠那從頭頂飄過的白雲,希望白雲能帶去她的牽掛;她寄情院中的寒梅翠竹,希望它們能懂得自己的一片冰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嫣然一天天地憔悴,懶理雲鬢慵照鏡,獨坐黃昏聽雨聲。雨又下起來了,淅淅瀝瀝的春雨又染紅了赤欄橋邊的桃花麼?故居房梁上的那對燕子你們可回去了麼?你們還記得當年的嫣然姑娘麼?可知道她如今遠在千裏之外的京城想念你們麼?你們可還是舊時的模樣?赤欄橋下的桃花水又漲起來了麼?那些順水漂流的桃花流去了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