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雪峰烏骨雞的繁殖與育種31(1 / 3)

一、烏骨雞的繁殖

(一)種蛋的選擇與貯存

1種蛋的選擇

種蛋的選擇很重要,首先應考慮其來源問題,因為種蛋品質的好壞首先是由遺傳和飼養管理決定的。種雞群生產性能良好,遺傳性能穩定是保證種蛋品質良好及下一代雞生產性能良好的基礎。因此,選擇種蛋時要求種蛋必須來源於生產性能穩定、高產、繁殖性能強且無經蛋傳播疫病的種雞群,這樣才能保證其有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1)外觀選擇。種蛋外觀的選擇主要從種蛋的清潔度、蛋殼顏色、蛋重幾個方麵進行選擇。種蛋蛋殼表麵應清潔,蛋殼上不應有糞便、破蛋液等汙染物。使用不清潔的種蛋入孵,會增加臭蛋,並且汙染正常蛋及孵化器,增加死胚蛋,孵化率下降,雛雞質量降低。蛋殼顏色是品種特征之一,雪峰烏骨雞蛋殼顏色為淡棕黃色,如不符合本品種的標準顏色,可能是品種混雜或蛋殼質量所致。雪峰烏骨雞蛋平均重量4652克,蛋形橢圓,蛋重過大或過小對孵化及雛雞體重是有影響的。蛋重過大,雖然雛雞出殼體重大,但孵化率下降;蛋重過小,雛雞體重偏小,成活率低;蛋重懸殊太大,出雛不整齊。因此,入孵前應選擇種蛋大小、重量基本一致或按蛋重分級孵化,可提高孵化率及雞群的均勻率。

(2)照蛋。照蛋的目的是檢查種蛋是否是陳蛋。陳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健雛率都會降低,所以檢查出的陳蛋要全部淘汰。照蛋的方法是用驗蛋燈或者專門照蛋機械在燈光下觀察蛋殼、氣室、蛋黃、血斑、肉斑等項內容。

①蛋殼。正常的新鮮種蛋蛋殼顏色純正,並附有石灰微粒,形似霜狀粉末,沒有光澤,陳蛋蛋殼帶有光澤、砂皮蛋因鈣質沉積不均,可見散在的亮點。

②蛋黃。正常的新鮮種蛋,蛋黃顏色是暗紅色或淡黃色,蛋黃陰影不清楚,並居蛋的中心位置。陳蛋蛋黃散開或呈不規則陰影,蛋黃靠近蛋殼,稍一晃動雞蛋,蛋黃陰影飄浮不定。

③氣室。照蛋觀察種蛋氣室的大小及氣室的位置,也是了解種蛋是否新鮮的指標之一。新鮮種蛋氣室較小,其高度一般在5毫米以下,隨著存放時間的增加及溫度的升高,蛋的氣室會逐漸增大。正常情況下,蛋的氣室應在大頭,若發現氣室位置在小頭或在中部的蛋,均應淘汰。

④血斑、肉斑。照蛋時發現血斑、肉斑,多數情況下位於蛋黃上,斑點的顏色有白色、黑色、暗紅色,且這些物質可隨轉蛋而移動,那麼這些蛋作為種蛋是不合格的。

2種蛋的貯存

(1)種蛋貯存的環境。影響種蛋質量的環境條件主要是溫度和濕度。為了保存種蛋,孵化廠應建立一個條件較好的貯存室。種蛋貯存室應有良好的隔熱性能,清潔衛生,杜絕蚊蠅和鼠患,防止陽光直曬。如果資金少,孵化規模小,可將種蛋貯存在經改修的舊地窖內。規模較大的孵化場應建專用蛋庫,蛋庫一般無窗,四壁有隔熱層,並安裝空調設備,以便使種蛋處在最佳的環境條件下。

①貯存溫度。受精蛋在母雞輸卵管中已經開始了胚胎發育,雞蛋產出母體外,胚胎發育暫時停止。此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又開始發育。研究認為,雞胚發育的臨界溫度(即胚胎發育的最低溫度)為239℃,即當環境溫度低於239℃時,胚胎發育處於靜止休眠狀態。如果環境溫度較高,但又達不到孵化溫度378℃時,胚胎發育是不完全和不穩定的,容易造成胚胎早期死亡。反之,如果環境溫度長時間過低(如0℃),雖然胚胎發育處於靜止狀態,但胚胎活力下降。種蛋保存的適宜溫度,要根據貯存時間長短而定,一般認為,種蛋貯存在1周以內以183℃為宜,1~2周則為12℃~15℃為宜,超過2周以105℃為宜。

