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民間故事(1 / 3)

寶 山

要說咱的家鄉宋窩鋪,那可是塊風水寶地。上好的地板,平坦的田貌,常讓人產生錯覺——“這就是平原了!”

地真大呀!大的耪一遭壟,就到了午飯時。土真肥呀!肥的一攥一把油,一踩一腳金。

村的右手是一汪碧水。遠遠望去,煙波浩渺,亦幻亦仙。陽光灑來,水碎成銀。微風劃過,碧波蕩漾。仙翁垂釣,頑童泛舟,時見銀魚跳波,偶見鸛鳥飛起,實在美妙極了。

水借山勢,山助水威,妙趣天成,架構出了一幅青綠山水畫卷。木梨芽,是這裏的特產。鮮嫩、杏黃、芬芳,涼拌、作餡兒、熬湯,隨心所欲,無論咋吃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生長此物的綠樹,漫山遍野、鋪天蓋地,繁茂的讓人心動。

綠得出油的山楊樹,獨霸著陰坡。如豆的嫩葉,纖細的枝條,修長的樹身,錦繡出的是微風徐來倒海翻江般的碧浪。

波羅樹、橡子樹、柞樹,叫啥都是它。但有一點,就是他生兒育女的能力特別強。這裏砍到一棵,那裏定然長出一墩。這裏一株還未長好,那裏幾株已並駕齊驅。他的身影所到之處,渲染出的都是霸氣:“喝令三草、六樹,開路!英雄我來也!”

粉嫩的野櫻花,嬌豔欲滴,星羅棋布般的點綴在萬綠叢中。那修飾、潤色的畫技,自然天成的在詮釋著什麼叫畫龍點睛。

翠柏爬上了崖頭,蒼鬆躍上了山巒。旖旎的風光,瑰麗的景色,讓人直覺得這裏是洞天福地,勝景神山。

這話還真讓您說著了,這裏還真有一座山叫“寶山”。寶山還就是橫臥在村後麵的那一座。它巍峨、雄偉、挺拔。山崖,千姿百態;山石,光怪陸離;洞窟,神秘莫測。奇峰異境讓這裏長出了講不完的傳說,道不完的故事。

就說那個石門吧,就常讓人流連忘返、如醉如癡。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王母娘娘開蟠桃大會。場麵那個宏大、規格那個氣派、聲勢那個隆重!什麼山珍海味,蟠桃鮮果、美味珍饈;讓誰見了都會垂涎三尺。參加宴會的全都是有身份的人。不是封疆大吏,就是各路諸侯;不是皇親國戚,就是顯貴達官。

鹿角大仙來了,太白金星來了,托塔天王來了,六丁六甲,日值功曹,沒一個不到的。太乙真人呢更沒例外。他仙風道骨,須髯飄飄。一匹顯示身份的坐騎——白龍駒,如雪球,賽珠玉。讓太乙真人更加八麵威風,九麵尊貴。

而白龍駒的身後,則是它的後代小金馬駒。母親拴進了禦馬監。但金馬駒是自由的。它撒歡,它亂跳,想怎麼的就怎麼的。那才叫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自由我放飛呢。

蹦著蹦著,它就發現了好去處。天庭下,南天門外,碧草如茵,牧草肥美,奔騰的溪水如銀似鏈;莊稼綠油油,鮮花錦簇簇;屋舍儼然,臣民和樂。空曠的原野,展示的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自由、祥和的壯麗景象。它決計要逃離天庭,奔向凡間。於是,它趁著禦馬監管事的弼馬溫打盹的刹那間,一個虎跳,就跳下了三界。

這一跳不要緊,“刷!”的一聲,就在天空上劃出一道像閃電一樣的萬裏弧光。你想啊,那可是金馬呀!金馬之光自南天門直指向了北方。不少人都看見了。

“神馬跑了!”,“金馬駒下界了!”這消息猶如石破天驚,猶如晴天霹靂。

天上熱鬧了,玉皇大帝忙組織人馬前去捉拿;地上熱鬧了,財迷心竅的人,忙網羅驢球馬蛋一幹人等,前去鱉寶。真的是鑽天地縫,真的是挖空心思。

天庭負責捉拿金馬駒的是守財童子。他帶著天兵天將,手持應手寶器。急急如閃電,忙忙如炸雷。自南天門出發,向北閃電而去。說時遲那時快,眼看離金馬駒隻有咫尺之遙了,情況萬分危急。也許真的是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忽然間,前麵出現了一座山,山開了兩扇門,金馬駒也沒來得及多想,一頭就紮了進去。說來也怪,金馬駒尾毛還未完全進入,山門就吱吱呀呀,然後“咣!”的一聲關上了。好懸呀!守財童子不死心,動用了各種兵器,撞、砸、撬,均無濟於事。任憑守財童子十八般本事全用上,那山門就是巋然不動。無奈,守財童子隻好拾上幾根馬毛回天宮複命了。

據說那金馬駒偶爾也出來過幾回,和真馬嬉戲追逐,但就是無人當場發現,很是神秘。

民間呢,據說有個南蠻子善於品金監銀,看相卜占。還有人說他也曾掘墳盜墓,不過誰也沒親眼見過。倒是知道他善於鱉寶。

這一日,他聽說金馬駒子的事,這個樂呦,仿佛金馬駒子就是他的了。別說,他還真有點本事。要擱別人誰都知道大頭衝下的是山,長草生糧的是地。而他就知道,哪是金馬駒留下的印記,哪是金馬駒的最終歸宿。就像碼蹤專家一樣,從而開始了順藤摸瓜,跟蹤追擊的挖寶曆程。

由於他畢竟是凡人,一步邁不出三尺。十萬八千裏之遙,他如何一時丈量得完呢?他翻山越嶺,他涉水渡河。沒錢了,他就給人占卜一下,換點散金碎銀。然後繼續曉行夜宿,饑餐渴飲。當他找到了藏匿金馬駒的“寶山”時,已是風燭殘年了。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當他得知這“寶山”不僅有金馬駒子,還有金碾子,金豆子,外加金屋子,竟興奮得好幾天沒睡著覺。也許牧羊人的話是假的吧?也許狩獵者的言論是騙人的吧?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畢竟這金馬駒是進了這座山!

