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理解難以相處者(2)(2 / 3)

(6)盡量單獨批評,不要在公開場合批評別人,尤其是批評那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下屬時,更要注意技巧。

3)一同承擔責任

很多時候,員工變得難纏是因為其對錯誤的恐懼心理,如果你總是認為是員工的錯誤,那就是在推脫責任。

麵對下屬的錯誤,你應先承擔責任,檢討自己是不是有疏忽的地方。例如,分析下屬犯錯是因為自己指導不到位還是監督不到位,這樣對方才能信服你。

現在,我們知道了如何去原諒他人。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加強這種能力。建議你每天早上用3分鍾完成以下活動。

第一分鍾學會理解

遇到問題,先從對方的角度想問題,試著去理解他們,你會發現自己的怒氣已經逐漸消失了。

第二分鍾辨別錯誤的“真假”

原諒員工也要有原則,根據其所犯錯誤的動機或者程度的不同進行處理。想一想哪些錯誤可以原諒,哪些錯誤不能原諒,應該如何處理。

第三分鍾真正原諒對方

用實際行動原諒對方,如共同承擔責任,與其一起解決問題。在彼此之間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

總之,麵對那些難以相處者,你要學會原諒,要以寬容之心對待他們。正如有句話所說的:“一盎司寬容勝過十噸的有邏輯的據理力爭。”

7.不冒犯他人

很多時候,難以相處者之所以會如此難纏,是因為你在言語或者行為上冒犯了他。一旦對方感覺到你冒犯了他,他就會非常憤怒,變得更加難纏,進而與你針鋒相對,甚至以更惡劣的方式“回報”你。

本田汽車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對下屬要求非常嚴格,很多時候會“冒犯”到他的下屬。一次,由於一件很細小的技術事故,本田竟然在很多人麵前怒打自己的下屬——杉浦。

一天,杉浦正在辦公室工作,突然一個部屬通知他說董事長找他。杉浦急忙趕到本田那裏,問有何指示,本田一句話沒說,用力打了杉浦一巴掌,並嚴厲斥責杉浦做事太馬虎。杉浦還來不及解釋,又挨了本田一巴掌。

本田的行為徹底惹怒了杉浦,杉浦認為,技術事故自己固然有責任,但我是有1000名部屬的研究所所長,也有自尊心,沒必要當眾羞辱我,這怎麼能幹得下去呢?於是,杉浦決意要辭職。幸虧,本田及時認識到了自己的魯莽行為,杉浦才留下來,否則,本田就會失去一位優秀領導者。

本田宗一郎因為一時衝動冒犯了他人,差點失去一位優秀人才。不僅如此,你一旦冒犯了員工,員工的對抗、頂撞……一係列不良行為都會被引發出來,致使小麻煩變成大問題。所以,與難以相處者共事,你要避免做出冒犯對方的行為或者說出冒犯他人的言語。

你可以從下圖所示的幾方麵作出努力。

不冒犯他人的方法

1)不用強勢的建議

有時候管理者在溝通時會不自覺地用一些否定式、命令式或“上對下”的說話方式,如“你錯了,話不能這麼說。”“哎呀,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這樣做不對……”“你怎麼這麼笨啊……”“下次再這樣,你就……”

這些強勢的建議或者評價有時候是一種攻擊。即使你說話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如果講話的口氣太強勢、太不注意對方的感受,對方聽起來就會像是受到一種攻擊,會感到很不舒服。感覺被輕視和侮辱,這就會造成管理者與下屬之間的對立。

因此,麵對難以相處者,你不要“擺架子”,不要用命令的語氣說話,因為每個人在團隊中都是為了生存和實現自我價值。團隊裏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至少在人格意義上是這樣的。因此,命令的口氣、以尊長的身份來行使權力以及目空一切的作風對管理者來說是絕對有害的。

2)不要當眾“羞辱”他們

管理最忌當眾“羞辱”你的員工,這種管理者是最令人討厭的管理者,有這樣的管理者,員工自然會變得很難纏。在眾人麵前“受辱”的下屬員工,即使是個性最軟弱的人,也會從此對這位“讓他塌台”“麵子盡失”的上司懷恨在心。

要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尊心,自尊心受損,往往足以毀滅一個人。所以,切莫在眾人麵前使下屬下不了台,切莫使你的下屬受到傷及心靈的屈辱。

3)尊重員工的隱私

不要當眾把員工的隱私當成製服對方的武器,當與員工發生矛盾時,管理者要保持頭腦的冷靜,絕不要一時衝動就說出對方的隱私,以圖製服對方。這樣做必然會觸犯對方的尊嚴,員工會因此受到羞辱而奮起自衛,導致勢不兩立的結果。

不冒犯他人,是尊重他人的一個重要體現。現在我們知道了一些不冒犯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加強這種能力。建議你每天早上用3分鍾完成以下活動。

第一分鍾總結一些冒犯性行為或言語

總結一些自己在工作中可能會冒犯他人行為或言語,反省自己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做出這樣的事,警告自己不要犯類似錯誤。

第二分鍾尋找對策

如果你冒犯了他人,想一想你的話或者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並想辦法補救,如向對方道歉。

第三分鍾訂立規矩——不要冒犯他人

給自己訂立一條規矩,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冒犯他人的行為。尊重他人,你與對方的溝通會更加順利。

對於第三點,你可以借鑒以下幾條原則:

(1)盡量讓別人正確。

(2)選擇“仁厚”而非“正確”。

(3)將批評轉變為容忍和尊重。

(4)避免吹毛求疵。

這些原則可以說都是圍繞著“尊重”提出來的。不冒犯他人,目的在於選擇適當的語言和時機做適當的事情,與其他人愉快和睦地相處。不要不顧別人的感受對他人的缺點大肆批評,也不要用尖刻的語言去傷害他人,不要取笑他人或是對別人感到不屑,這些都是冒犯他人的表現,必須加以改正。

8.不忽略細節

細節,因其格外細小而常常被人忽略,但這絕不意味著細節無關緊要。以小見大,小節決定溝通的大成敗。高效的溝通,特別是與難纏者溝通,細節問題更不容忽視。實際上,關注細節包括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關注對方的細節問題,二是關注自身在細節方麵的表現。

1)關注對方的細節問題

關注對方的細節表現,盡可能多地獲悉對方的一些信息,以便更好地與他們溝通。例如,通過觀察對方的行為狀態,摸清對方的想法,如弄清他們對此事表現為憤怒還是冷淡;從對方的語氣、聲調的變化中獲取信息,揣測他們的情緒是否有所緩和。

深圳華為是一家頗有名氣的公司。有一次,他們去美國采購原料,當他們開價400萬美元的時候,美方的三位代表異口同聲地回答:不同意。

但是,敏銳的華為談判代表觀察到美方三位代表在聽到400萬美元時,同時都有一個動作:一瞬間他們三個人都出了一口氣,放鬆了。要知道,報價前他們可是一直非常緊張,表情嚴肅。華為代表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細節,感覺這個價格他們可以接受,剩下的就是努力爭取他們的認可了。所以他們寸步不讓,始終不肯降價,最終以400萬美元的價格拿下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