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當你說話之時,你的所指必須清晰明確,絕不能詞不達意。話語避免含糊其辭、模棱兩可。
(3)提出一些問題,以便更好地理解對方,但不要一味地質疑對方。
(4)不說謊。
2)言為心聲
所謂“言為心聲”,是指你的口頭信息與非語言信息要保持一致,也就是說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必須傳遞同樣的信號。要知道,你的肢體語言不會撒謊,如果沒有你的指示,你的身體會用它自身的語言向別人傳遞你的思想和感情,而對方對這些身體語言心領神會。而交流中的任何矛盾之處都會影響和諧關係的建立。
試想,你在與別人溝通時,一邊低頭寫點子郵件,一邊聽對方的談話。何種行為會讓對方認為你言行不一,從而很難讓別人對你產生信任。
因此,當你與他人溝通時,要確保你的非語言信號發出了正確的信息,通過你的身體語言和聲調告訴對方:我在乎。例如,身體微微前傾,保持眼神接觸,手掌張開等,這些姿態傳遞出的是合作、認同、願意、熱情和讚成,代表著“信任”。
3)重視他人的需求
難以相處者在與他人一起工作時,潛意識中總是認為你力圖將自己的利益強置於他們的利益至上。他們會感覺受到威脅,並不再信任你。為了消除他們的這種認知,你必須創建一種積極的共事基調,向他們表明:你很重視他們的需求,而且希望可以盡力維護他們的利益,而不僅僅是自己的。例如,你可以對某個感覺自身利益受到你的威脅的人的說:“或許我們在某些地方不盡相同,但我很重視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很願意協調我們之間的利益,為此,我非常想更多地了解你的內心想法”。如此一來,你就創建了一種積極的共事基調,促使對方轉變對你的不信任認知。
記住,你越是了解別人,就越能夠製訂出應對他們的需求點的方案。
4)信任對方
要與他人建立信任關係,你還應該盡力信任對方。正如卡耐基所說:“得到別人信任的最好方法就是真誠地信任他。”
1948年,在英國的議會大廳舉辦了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演講會,首相丘吉爾上台演講,他用手勢止住大家的掌聲,說:“我們取得成功的因素有三個。第一,你們真誠地信任我。第二,我真誠地信任你們。第三,我們時刻用真誠相互信任!”
另外,建立信任關係,除要在溝通方式上下工夫外,溝通內容也不容忽視。也就是說,在與他們對話時,你應盡力營造一種真實溝通的氛圍。非真實溝通你真正想要說的真實溝通你不覺得你該和你的老板談一談嗎?我覺得你應該和你的老板談一談你覺得你應該拿你的老板怎麼辦你太安靜了你太安靜了,這一點讓我感覺到不安我注意到你很安靜,我的觀察正確嗎?如果是這樣,你能告訴我為什麼嗎我應該會在中午之前趕回來我無法向你做出保證我希望可以在中午之前趕回來,但我真的無法向你做出保證。如果我有事耽誤了,再打電話告訴你,可以嗎我猜他沒事我不確定他有沒有事雖然我持保留態度,但他看起來大致沒事。
上麵,我們學習了如何與難以相處者建立信任關係。下麵你要做的是完善自己的這種能力。建議你每天早上用3分鍾完成以下活動。
第一分鍾檢視自己
檢視一下自己與同事、客戶或者他人之間的關係,看看你們之間是否具有信任關係,哪些人還對你有所懷疑,你不信任哪些人。記錄下來,以便一一解決。
第二分鍾建立信任關係
針對不同人的特點,以及你們之間相互信任的程度,采取補救措施,強化自身溝通技巧,並嚐試著利用這些技巧建立你們之間的信任關係。
第三分鍾維持信任
盡力與所有人建立起長久的信任關係,在平時的工作中加以維護。同時要注意,你與他人之間的信任是相互的,需要雙方的共同維護。
總之,與難以相處的人溝通,信任尤為重要。當然,這種信任也需要靠你與對方一點一滴地去建立和維護,這需要長期地不懈努力。
5.巧妙提問
