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鍾製定好你想讓下屬擁有的信念的內容
一個團隊想發展好,就必須有自己的發展目標和計劃。事實上,這個目標和計劃就可以成為下屬的信念內容。問題的關鍵是,你要把這個目標和內容與下屬的自身需求結合起來。比如,引導下屬為了公司發展而工作與逼迫下屬為了你的利潤而工作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早晨第一分鍾,你要好好思考、設計這個信念的內容。
第二分鍾讓下屬對實現自己的信念和目標有信心
如何堅定下屬的信念?不是讓自己表現得多麼堅強和樂觀,而是讓下屬自己心裏有這種向上的意識。你要通過各種途徑,讓下屬認為你們一定能夠實現目標。
第三分鍾針對不同個體,逐一解決思想難題
每一個個體都有差異,這也是團體成員信念很難統一的原因。所以,早晨第三分鍾你要認真思考這些差異與你想實現目標之間的距離。發現了區別,你就能夠找到消除這種區別的方法。這要求你對自己的團隊成員有絕對的了解。
11.將責任落實
管理難以相處者,為避免出現問題時互相推諉、指責,或者不能按時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責任落實。將責任落實到某個人頭上,可極大地調動他的工作積極性,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將工作幹得更好,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一旦工作出現紕漏,也可以找到負責人,及時糾正錯誤。
著名的羅蘭·貝格谘詢公司的領導人羅蘭·貝格堅持每天都把每一件需要自己和別人做的事情用錄音機錄下來,然後再讓秘書打印出來並發放給相關人員。通常,羅蘭·貝格每天會發出40-50個給不同人的“內部備忘”。同時,他會在每一份“內部備忘”上標明時間,到了這個時間,秘書就會把這個“內部備忘”重新放在羅蘭·貝格的辦公桌上。
這就是一種最有效的責任落實方法。其實,落實責任還有很多方法。
落實責任的方法
1)有效溝通
不充分、不到位的溝通是導致責任落實不力的重要原因。因為管理者需要從下屬那裏得到相關信息,如果溝通不利,再好的創意、想法都是空談。
因此,作為一名管理人員,必須主動與下屬溝通,交換意見,從而了解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和他們真實的思想動態,並以一種平等的身份進行討論,達成共識。隻有實現了有效的溝通,計劃才能得到順暢的執行,進而實現預期的目標,使責任得到有效落實。
2)以身作則
管理者應以身作則,要高度重視每個出台的方案,凡是牽涉管理者的方麵,管理者一定要做出表率,有效地激勵和團結員工,共同實現目標。
管理者在責任落實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做事要專注,善於抓重點。
(2)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用時間給自己施加壓力,及時完成任務。
3)秩序約束
用秩序約束自己和他人。例如,使工作條理化;把自己的工作任務清楚地寫出來;運用化繁為簡的工作方法,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4)完善複命製度
製定並完善複命製度,監督員工落實責任。這既能激發複命者的工作激情,又能按約完成任務,一舉兩得。
實行複命製度時,需要讓員工把握複命過程中的幾個關鍵點,隻有這樣,才能做到及時複命、有效複命,更好地把責任落實到位。
(1)要明確自己該做什麼。
(2)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分類執行、分類複命。
(3)複命時,要有所準備,語言要簡潔、具體,使用數據和實例證明等。
另外,有效複命還要監督檢查複命情況。你可以將複命內容寫下來,尤其是複命要求的結果、時間、地點、責任人、監督人等一定要寫清楚,可以對賬,不能抵賴,不能推脫。這樣,才能人人往前,不敢落後,實現高效複命。
檢查後要及時催促,並且記錄在案,更要讓複命者知道檢查結果已記錄在案。如果催促無效,監督者要及時上報,絕不能聽之任之。
5)有效的評估
有效的評估是增強員工責任落實力的重要手段。沒有評估就沒有標準,沒有評估就沒有結果,也就不可能有更好的落實效果。
前麵,我們學習了一些落實責任的方法和技巧。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加強落實責任的能力。