此外,剛產下的種蛋放到貯存環境中要注意逐漸降溫。因母雞體溫較高,一般為405℃,如果突然降溫會使胚胎生活力降低,影響孵化效果。降溫時間要根據氣溫等因素靈活掌握,一般以10~20小時為宜。

②貯存濕度。種蛋貯存期間,蛋內水分通過氣孔不斷向外蒸發,其蒸發速度受貯存室內相對濕度的影響,濕度大則蛋內水分蒸發量小,反之則大。因此,必須使貯存室保持適宜的濕度,一般以相對濕度75%~80%為宜。實際中可以根據貯存天數靈活掌握,貯存天數多,則相對濕度要偏高些,貯存天數少則可偏低些。

(2)合理的放置與翻蛋。種蛋的放置方法和是否翻蛋與種蛋貯存的時間有關。種蛋貯存1周以上,蛋的大頭朝上或小頭朝上均可,並且不需翻蛋;種蛋保存1周以上,如大頭朝上放置,則需每天翻蛋1~2次,若小頭朝上放置,則不需翻蛋,孵化率也不受影響。

(3)種蛋貯存的時間。一般以產後1周為宜,種蛋貯存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周。

(二)種蛋的包裝、運輸與消毒

1種蛋的包裝

種蛋包裝是為了運輸方便和減少種蛋的破損,常用的包裝材料有紙箱和蛋托。蛋托目前有塑料蛋托和紙質蛋托。塑料蛋托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網格式,另一種是普通格式。網格蛋托適用於種雞場,具有熏蒸效果好,便於清洗後反複使用的特點。普通格式蛋托不適於熏蒸消毒。紙質蛋托價格低,但不能消毒和多次使用。每個蛋托可放種蛋30枚。用蛋托運輸種蛋時切忌碼放層次太多,一般以5層為宜,如果需要碼放多層,最好使用專門特製的紙箱,每個蛋箱內左右放2個蛋托,上下各5層。如果沒有蛋托,也可以用瓦楞紙條做成一個一個的小方格,每層用瓦楞紙板隔開,為了防止種蛋晃動,可在裝完一層後,撒上一些墊料做填充物。

如果沒有專用的蛋托和蛋箱,也可使用木箱。用木箱要先在箱底放一層墊料,墊料要求柔軟、幹燥、清潔衛生,一般常用鋸末、穀糠、麥秸等。再將種蛋大頭朝上豎直放置,蛋與蛋之間盡可能不留空隙,每碼完一層,要撒上一層墊料以填滿空隙。

包裝種蛋的同時要進行選蛋,剔除破蛋和不合格種蛋。

2種蛋的運輸

種蛋的運輸要求做到快速平穩,盡量減少顛簸。若是長途運輸,最好是空運或船運。如短途運輸,以空調汽車最佳,以便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溫度18℃,相對濕度為75%~80%)。如果是其他簡陋的交通工具,要注意夏天防日曬雨淋,冬天防凍。

3種蛋的消毒

雞蛋從母體產出時,隨著種蛋通過泄殖腔,蛋殼即被泌尿和消化道的排出物所汙染。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蛋殼上細菌的汙染在母雞輸卵管中即發生了。蛋產在產蛋箱中,蛋與墊料接觸,則被墊料中的糞便所汙染。由此可見,種蛋必須消毒。如何選擇最佳的消毒時間呢?有人通過試驗觀察發現,蛋產下後,蛋殼表麵細菌數隨時間延長而迅速增加(表31)。表31蛋產下後的時間與蛋殼上的細菌數

由表31可見,種蛋的消毒時間越早越好。為此,種雞場應在種雞舍設消毒間,種蛋收集後立即進行消毒,並盡早運往蛋庫,以免種蛋在雞舍內再次被汙染。盡管如此,由於種種原因,消毒過的種蛋仍會再次被汙染。因此,種蛋入孵前需再進行第二次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幾種。

(1)福爾馬林消毒法。每立方米用高錳酸鉀15克,加福爾馬林溶液(即40%的甲醛原液)30毫升,溫度控製在25℃~27℃,相對濕度為75%~80%,熏蒸30分鍾。一般在入孵前將種蛋放入孵化器中進行。這樣,在消毒種蛋的同時也消毒了孵化器。