管理學中與一句名言:“當你說句號時,對方的心門將關閉;當你說問號時,對方的心門才會打開。”這句話點明了提問的重要性。確實如此,有效溝通離不開高超的提問技巧。與人溝通中,巧妙的提問能推動對話,促使你集中注意力,進而獲取信息,以及重新定位討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日本決定選舉新一任的首相,推任的新首相將會影響整個局勢的發展,因此西方記者都急於知道選舉的結果。但因為整個投票選舉過程都是秘密進行的,所以記者們都緊緊地追隨參加議會的內閣大臣們,希望能夠打探出究竟誰是新任首相,但是大臣們都守口如瓶。
有一個西方記者卻用巧妙的提問打探出了消息。他問:“請問內閣大臣閣下,新任的首相是不是禿頂?”記者問了這個問題之後,他根據對方的遲疑、思考的表現,判斷出新任日本首相就是東條英機。因為日本新任首相圈定的候選人共有三個,一個是禿頂,一個滿頭白發,而東條英機是半禿。
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通過巧妙提問,能夠獲得一些自己所需的信息。
有效提問的技巧
1)提問的類型
要掌握提問技巧,你需要熟悉各種類型的問題,並且知道該如何運用。提問問題的類型最常見的主要是開放式提問和封閉式提問兩種。兩種類型問題的主要特點如下表所示。類型項目開放式提問封閉式提問特點不限定問題的答案問題的答案僅限於“是”或“否”或者其他非常簡短的回答,有礙於進一步的討論作用能使對方在深思熟慮後做出回應,無法回答“是”或“不是”。它能使對方主動參與進來,擴大討論範圍,促使對話不斷深入,揭露容易被忽略的問題,明確並保持討論的目標有助於阻止漫無邊際的談話,獲得明確、具體的信息。假設一個憤怒的客戶一直在抱怨你們公司的服務不到位,你可以問他以下封閉式問題:“請問您有沒有和我們的經理談過?”這個問題隻容許他回答“是”或“不是”,因此,你能控製局麵開頭詞彙什麼、如何、為什麼……怎(麼)樣“是否”“有沒有”示例什麼讓你得出這樣的結論。
在實際運用中,開放式問題與封閉式問題應結合起來,靈活運用,並充分利用兩種提問方式的獨特優勢,來彌補各自的不足。
2)提問的要領
為保證溝通效果,提問時要注意一些要領,否則會使對方產生反感。
(1)提問時機要正確。過早或者過晚提問都會影響溝通效果。
(2)提問速度要適宜。提問的速度要保證能讓對方聽清楚你提出的問題,又不會覺得太拖遝。可依據溝通的場所和特定的情境及提問的對象來確定速度的快慢。
(3)提問內容要適度。需結合對方的談話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不要脫離主題。
3)提問的注意事項
在提問過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提問時的態度一定要足夠禮貌和自信,不要魯莽。
(2)提前準備好一些問題。選擇問題時,一定要給對方留下足夠的回答空間,在對方回答問題時盡量避免中途打斷。
(3)提出的問題必須通俗易懂,不要讓對方感到摸不著頭腦。記住,要想得到明確的回答,就必須明確地提問。
(4)不強行追問。
(5)提出的問題要盡量簡潔。
(6)注意對方的心境。
(7)避免提出陷阱式問題。
陷阱式問題就是借著某些問題引導對方按照我們的意願去說或做。於是,提問人在提問時,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一些陳述、指控或者建議隱藏在問題中。例如,“你以為結果會怎樣?”這裏的問題不在於詢問而在於表態:“你怎麼這麼無能,這都不明白?”別有用心的陷阱式問題會讓對方心懷戒備,從而妨礙雙方的溝通。若真想通過提問的方式去促進對話,要滿懷真誠的好奇心以及渴望理解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