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麵桃花(1 / 3)

(一)人麵桃花

桃花紛飛隨流水,春來春又回。

紫燕雙雙撩翠尾,望斷君難歸。

終日淒傷偷灑淚,風雨摧紅蕊。

欲寄尺素說憔悴,路遠山崔巍。

又是一年桃花落,又是一年燕歸來。嫣然從病榻上掙紮起虛弱的身體,探頭看著窗外。桃花又落了,他還是沒有回來。他說過桃花再開的時候一定會再來的,可桃花已開過五年了,卻依然沒有見到他的影子。他在哪裏?他把自己忘了嗎?或許是從來就沒有記住過自己?五年來,自己是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燕聲啁啾,盼來了柳絮飛揚,卻沒有盼到他俊逸的身影。他,那個叫楓的青年,他到底在哪裏呢?為什麼不來看自己呢?他會不會知道自己已為他而病入膏肓呢?京城離這兒遠嗎?要走多久的路?真想去找他啊,可卻不知道他在哪裏。茫茫帝京,千門萬院,哪裏才是他的小小書房?山長水遠,別苑孤館,哪裏才有他吟詩作賦的身影……

“嫣兒!”正呆想著,母親端藥走了進來。“母親,不要為我再破費了!”嫣然的一雙大眼睛裏湧出了淚水。“嫣兒,快喝吧,喝了就好了。等你病好了,你爹帶你到京城你舅舅家去,最近你舅舅升官了,他讓你去玩玩,順便見見你的表哥……”

母親欲言又止,因為她看到嫣然的眼睛裏露出絕望淒楚的目光。

母親哪裏知道女兒的心事呢?女孩兒家的心事是從不向外說的,隻能埋藏在心裏。

那是一個桃紅李白的豔陽天,嫣然和女伴們一起去郊外踏青,在赤欄橋上驀然的一回首中看到在那垂楊樹下,青驄馬旁,立著一個翩翩青年男子,一襲青衫,儒雅文秀,正在注視著自己。頓時,嫣然的心頭一慌,手中的那枝桃花落進了水裏……

“嫣然,快走!”女伴輕聲呼喚著她,嫣然隻好翩然離去,隻留下青年悵然的目光。

是夜,青年的身影出現在嫣然的夢境中,醒來後再也無法入眠,隻好獨自對著窗外的明月出神。

一次偶然的相遇,也許會在少女的心中激起淺淺的漣漪,但那並不能改變什麼。日子還是平靜如水地度過,轉眼之間春去秋來。正是滿山紅葉如染,嫣然陪同母親上山還願,在一棵高大的楓樹下,她又看到了那個人。

命運呀,你為何如此捉弄人?

這一次,嫣然大膽地向他望了一眼,他碰巧也看見了他,相視一笑,不需要表白什麼,前塵今生注定再也逃不脫。

不是不想說,而是不能說,依然是清風拂過花叢,青天飛過雁陣,來去無痕,杳然無蹤。

秋去冬來,瑞雪紛飛,嫣然經常站在院中的桃樹下發愣,她在想那枝落進水中的桃花究竟流去了哪裏呢?也曾在北風凜冽的清晨去河邊漫步,也曾在日落西山的黃昏去桃林挑菜,但都沒有看到他的身影。隻是在父母的閑言碎語中知道京城裏還有一個當官的舅舅,還有一個年歲相當的表哥,還有一些惱人的事情。

雪花飄呀飄呀就是一個冬季,當春風吹來的時候,桃花又開了。

桃花又開了,燕子又飛回來了,那個人又在哪裏呢?

挑菜節到了,還是去年的那一天。

滿樹灼灼的桃花燦然盛開,映紅了橋下的碧水,嫣然倚在橋欄上,望著遠方出神。

春風著意小桃枝,花開自有時。

隻緣咫尺隔天涯,無處訴相思。

春花秋月等閑度,寂寞誰人知。

願譴憂心隨雲去,碧宇吟清詩。

橋下的漣漣清波中輕漾著一個纖秀的身影,粉紅的花瓣悠然流淌。突然,在那蕩漾著的水波中又多了一個頎長的影子,他是誰?

