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雪峰烏骨雞飼養管理技術(下)(2 / 3)

此外,還應注意觀察有無啄肛、啄羽等惡癖發生。一旦發現,必須馬上剔出受啄的雞,分開飼養,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蔓延。

3加強墊料管理

保持墊料幹燥、鬆軟是地麵平養中、大雞管理的重要一環。潮濕、板結的墊料,常常會使雞隻腹部受冷,並引起各種病菌和球蟲的繁殖孳生,使雞群發病。要使墊料經常保持幹燥必須做到:

(1)通風必須充足,以蒸發大量水分。

(2)飲水器的高度和水位要適當。使用自動飲水器時,飲水器底部應高於雞背2~3厘米,水位以雞能喝到水為宜。

(3)帶雞消毒時,不可噴霧過多或霧粒太大。

(4)定期翻動或除去潮濕、板結的墊料,補充清潔、幹燥的墊料,保持墊料厚度7~10厘米。

4帶雞消毒

事實證明,帶雞消毒工作的開展對維持良好生產性能有很好的作用。一般2~3周齡便可開始,大雞階段春、秋季可每3天1次,夏季每天1次,冬季每周1次。使用05%的百毒殺溶液噴霧,噴頭應距雞隻80~100厘米處向前上方噴霧,讓霧粒自由落下,不能使雞身和地麵墊料過濕。

5及時分群

隨著雞隻日齡的增長,要及時進行分群,以調整飼養密度。密度過高,易造成墊料潮濕,爭搶采食和打鬥,抑製肥育。肥育期的飼養密度一般為10~13隻∕米2(視養殖方式而定),在飼養麵積許可時,密度寧小勿大。在調整密度時,還應進行大小、強弱分群,同時還應及時更換或添加食槽。

6減少應激

應激是指一切異常的環境刺激所引起的機體緊張狀態,主要是由管理不良和環境不利造成的。

管理不良包括轉群、稱重、疫苗接種、更換飼料和飲水不足、斷喙等。

環境不利因素有噪聲,舍內有害氣體含量過多,溫度、濕度過高或過低,墊料潮濕、過髒,雞舍及氣候變化,飼養人員變更等。

以上不利因素在生產中要加以克服,改善雞舍條件,加強飼養管理,使雞舍小氣候保持良好狀況。提高飼養人員的整體素質,製定一套完善合理、適合本場實際的管理製度,並嚴格執行。同時應用藥物進行預防,如遇有不利因素影響時,可將飼糧中多種維生素含量增加10%~50%。

7搞好衛生防疫工作

(1)人員消毒。非雞場工作人員不得進入雞場;非飼養區工作人員不經場長批準不得進出飼養區;進出飼養區必須徹底消毒;飼養等操作人員進雞舍前必須認真做好手、腳消毒。

(2)雞舍消毒。飼養雞舍每周帶雞用消毒藥水噴霧2次。

(3)病死雞及雞糞處理。病死雞必須用專用器皿存放,經剖檢後集中焚燒。原則上優質雪峰烏骨雞肉雞飼養結束後一次清糞。

8認真做好日常記錄

記錄是肉雞飼養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及時、準確地記錄雞群變動、飼料消耗、免疫及投藥情況、收支情況,為總結飼養經驗、分析飼養效益積累資料。

9適時出欄

快速型雪峰烏骨雞肉雞一般在8~9周齡出售,地方品種的公、母雞一般分開上市,公雞一般在90~100日齡出售,母雞一般在100~120日齡出售。臨近賣雞的前1周,要掌握市場行情,抓住有利時機,集中一天將同一雞舍內活雞出售完畢,切不可零賣。此外須注意,上市前1~2周,飼料中不要投放藥物,以防殘留,確保產品安全。

10正確抓雞、運雞,減少外傷

雪峰烏骨雞肉雞的活雞等級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創傷,而且這些創傷多數是在出售或轉群時由於抓雞、裝籠、裝卸車等操作引起的。為減少外傷出現,應注意以下8個問題。

第一,在抓雞之前組織好人員,並講清抓雞、裝籠、裝卸車等有關注意事項,使他們心中有數。

第二,對雞籠要經常檢修,雞籠不能有尖銳棱角,籠口要平滑,沒有修好的雞籠不能使用。

第三,在抓雞之前,把一些養雞設備如飲水器、食槽或料桶等拿出舍外,注意關閉供水係統。

第四,關閉大多數電燈,使舍內光線變暗,在抓雞過程中要啟動風機。

第五,用隔板把舍內雞隔成幾群,防止雞擠堆窒息,方便操作。

第六,抓雞時間最好安排在淩晨進行,這時雞群不太活躍,而且氣候比較涼爽,尤其是夏季高溫季節。

第七,抓雞時要抓雞腿,不要抓雞翅膀和其他部位,每隻手抓3~4隻雞,不宜過多。入籠時要十分小心,雞要裝正,頭朝上,避免扔雞、踢雞等動作。每個籠裝雞數量不宜過多,尤其是夏季,防止悶死、壓死。

第八,裝車時注意不要壓著雞頭部和爪等,冬季運輸時上層和前麵要用苫布蓋上,夏季運輸時中途盡量不停車。

二、種雞的飼養管理

(一)雛雞的飼養管理

準備留作種用的雛雞應選擇健康、活潑、有力的雞隻,經雌雄鑒別,按公母1∶(10~14)的比例選留種雞。在進行籠養種公雞調教時,公雞比例可加大3%進行調教,其他公雞淘汰上市。雪峰烏骨雞種用雛雞飼養管理,主要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麵:

1斷喙

雛雞一般選擇在5~8日齡斷喙,根據雛雞的健康狀況與免疫時間等其他情況,確定斷喙的時間。斷喙前飼料中添加維生素K,有利於止血。母雞應斷去上喙的1/2,公雞斷去上喙的1/3,保證斷喙的程度盡量相同,避免因斷喙程度的差異造成采食量的差異,從而影響雞群的均勻度。斷喙之後應檢查是否有出血情況,如有出血應該重新燒灼止血。斷喙後的雛雞,料盤內飼料保持稍厚一些,以減少應激。

2光照

育雛前3天,每天給予24小時光照,並且光照強度要大一些,以便雛雞盡快找到水位和料位。如果雛雞健壯,采食、飲水情況正常,體重能達到品種要求指標,就可以逐漸縮短光照時間至8小時,強度以能找到水和飼料為宜。

飼養管理其他方麵與飼養商品肉雞沒有很大的區別。

(二)青年種雞的飼養管理

從雛雞育成直至開產期,是決定種雞性能好壞的關鍵時期,需要一個合理的限飼階段,以達到穩妥的過渡。

雪峰烏骨雞種雞,母雞開產體重標準為1000~1200克,如體重過大、過肥,產蛋量少。開產體重沒達到標準,體重過輕,證明生長發育不好,也影響產蛋率。實踐證明,青年種雞必須有良好的體況,進入產蛋期後才能持續高產。這一期間必須給青年種雞創造一個使其各項生理、生長指標達到健全標準的飼養管理條件,才會為日後的生產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烏骨雞開產日齡不要過早或過遲,以170~180日齡產蛋率達到5%為宜。具體措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