進山門談何容易,以血肉之軀撼動山門,無異於蚍蜉撼大樹一樣。必須巧進。

傳說隻要找到叫鑰匙的童子,默念三遍“山門開,山門開,鑰匙來了。”山門就會自動打開。不過據說過去有人也試驗過,但從來不曾有人打開過。原因是,這童子得一表人才,有識文斷字之能,有義字當頭之德。這下可就難住了許多人。

南蠻子找啊找,一晃又是半年過去了。田地裏再次塗滿了墨綠色,河邊再次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奔流的河水再次溢滿了河床。到處又都呈現著“荷花放,茄花香,岸柳成行”的美好景象。

南蠻子為找鑰匙的事,愁的又老了幾歲。他悶悶不樂的徘徊在汾河岸邊。

忽然,他聽到:“鑰匙,快來呀!這的魚好大呀!”

“是嗎?你等著。”隨著聲音,人也就到了。

“哪有魚呀?”

“這我知道,我不這麼說你能來嗎?就知道割草放馬!”

“好你個根柱子,看我不讓你河口小燒酒!”

說話間兩孩子就“開仗”在河裏邊。接著,你狗刨,我蛙泳;你仰浮,我踩水。不過,結果總是鑰匙占上風。

這些,南蠻子都看在眼裏。特別是這孩子,長得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大眼濃眉,口方鼻直,簡直就是濃縮了的王俊卿、矮化了的賈俊英。

經過打聽,南蠻子還知道:鑰匙的爸爸叫馬遠新,家住不遠處的洪洞縣大槐樹下,是個佃戶。所租種的土地幾乎都在國子監的邊上。所以,那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錢陳馬魯,葉孔金方”等詩文,都能銘記在心。什麼“仁、義、禮、智、信”也略知了一二。所以“鑰匙”耳濡目染的也就有了文化,而且也知道孝敬父母,講究仁義道德。這不就是我要找的人嗎?今天終於如願以償了!

南蠻子,為了得到“鑰匙”,為他家看宅院,挪墳地,殷勤有加,熱情有餘,而且全是免費的。有時還把給別人占卜換來的散碎銀兩,施舍給馬家。就這麼的,一來二去和馬家混熟了。直到這時他才提出讓鑰匙幫他前去塞外取寶的事。起先馬家不同意,後來南蠻子發了毒誓:要是不安安全全領回鑰匙,就讓天打五雷轟,不得好死。閉眼成石人,躺下變成烏龜王八蛋。馬遠新呢,舍不得兒子,於是就賣了茅舍跟著南蠻子來到了今天的寶山下臨時安頓下來。

這一天,月朗星稀,碧空如洗。皎潔的月光把銀色的光環慷慨的塗抹在大地上。雞不叫,狗不咬,真乃萬籟俱寂。這時,南蠻子、鑰匙,悄沒聲地上了寶山,徑朝那大石門奔去。

焚香,敬神,禱告,念動咒語,之後,就由鑰匙前去叫門。“山門開,山門開,鑰匙來了!”接著又念了二遍。這時隻聽轟轟隆隆一聲巨響,山門就真的吱吱嘎嘎的打開了。山門開起處,裏麵就真的跟傳說的一樣,到處金碧輝煌,到處金光閃閃。金碾子,金豆子,金簸箕,金笤帚。就差那個推碾子老婆不是金的。時間有限,鑰匙手攥青草趕緊去引金馬駒,誰知剛引到門口,不知哪來的一聲喊:“金馬駒是我的!”

結果門神受驚,謀劃好的事,就這樣前功盡棄了。那呐喊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守財童子。隻因他沒能找回金馬駒,玉皇大帝就罰他做了乞丐。待到找回金馬駒時,再現出真身。

誰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多日來他一直就跟在鑰匙他們的身後,想不勞而獲,結果好懸沒丟了性命,幸虧他跑得賊快。

鑰匙想:雖然金馬駒子牽不出來了,不是還有金豆子嗎?我捧出點來,我那柱子、鎖子、栓子等小朋友,拿去後不就能交學費上學了嗎?結果沒等走到門口,就被山門關在裏邊了。

毒誓已經發下,但鑰匙卻沒能再回家園。南蠻子食言了。他一著急。兩腿一蹬,也死了。沒多久南蠻子就真的變成了烏龜王八蛋。現在,石門旁那堆圓鼓隆冬的石頭就是他的化身。

守財童子呢?最終也因沒能找回金馬駒,而且還傷及了無辜。被玉皇大帝一怒之下,貶他去南天門外,十萬八千裏處,做了毛楞星。

鑰匙呢,因品德高尚,被玉皇大帝設法招上天庭,做了禦前大學士,專管考試、升學之事,要不咱這升大學,成大器的怎麼這麼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