“姑娘,我又遇到你了。”

抬頭一看,是他!原以為再也見不到他了,而他此時卻真真實實地出現在自己麵前,難道是夢?不,這桃花,這柳枝,這流水,這遊人,這車馬,一切都是真的!這時,他說話了:“聽說姑娘詩才很好,我這裏有拙作一首,希望姑娘能指教一番。”

慌亂中,嫣然接過詩稿,隻見上麵寫到:

“詩情畫意筆中來,心曠神怡霞日開。

雲中仙侶歌伴酒,意氣風發笑瓊台。

周公獨駕黃鶴去,小喬卻把雲袖甩。

琥珀潭邊慕玉影,來年再聚桃花開。“

詩還未讀完,人卻早已不見蹤影,詩的背麵隱隱還有一行小字,翻過來一看,隻見上麵寫著:“我明日即進京赴考,得中後來年桃花爛漫時一定去拜訪姑娘。——楓敬上。”墨跡未幹,幽香彌漫……

就為了這一句話,嫣然一等就是五年,如今病體孱弱,不知能不能再等到他回來的那一天了。舅舅那邊越催越緊,嫣然終日愁眉不展、抑鬱成疾,漸漸地,病不可支……

楓,你在哪裏呀?你還記得你說過的話麼?難道你已經忘記了我們之間的約定,還是你另有所衷?嫣然悄悄取出那因撫摩無數遍而柔軟褶皺的詩稿,一行清淚灑在那早已被淚水浸得模糊的墨跡上,無力地垂下了手……

遠處,楊柳岸邊,一匹青驄馬正疾弛著,馬蹄騰起的飛煙籠住了那陣陣飄落的桃花……

(二)江楓漁火

一霎微寒染蒼山,翠岫著流丹。

叢菊傍岩滴清淚,無語對霜天。

都道人間離恨苦,愁絲總糾纏。

喚來清風逐明月,萬裏送雲箋。

江邊,楓紅如火。楓葉翩翩飛入水中,白鷺悠然從江麵掠過,嫋嫋的霧氣籠著蘭芷搖曳的沙洲,又是一個秋天來臨了。

楓此刻獨立舟頭,心中感慨萬千。又是五年過去了,嫣然她還好嗎?當年赤欄橋上對她一詩表心,連等她讀完的勇氣都沒有就倉皇逃走了,現在想起來是多麼悔恨!這一別已有十年了,現在她人在哪裏?今生今世能否再能見到她?

少年時代早就聽聞她的美麗多才,心中思慕不已。赤欄橋畔第一次目睹她那清麗的芳容,從此便念念不忘;翻開書時,書中有她秀麗的身影;提起筆時,筆下有她飄逸的姿容。那次在山上楓樹下又與她巧遇,她對自己嫣然一笑,自己當時整個人都傻了,怎奈人多眼雜,苦於沒有機會攀談。多少次,自己徜徉在楊柳岸邊,望著花枝浮動的赤欄橋,希望橋上能出現她那嬌弱的身影;多少次,自己又徘徊在桃林深處,撫著纖嫩的桃枝想象她那明媚的笑容。

可是,天不遂人願,那年赴京趕考,不幸在途中染了傷寒,差點把命送掉,到了京城後又早過了赴試的時間。此時身上所帶銀兩已耗費盡淨,無力還鄉,隻好在京城暫居起來,一邊賣些字畫營生,一邊廣結文朋墨友,研習詩文,等三年後再考。在漫長的等待中,自己是一天也沒有忘記過她——那個魂牽夢縈的姑娘;怎奈路途遙遠,書信難傳,隻有托那南飛的大雁帶去真情的問候,隻有向那皎潔的明月訴說深深的思念。

好不容易等到下一輪科考,得以金榜題名,高中進士,了卻母親平生夙願;卻又逢翰林院編撰文史,任務在即,隻能夜以繼日地工作,沒有絲毫的閑暇。等一切歸置停當,自己立刻歸心似箭地踏上回鄉之路,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可還沒到家就聽到母親病重的消息,當時忍不住淚如雨下,這麼多年孤兒寡母多不容易!那時是一心係在母親身上,端茶倒水,服侍左右,哪還有空閑去看望嫣然姑娘。等母親病體漸愈,再去尋嫣然時,已是人去房空,空留遺恨了。聽鄰人說他們一家已被一個京城的大官接走,嫣然姑娘病得很重,也許隻有到京城去方能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