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我國造紙毛毯行業與國際同行業相比存在的差距(1 / 2)

一、造紙毛毯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企業規模小,缺乏活力和後勁,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大型骨幹企業及龍頭企業偏少。多數企業生產規模均比較小,封閉式、作坊式生產的局麵尚未徹底改變,又高度分散經營。多數企業缺乏資金和技術,現有設備陳舊落後,致使產品檔次低、質量不穩定,規模產量上不去。因此在更新改造、提升技術水平和增強市場競爭的應變能力等方麵顯得十分脆弱。

市場競爭無序,行業管理乏力。由於小型毛毯廠眾多,在市場競爭中各自為政,現在的毛毯生產能力已大於社會需要,在當前市場的無序競爭下,部分廠家為了生存不惜低價出售產品,造成利潤大幅下降,市場混亂,企業的生產經營不能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在市場經濟體製下,造紙毛毯企業特別是一些小型企業參與行業活動的欲望不強,行業協(學)會還沒有形成完整、有效地管理和協調機製,行業協(學)會為企業服務性職能還不是太強。

造紙毛毯專項技術研究深度不夠,缺乏專業的造紙毛毯技術研究機構。如今,造紙機壓榨部的技術發展很快,出現了大輥徑、高衝量壓榨和靴式壓榨等多項成熟技術,大多數企業的技術開發力量薄弱,沒有能力對此進行係統地調查研究,更沒有專門的造紙毛毯技術研究機構,因而對適用於造紙工業新技術要求的產品開發研製,進展緩慢。近年來一些企業的產品研究開發能力有所加強,少數企業也開始建立了技術開發中心。但總體看全行業的技術開發力量仍顯不足,特別缺乏高層次的專業人才。除少部分企業、設計研究單位和大專院校僅是擁有不太完善的實驗手段和檢測手段外,多數企業因自身積累很少,缺乏資金投入,想建立具有完善開發手段的機構則力不從心,難以實現。國外先進的造紙毛毯企業對技術相對封鎖嚴重,同行間的技術交流幾乎不存在,國外技術先進的毛毯公司陸續在國內有投資建廠,但基本上均為獨資企業,不存在技術上的合作。因此很難獲得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即使個別廠家引進國外先進的設備,但對先進設備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差,很難在深入消化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地開發出適合國情的高水平新產品。

國產造紙毛毯的原材料質量檔次低,質量和性能不能完全滿足造紙毛毯的需要。造紙毛毯所用的化纖原料有其特殊的質量要求,國內生產供應的化纖原料在質量指標上還不能完全滿足需求,更不用說生產和開發造紙毛毯專用合成纖維了,因此在中高速紙機上使用的毛毯所用的原料大部分隻能采用價格昂貴的進口原料。因此國產化纖原料的質量缺陷和品種短缺也是影響提升毛毯檔次的主要障礙之一。

二、與國際造紙毛毯行業相比存在的差距

造紙毛毯是為造紙工業配套的脫水器材,應該隨同造紙工業同步發展,但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引進外資和國外先進設備的政策,大量先進造紙機在中國落戶,當代先進的造紙技術大大地改變了我國造紙工業的麵貌,反觀我國造紙毛毯的技術發展就明顯落後了,產品的檔次和品質提升比較緩慢,不能適應高速大型紙機的需要,導致進口造紙毛毯的數量逐年增加。

近幾年進口造紙網毯數量逐年大幅度上升,必須引起毛毯行業的高度重視。根據中國海關總署信息資料統計中心提供的資料,2005年全國進口造紙網毯為1567.621t,用外彙9483.7030萬美元,與2004年相比分別增加了7.2%和25.5%,2005年進口造紙網毯外彙額度已經是1998年的12.5倍。這種態勢是近幾年來造紙網毯產品進口直線遞增的延續。對照我國紙及紙板總量的增長可以看出以下問題:

①雖然2005年我國造紙網產量增長了2.57%,但造紙毛毯產量下降了6.17%,從總量上看國產網毯產量在原地踏步。這種情況說明,我國紙及紙板總量的增長與我國國產網毯產品無關,是國外的網毯企業在支持著我國造紙工業的發展。

②造紙網毯進口總量和用彙量二者的增幅差距拉大了,分析有兩個影響因素:2005年進口毛毯價格比2004年平均上漲了3%~5%;在進口的紙機織物中,用於靴型壓榨的靴套和運輸帶的比重大大增加了。它們的價格是普通進口毛毯的10~20倍。這就是2005年進口網毯用外彙量加大的原因所在。

③我國靴型壓榨的數量已超過50套,今後還會隨著我國大型現代化紙機的增加而增加。這種裝置應用的織物價格昂貴,而我國造紙毛毯製造業距生產這類產品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這表明我國造紙毛毯製造業與國外同類企業在技術和產品檔次上的差距越來越大。換句話說,進口產品對我國毛毯製造業的衝擊比對造紙網企業的衝擊還要大。關鍵技術和產品檔次是我國網毯企業應著重考慮的首要問題。

1998—2005年8年合計用外彙高達3.32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