早晨3分鍾,趕快開始將責任落實。
第一分鍾自我反省
回想自己最近一個星期的哪些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實?哪些沒有落實?分析沒有落實的具體原因,並製訂改進計劃。
第二分鍾執行計劃
執行自己製訂的改進計劃,並落實應該落實的責任。
第三分鍾自我檢查
在每周五進行自我評估,評估改進計劃的執行情況。並請自己的上級、同事或者下屬檢查自己是否兌現了承諾。
總之,責任落實就是將嘴上說的、紙上寫的貫徹到實際行動當中,達到預期目標。落實責任的關鍵在於行動,落實的效果在於結果。
12.自我定位
要做一名優秀的管理者,首先你要做好自我定位,找準自己在企業中的角色,你才能擺正位置,端正態度,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
2000年,聯想集團推行了多元化戰略,在家用電腦業務之外,增加了網絡服務和係統集成軟件兩大業務。
但是,聯想實施多元化戰略後,由於新業務與製造業相差很遠,很多事情需要聯想總裁楊元慶親自協調,親自做決定。由於事務過多,楊元慶也沒有學會利用企劃部決定事情,所以很多事情就被耽誤了,導致聯想贏利下滑,多元化戰略失敗。直到2003年年底,楊元慶重新自我定位,聯想也隨之調整戰略,選擇了國際化戰略,並購了IMB個人電腦業務,成為世界第二大電腦公司。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管理者隻有正確定位自我,認清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溝通。自我定位的主要意義在於明確自己在企業中所處的位置,按職業規範做好應做的事。自我定位主要是進行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即認清自己的位置,正視自己。管理者在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由其所處的組織關係決定。
自我定位
管理者具體的角色定位,說明下屬你是經營者的代表:
(1)尊重他們,以委婉的提議、中肯的建議、虛心式的補充架起理解與信任的橋梁。
(2)了解並熟悉上級的個性及溝通傾向特點。
(3)欣賞他們。
(4)理解他們的意圖。
(5)提升上級對你的依賴程度。
上級
(1)規劃者。規劃部門的發展方向,確定下屬的職責。
(2)管理運營者。製訂工作計劃,分配任務,監督下屬的工作。
(3)溝通者。與下屬員工以及其他人員保持適當的溝通和聯係,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網絡。
(4)團隊領袖。了解員工的個性、特點和不足;了解員工的成長需求。
(5)教練。善於帶人做事,關注、關心員工的成長。
同事真誠合作:
(1)以真誠合作的態度對待對方。
(2)在充分考慮團隊利益的基礎上,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然後再進一步做出決策。
(3)信息溝通、共享。
(4)協調、協作、協商、協助自我。
嚴於律己:
(1)正確利用自己的時間,把握零散時間進行有效的工作。
(2)注重貢獻(工作的結果),而不是工作過程本身。
(3)充分發揮他人之所長,不要隻盯著別人的缺點。
(4)優先處理要事。
實際上,角色定位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管理者解決如下問題。
(1)希望的位置。在你扮演角色的過程中,你的希望如何?你對這個位置還有什麼迫切的需要?能否進行創新?能否在你現在的這個位置上創造出更大的財富?
(2)位置的執行能力。你是否勝任這個崗位?是否為實現這個位置賦予你的權利、義務而做出了努力?
(3)位置的責任。反思你在這個位置上具體的責任和義務以及如何去承擔這份責任和義務。
(4)忍耐力。你在為完成你的工作、在你的角色定位前提之下、在承擔職位職責的前提之下,是否能夠“忍辱負重”?
(5)職務行為與定位相配。你的職務行為和你的定位相匹配的過程,就是你在強化自己職務行為的執行力,反思自己職務行為的過程。
在自我定位整個過程中,自我角色管理最為重要。你可以按照管理大師杜拉克的建議,問自己5個問題,以做出最好的定位。
第一問:我的長處是什麼?你可以向周圍的人尋求反饋並加以分析,發現自己真正的長處,然後努力發展自己的長處。同時,找到那些妨礙了自己發揮長處的地方,把它們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