具體操作方法是,先將裝有高錳酸鉀的搪瓷容器放在熏蒸的地方,之後加入福爾馬林。不能將高錳酸鉀倒入福爾馬林溶液中,以防藥液濺出傷人。

除進行熏蒸外,還可將種蛋放入溫度40℃的15%甲醛溶液中,浸泡2~3分鍾,也可起到殺菌作用。

(2)過氧乙酸熏蒸消毒法。每立方米用1%的過氧乙酸30毫升,熏蒸30分鍾。

(3)來蘇兒溶液消毒法。用2%~3%的來蘇兒水溶液噴灑種蛋消毒,晾幹後入孵。

(4)新潔爾滅消毒法。50%新潔爾滅原液用微溫水(45℃左右)稀釋500倍,配成01%的水溶液,對種蛋浸泡3分鍾,或進行噴霧消毒。噴霧時注意要噴遍每個種蛋表麵的所有部位。

(5)碘液浸泡消毒法。用01%的碘溶液進行浸泡消毒。具體操作方法為2升水加20克碘片或30克碘化鉀,全部溶解後倒入18升清水中,水溫為40℃左右,浸泡3分鍾,取出瀝幹後裝盤存放。但要注意,采用浸泡消毒法消毒過的種蛋必須盡快入孵,至少不能晚於第2天。

(6)紫外線消毒法。在離地麵約1米處安裝40瓦紫外線燈管,照射10~15分鍾即可達到消毒目的。此法操作簡便,但由於種蛋有些部位照射不到,不能起到消毒作用,所以采用此法消毒種蛋時,要盡量使種蛋的各個部位都能得到照射。

(三)人工孵化的條件

1溫度

溫度是雞胚胎發育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條件。隻有提供胚胎發育的最佳溫度,才能保證其正常發育和獲得較高的孵化率。胚胎對高溫刺激比低溫敏感。如果溫度過高,則胚胎發育過快,孵化期縮短,胚胎死亡率升高,且孵出的雛雞體質弱。但溫度過低對胚胎也很不利,往往造成胚胎發育遲緩,孵化期延長,受精蛋孵化率低(表32)。胚胎發育不同時期對溫度要求也不一樣,胚胎發育初期(1~4天)胚體小,物質代謝處於低級階段,產熱較少,因而需要較高的溫度。隨著胚胎的增長,物質代謝增強,產熱量也日益增加,特別是孵化末期,胚胎自身產生大量體熱,以致蛋溫高於孵化溫度,因此需要較低的溫度(表33)。由上述可見,為了使胚胎發育正常,就要根據胚胎發育的不同時期給予不同的溫度。據研究,胚胎發育1~9天的最佳溫度為37℃,而19~21天的最佳溫度為373℃。需要指出,這個最佳溫度值是對所有種蛋的平均溫度而言,事實上,很多因素都會影響這個溫度值,如蛋重的大小、蛋殼質量、種蛋貯存時間長短以及孵化期間的氣溫與濕度等。

實際操作中,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和孵化室小氣候的溫度以及孵化器的類型等靈活掌握。

根據經驗,整批入孵時,可采取變溫孵化,即孵化溫度掌握前高後低的原則。孵化的1~5天,溫度為382℃;6~10天,溫度為38℃;11~15天,溫度為378℃;16~19天,溫度為376℃;19~21天,溫度為373℃。分批入孵時,則可采取恒溫孵化,即除入孵第一批蛋時將溫度適當提高01℃~05℃外,以後均保持375℃~377℃,出雛器也為373℃。

對於孵化規模較大的孵化場,為了管理方便,多將孵化器溫度恒定在378℃,出雛器溫度恒定在37℃~375℃,可以獲得良好的孵化率。此外,為了精確控製孵化溫度,可將種蛋在入孵前按蛋重進行分級,將重量基本相同的種蛋同一批入孵,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孵化率。

孵化室是孵化器所在的小氣候環境,其溫度高低,直接影響到孵化器內的溫度狀況,為使孵化器內保持378℃的溫度條件,孵化室溫度應保持在20℃~25℃。夏天氣溫高,孵化室降溫有困難,可適當降低孵化溫度。冬天氣溫低,要在孵化室內安裝供暖設備。